藩台敢对抗抚台吗(制台藩台抚台道台傻傻分不清楚)

在涉及清朝的书籍里面,我们能够见到各种“台”:

“制台年纪大了,见属员是糊里糊涂的,不大理会;只想既然是有了阔阔的八行书,过两天就好好的想个法子安置他就是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何藩台听了这话,气得脸似冬瓜一般的青了,一只手绺着胡子,坐在那里发愣,一声也不言语。”(《官场现形记》)

“御史荀老先生来打抚台的秋风,丢着秋风不打,日日邀我们到下处做诗。”(《儒林外史》)

藩台敢对抗抚台吗(制台藩台抚台道台傻傻分不清楚)(1)

那么,这些林林总总的制台、藩台、抚台、道台等,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直呼“头疼”。他们都是些什么官?他们谁的官职最大?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来了解清朝的官制。

制台、藩台、抚台、道台等,实际上是对地方文官的尊称。在清朝,地方文官大致分为省、府、县3级。

在省级官员里,首先有两个级别的官职,一是总督,二是巡抚。他们统称为“督抚”,都算得上是封疆大吏,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区别在于,总督往往统辖数省行政、经济、军事大权,而巡抚一般统辖一省行政、经济、军事大权。

藩台敢对抗抚台吗(制台藩台抚台道台傻傻分不清楚)(2)

顺便说一句:由于总督和巡抚的权力很重,在清朝前期,督抚一般都由满人担任。到了晚清,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系人物活跃在政坛,控制了全国大多数督抚岗位。满人督抚反而成了少数派。

人们对总督的尊称是制台,对巡抚的尊称是抚台。

同时,在省级官员中,有一个学政,主管全省的文化教育工作,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厅长,由朝廷在进士出身的侍郎、京堂、翰林、科道、部属中简派。由于学政属于朝廷派遣的官员,并无固定官级。如果由六部侍郎派遣,则为从二品;如果由部院郎中派遣,则为正五品。

藩台敢对抗抚台吗(制台藩台抚台道台傻傻分不清楚)(3)

1856年,著名的状元帝师翁同龢,就被朝廷派到陕西,担任学政。对于翁同龢来说,这相当于下基层锻炼。

人们对学政的尊称是学台。

省级官员里,还有两个官员,属于总督、巡抚的下属。一是布政使,二是按察使。布政使专司一省财赋及人事,按察使专司一省司法监察邮驿。虽然布政使和按察使是平级的,但布政使为从二品,按察使为正三品。布政使的级别高于按察使。

人们对布政使的尊称是藩台,对按察使的尊称是臬台。

藩台敢对抗抚台吗(制台藩台抚台道台傻傻分不清楚)(4)

在省级官员以下,府一级的长官叫知府,县一级的长官叫知县(县令)。知府和知县都没有资格被尊称为“某台”。在民间,人们将知府尊称为太尊,将知县尊称为太爷。

不过,在省级和府级之间,还有一个官职,叫道员。道员有的是布政使或按察使的副职,有的专管一方面的具体事务,如管粮食的粮道,管河工的河道,管海关的海关道,管茶马的茶马道。

清朝初期,道员的级别没有定数,到了乾隆时期,道员一律定为正四品,比知府略高。

藩台敢对抗抚台吗(制台藩台抚台道台傻傻分不清楚)(5)

人们对道员的尊称是道台。

总结一下,总督、巡抚、学政、布政使、按察使、道员的尊称分别是制台、抚台、学台、藩台、臬台、道台。总督官职最大,道台官职最小。

【参考资料:《清朝文官制度》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