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1)

文|令狐伯光

黄建新、郑大圣导演,余曦、赵宁宇、黄欣编剧,黄轩、倪妮、王仁君、刘昊然、陈坤、李晨、王俊凯、胡先煦等主演的《1921》彻底火了。

电影自7月1日正式上映,截止本帖发表前电影上映6天票房接近4亿。

这部电影是献给党100周年的礼物,电影回顾了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见证了一百年前那个混乱的时代,先烈们不怕牺牲和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2)

观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相信每个观众都会激发的浓烈的爱国情感,同时对于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1921》里因为出现的历史人物实在太多了,人物又都由国内的知名演员扮演。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3)

比如黄轩饰演的是我党创始人之一的李达,他是这部电影的绝对男主角之一,黄轩在片中成功塑造了一位信仰坚定的革命者。

刘昊然饰演的刘仁静非常年轻,跟现在的90后、00后是同龄人,刘昊然演出最年轻的“一大”代表身上的少年气,年轻观众很有感受。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4)

袁文康饰演“一大”代表之一李汉俊,不但儒雅博学,而且表现出面对敌人临危不惧的革命精神。张颂文饰演的何叔衡是前清秀才,身上有着秀才文人气质的一面,因为是长辈又有着可爱一面。

这些角色都非常优秀,但我个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5)

——王仁君饰演的教员

这几年,因为革命题材的重新火爆,我们在大小银幕上看到了很多演员扮演的教员,但是之前出现的教员多数是中年人的形象,而观众认可的演员就是从古月版,再到唐国强版。

而扮演青年教员的演员以前反倒没有非常知名的演员,相反现在出现了不少这类影视作品,不少青年演员反倒让观众记住了名字。

比如王雷,侯京健等等。

《1921》上映过后,王仁君一定会留下自己的名字。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6)

众所周知,教员这个人物是很难演的,他不仅仅是长相相似就行,而是需要充分了解教员青年时期,当时整个历史大环境,与教员自身经历结合起来,毕竟历史上的教员也是一步一步成长到现在这样的。

《1921》里王仁君,可以说演出了青年教员的三个阶段。

《1921》青年教员第一个阶段:从懵懂的认知到逐渐觉醒

王仁君饰演的青年教员刚出场的时候,虽然已经有着自己的革命理想了,但是对于整个历史环境的认识,自己的革命道路还是不够完善的,对于革命道路与救亡图存的思想,当时深受陈独秀,李大钊《新青年》的影响。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7)

青年教员在进上海的时候,电影给了一个非常明显的《新青年》的镜头。

证明当时的青年教员怀揣着救国救民的一腔热血,但是自己的革命理念深受当时的革命先驱陈独秀,李大钊的深刻影响,甚至是感召——

可是什么是觉醒呢?什么是自己醒了呢?

那就是知道有问题,知道问题在哪里,知道怎么解决问题才能是醒吧。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8)

电影青年教员看到何叔衡因为学生被打,在那里悲愤地空喊口号劝他没有用。因为这不算醒了,这只是在发泄情绪罢了。

同时在“一大”时大家谈到建立纲领的时候,他建议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当中有好几位代表只是照搬洋人的知识,完全没有考虑到中国道路。

要做事,而且要做正确的事才能证明你当时是醒的。当初的进步学生被军阀势力打压,这算是醒了吗?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9)

当时中国年轻人还在用学习外国的方法处理中国问题,不可否认有进步的意义,但是对于军阀和各大势力而言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那个时代三天两头都有学生、工人在抗议。

电影里的教员知道有问题,也知道出了问题,但是还是不知道问题在哪里。

当青年教员接触到了李达和更深刻的探讨“共产主义”,他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也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和资本主义。这才是问题的核心。三座大山。

《1921》青年教员第二个阶段:知晓压迫后的释放、上海的奔跑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10)

青年教员看到了中国最核心的问题,电影里最能体现的一场戏毫无疑问是青年教员随着一群洋人进入租界,青年教员随人潮本想进去结果被阻止。

他看到门内的洋人餐厅里灯红酒绿,洋人们穿得正装推杯换盏。然后放起了焰火,映衬得十里洋场的上海更加的繁华了,梦幻得好像是一个不真实的童话世界。

可是中国人却无法进入中国的土地,门外贫穷的中国人还无道路。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11)

教员越想越悲愤在繁华的大上海道路一路奔跑,这个画面拍得很有意思。画面给人一种油画的感觉,尤其是和教员奔跑的画面结合起来。

因为这件事情,那个新文化运动中的新青年及其领导者教员在思想的变动脉络,收获非常的大!

观众也是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从陈独秀先生、李大钊先生、钱书同先生,再到青年教员等站在当时中国文化变革一线领导者的人格,有了一个非常感性的认识。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12)

比如陈独秀,观众就可以感觉到他是一个伟大思想领导者、传播者,但他的貌似张扬的性格下,斗争性并不深刻,这也是后来他犯了一些错误的思想根源。

作为一百年后的中国人,用现实的角度会发现那个时代很多历史人物,现在的人很多思想和行为都有那个时期的思想根源。

电影因为篇幅的关系没有展现教员从“德先生”“赛先生”,再到“马克思主义”明显的转变,但是上海那一场压抑的奔跑,非常有助于观众对于教员思想转变的认识。这里面最有趣的是,万万没有想到青年教员身体很好,跑了不知几分里都不带喘的!

《1921》青年教员第三个阶段:教员是太阳、但众星拱之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13)

《1921》里其实教员只是主角之一,真正的男主角应该是李达夫妇,同时另外几名主角的戏份也不弱于教员,教员是最耀眼的是观众能结合后世历史。

但电影还是真实地反映出了在那个动荡年代中,中国革命先烈们经过多少探知,认识和牺牲,对于中国的出路在那里、命运在何方的迷茫、惑疑之感。

这是一部需要认真思考的革命电影,其他一些同类电视剧也只是简单地宣扬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没有深层次地思考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社会的关系。

比如所谓“新文化”只是相对的,只不过那个时期的中国人图强、思变、维新,革命先烈的理念,其实深藏在很多所谓“旧文化”、“传统文化”中。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14)

电影里最具典型的情节就是张颂文饰演的前清秀才何叔衡,向年轻一辈革命者讲自己为何加入革命的故事。

比如李达询问教员,教员从一开始勤工俭学想要旅欧,无论是最初的想法,还是后来改变的无关紧要。青年教员最终是没有出国,留在国内扎根最基层,在广大农村做调研。

其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已经进入中国,旅欧也只不过是开开眼界,最重要的应该是理论联系中国的实际。然而,他的思想很多是来自传统中国文化。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15)

电影最终反映出一大批中华民族有志之士对救国、救民的不懈努力,反映出经过对国内外各种思想的认识、研究、分析、实践后得出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让中国广大人民获得幸福的結论。

在这过程当中寻真理、找出路、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陈独秀、李大钊两位革命先驱功不可没,堪为旗手。

同时通过陈、李二人的带领和影响,觉醒了诸如李达、教员等一大批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愿为共产主奋斗终身的青年人。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16)

最后,《1921》确实还原了一个不错的教员,可以说让王仁君的竞争力也强了很多,可能很多人会说王仁君的教员没什么口音,当初古月版连湖南口音都有学。

那其实是历史原因,当年要求特型演员,连口音、小动作,都完全一样。古月当年除了练习口音,连写字,走路,抽烟等等细节都要一一还原。

古月版教员,是经过长期和教员相处的大量朋友、下属、工作人员认可的版本,是最像原型人物的。

这也是当年革命题材的工作状态,非常认真地还原历史人物。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17)

但是后来随着中国发展中国影视文化就放开了对于近代历史人物一板一眼还原的要求,唐国强版是表情管理方面大大提升。用更艺术化,更丰富,更能表达人物内心的波动和变化,毕竟是表演专业出身。

另外,唐国强是尖脸比古月的脸形更上镜,更好看。

教员是有“猴气”的一个人物,《大闹天宫》那种,特别是青年的时候。其它青年演员各有各的影好,这个特征视可能王仁君版演出来了这种精神。

值得一看的教育电影推荐(上映6天6连冠教员奔跑)(18)

《1921》表现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历史认知,那就是让观众如何看待,和认识历史上人物的形象。他们的精神永远照耀着后人,但他们终究还是普普通通的人。

这部片子对于历史人物有更多的温情与敬意,保守派形象比较霁月光风君子如也,租界买办和其它反动势力一如既往地反动,因为保守派和反动势力的邪恶,所以新文化和先烈们的回答才更为有力。

这是一部值得看,看后可让人深思的好作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