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功过谁人评说)

(大黄功过谁人评说)(1)

大黄是人人皆知的泻药,是我国四大中药之一,应用很久。明代医家张景岳将大黄与人参、熟地、附子并称为“药中四维”。大黄始载于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因其色黄故名。大黄性味苦寒,药性峻烈,主要功能为攻积导滞、泻下通便,用于胃肠实热,大便秘结。大黄炮制不同,各有差异。生大黄能够泻热通肠,逐瘀通经,凉血解毒。用于瘀血经闭,跌打损伤,湿热黄疸,血热吐衄,实热便秘,积滞腹痛,肠痈腹痛,泻痢不爽,目赤咽肿,痈肿疔疮,外治水火烫伤;能止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和,活血化瘀作用增强,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对年老体虚有瘀血症者最为适合。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大黄功过谁人评说)(2)

除了以上两位以“大黄”命名的医家外,南朝梁代名医姚僧垣用大黄也很有见地。他先后给梁武帝和梁元帝父子俩看过病。梁武帝因发热且年事已高,姚僧垣阻止他用大黄,他不听,结果致病情危重。梁元帝患有“心腹疾”,群议用“平药”,姚僧垣力排众议,施用大黄,使积食下利,得以痊愈。这两个皇帝老儿都颇通医药,不是很高明的医生是得不到他们信任的。即便信任你,在关键时刻也不完全听你的,总好自以为是。梁武帝偏执己见导致病情危笃;而梁元帝听从姚僧垣意见得以病愈。这两个对比强烈的例子,在今天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张景岳说:“病家之要,虽在择医,然而择医非难也;而难于任医;任医非难也,而难于临事不惑,确有主持,而不致朱紫混淆者之为更难也。” 了解选择医生很重要,然而更重要的是信任、听从医生的正确诊断和施治方法。

(大黄功过谁人评说)(3)

无论是姚僧垣还是“唐大黄”、“穆大黄”,在临床中无不遵循辨证施治、对症下药的原则。必然严格掌握大黄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历史上偏偏有些极端的例子,忍不住要和大家分享。有一个时期大黄名贵一时,致使时人将服用大黄当作一种时尚趋之若鹜,不分体质不经辩证滥用大黄或致疾或殒命者屡见不鲜。清·姚元之的《竹叶亭杂记》载:朱阁学翰林素知医,每日熬大黄浓汁为汤。服大黄十六斤,腹泻不起。友人为之挽叹云:“大黄为厉,九泉应悔自知医。”这足以告诫后人,即使是一味良药,如果不经辩证孟浪服用,也会给健康和生命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值得今人引以为鉴戒。

(大黄功过谁人评说)(4)

现在时兴减肥健体,大黄应用非常普遍,很多的减肥产品中都用上了它,服用不当出事的屡见不鲜。有的女孩并不胖,可她要追求一种“骨感美”,于是一方面拼命节食,一方面拼命运动,力求一天瘦十几斤,在最短的时间内变成“明星”一样的身材。这样虽然瘦了下来,健康也受到了严重危害,最常见的是厌食症,造成营养不良,形成气虚或阳虚体质。身体的主要能量来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而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和主食。这些一点都不吃或吃得少,人体脂肪、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就会不足,摄入的能量大大减少,进而影响身体的各部分机能,成为疾病队伍中的一员或后备军。

中医界常称:“大黄救人无功,人参杀人无过”。其实不然,大黄运用得当能祛病“活人”有功;运用不当则能危害健康甚至性命,是过。是功是过谁来评说?全由自己把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