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以前的大智慧人物(东汉良相陈蕃清世之志)

这是一个深秋凄冷的清晨,天阴阴的,刮着风,地上红叶乱卷,天上大雁南飞。东汉京都洛阳城内一片冷清,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人在大街上行走,也很快消失在深巷大院里。但此时皇宫里却是热闹异常,原来是大将军窦武率兵正与宦官的军队激战。这时只见一队人马冲出了承明门,为首的是一位须发尽白的老头,手里拿着刀,他边跑边喊:“宦官反叛了!”就在这时,他碰到了大队宦官军队,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捕,当天他就被杀害了。这人是谁?原来他就是东汉后期著名的“党人”集团领袖之一——陈蕃。

汉朝以前的大智慧人物(东汉良相陈蕃清世之志)(1)

清世之志,刚直不阿

陈蕃(?—公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今河南汝南)人。其祖先曾担任河东太守。陈蕃15岁那年,开始独居一间房,在里面读书习武。这间房屋周围杂草丛生,屋内乱七八糟,令人无法驻足。

有一次,他父亲的好友、同郡的薛勤来访,险些迷了路,但见杂草丛中有一间草舍,里面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很是奇怪。走进屋内方知是陈蕃,于是问他为什么不打扫一下庭院,清理一下居室。陈蕃却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扫除天下,怎能只是整理一间房子呢!”薛勤知道他有清世之志,因此非常器重他,而且他们后来还成为了忘年交。

汉朝以前的大智慧人物(东汉良相陈蕃清世之志)(2)

陈蕃成人以后,起初在本郡做官,后来举孝廉,被任用为郎中官。由于母亲去世,他不得不离官而去服丧。服丧完毕后,他被刺史周景任命为别驾从事,因为谏诤而不合周景的意,不久就离职而去。后来公府举用方正,地方官员力举陈蕃,但他都没有前往参试。不久,经太尉李固推荐,陈蕃被征拜为议郎,接着又升任为乐安太守。

汉朝以前的大智慧人物(东汉良相陈蕃清世之志)(3)

当时,名士李膺为青州刺史,推行威严廉洁的政治,下面那些从官听说这一情况,都纷纷自己引退了,惟独陈蕃以清廉的政绩而得从留任。郡内有个叫周峚的学者,行为端正,品德高洁,前后上任的郡守都想招用他,他都不予理睬,只有陈蕃能请得动他,并且以礼待之。

汉朝以前的大智慧人物(东汉良相陈蕃清世之志)(4)

陈蕃对真名士礼尚有加,而对假名士则是深恶痛绝。乡里有个叫赵宣的平民,埋葬亲人而没有填埋墓道,自己居住在里面,服丧达二十多年,乡里人都称他有孝道,地方长官多次以礼来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拒绝了。后来有人把他推荐给陈蕃,陈蕃极为佩服,于是也带着重礼去聘请他出来做官,两人见面后,谈得很是投机。接着陈蕃又想征询他家人的意见,于是又问起他的妻子儿女,无意中得知赵宣的五个子女都是在服丧期间出生的。陈蕃听罢大怒,斥责其伪装孝道,表里不一,随即判处他有罪。

汉朝以前的大智慧人物(东汉良相陈蕃清世之志)(5)

陈蕃不仅重视名士,而且还不畏强权。当时大将军梁冀权倾一时,威震天下,人们想要巴结他都觉得无门,而陈蕃偏偏要堵这扇门。梁冀曾派人送信给陈蕃,希望他能够照顾一下自己的亲朋宾客和党羽。陈蕃向来厌恶梁冀,坚决不见这位使者,于是这位使者没有办法,谎称有圣旨在手,要求见陈蕃。陈蕃这才出来接旨,知道是假的后,怒不可遏,于是下令把那个使者杀了。梁冀非常生气,于是将其贬官,下放为修武县令。

汉朝以前的大智慧人物(东汉良相陈蕃清世之志)(6)

梁冀倒台以后,陈蕃被任用为尚书。当时零陵、桂阳两郡农民起义军势力强大,当地政府无法控制,朝中大臣们主张派兵镇压,于是皇帝诏令各州郡,凡能镇压起义军的人都可以自荐为孝廉、茂才。这时陈蕃上疏反对这种做法,他认为两郡人民之所以叛乱,一定是由于地方官员贪婪残暴造成的,因此不是要去镇压百姓,而是要审查地方长官,清除那些施政不仁、欺侮虐待老百姓的官员,选择那些清正廉洁、奉公守法的人去宣布法令,安抚老百姓。同时他还指出宫中人员过于膨胀,应该裁减朝廷和宫中的冗员,除去那些奸猾、强暴之人。陈蕃上疏完全是出于忠心,为朝廷的安危着想,但他直露的言辞触犯了皇帝左右的人,不久,他就被排挤出京,出任豫章太守。

汉朝以前的大智慧人物(东汉良相陈蕃清世之志)(7)

陈蕃性格刚直、严厉,为人严肃,不轻易接待客人,送人也不出门。有一次,陈蕃的妻子去世了,乡里有地位的人都去吊唁,只有许子将没有去,并且说:“陈蕃性格严谨,严谨就很少有人来往,因此我就不去了。”由于一些士人和老百姓都认为他的行为太过于高洁,不愿同他来往,但是也有例外。在陈蕃做豫章太守时,当地有位名士叫徐樨,两人交往甚密,而且一谈就是几天几夜,很是投机。陈蕃特为徐樨摆设一张床,徐樨一走,他就把床悬挂起来,以至于“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发出感叹:“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即徐樨)下陈蕃之榻。”

汉朝以前的大智慧人物(东汉良相陈蕃清世之志)(8)

陈蕃出道就以清廉为重,不畏强权,为其以后做骨鲠忠臣打下了基础,也为其埋下了深深的隐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