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人和兽人谁厉害(牛人鸟人兽人)

文/桓大司马

牛头人和兽人谁厉害(牛人鸟人兽人)(1)

前文我们谈了先秦时都有哪些种类的食物可吃,这篇文章谈谈先秦时烹饪技术的顶端是什么样子,以及平民能吃到些什么。

牛头人和兽人谁厉害(牛人鸟人兽人)(2)

商周仍是石器时代

先秦时代,总体上来说,平民和依附民是很苦的。

春秋时代往前,民间虽然拥有最低限度的血缘共同体,不像后来散沙化、原子化的编户齐民那样容易被血虐,但是因为商周各级统治者垄断具有神圣属性的青铜资源来打造礼器,民间不能像中亚以西的农民那样能用上青铜农具,仍然要用石器、蚌器来耕种,因此农业生产水平过于落后,食物总量和种类不够,吃得自然好不到哪里去。

牛头人和兽人谁厉害(牛人鸟人兽人)(3)

严格来说

中国的石器时代持续到战国时代

战国时代以后,随着各国变法,不同程度地肢解民间共同体,使平民阶层成为毫无自我组织的原子化人口,可以肆意虐待,所以即便战国时代铁质农具普及带来农业的飞跃,产量增长的部分也都被国家薅走,农民捞不着多少好。要是有幸生在秦国,为国家打仗和修建筑还要自备伙食,没吃的了还要给秦王交伙食费,欠了钱就把你变成国家奴隶干苦力,就更酸爽了。

根据古籍的记载,我们也可以知道庶民能吃到些什么,如《礼记·王制》:

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又如《国语·楚语下》载观射父语:

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不食珍”、“食菜”,说明庶民总归是日常基本吃不着肉,甚至连高级的蔬菜也吃不着,应该以吃草为主。而国君和贵族则通过其神圣身份,在食物方面拥有远优于平民的特权。

中国商周时代的国君和贵族原本来自于石器时代的萨满巫师,二者只不过是首席巫师和群巫的区别。

基于萨满教的观念,祖先死去后,灵魂并未远离,仍滞留在亲人附近,可以帮助亲人也可以危害亲人,所以讨好祖先的灵魂,让他们发挥积极作用而非消极作用就非常重要了。

讨好祖先的灵魂有很多表现,饮食方面最明显的就是饭菜要丰盛,不但自己要吃,还要让祖先的灵魂也能享受到,每个氏族的祭祖权被集中的萨满巫师手里,所以萨满巫师吃饭时,饭菜比普通人丰盛得多,而且还要奏乐,通过神音来跟祖先的灵魂沟通,求他们帮忙而别添乱。

随着对政治权力的进一步掌控,在祭祀责任之外,萨满巫师成为国君,有了更大的权势,吃得就更好了。但相应的,他们吃饭也不能吃得太随意,而是必须吃得很有仪式感,向王室祖先祈求,保佑部族和国家风调雨顺,战无不胜。

所以,不但宴席上的饭菜很多,而且伺候他们的人也多,而且分工很细。《周礼》中间就记载了给国君服务的各种各样的人,其中给国君养牛的就是“牛人”,给国君养鸡的就是“鸡人”,为国君捕猎的就是“兽人”,给国君养龟的就是“鳖人”……,还有制冰的“凌人”、制醋的“醯人”等等,总之是非常齐备。

牛头人和兽人谁厉害(牛人鸟人兽人)(4)

周朝就有了“兽人”

虽然《周礼》是汉代辑录,有汉朝人想象的成分在内,官制过于整齐等方面也饱受诟病,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周代的情况,大量的官员服侍国君用膳是没问题的,国君还能利用私属于自己的膳夫来打击大臣,进行集权。

政治方面且不深谈,我们看看国君能吃些什么,以了解商周时代最高的烹饪水平。

商周饮食比石器时代优越在哪里

首先,国君吃饭菜的种类多,常设九鼎八簋。九鼎分别盛放牛肉、羊肉、猪肉、干腊肉、动物肠胃、肤肉、鲜鱼、鲜腊肉,八簋则盛放五谷杂粮,供天子取用。其余贵族根据其地位减少鼎、簋数量,饭菜的丰富度也相应地降低,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高级士三鼎二簋,低级士一鼎无簋。

牛头人和兽人谁厉害(牛人鸟人兽人)(5)

天子专用的九鼎八簋

春秋时代被许多诸侯僭用

吃饭时,大家席地跪坐,采用分餐制进食,吃饭前要先祭祀祖先和神灵,吃饭时要奏乐,跟祖先灵魂沟通。吃的内容上,鼓励多吃主食,吃肉过多则被视为不好好吃饭,吃的方式上,根据不同的菜,分别用手抓、用餐匙(匕)和筷子(箸)来吃。

平民的饮食,按儒家的观念,“一箪食,一瓢饮”,至少应该有谷物和菜汤,才能算是一顿饭,但是在法家横行的战国时代能否保证就很不好说了。富人的饮食则细分为饭、膳、羞、饮四块,各有讲究。

饭主要指颗粒状的食物,就烹饪方式来说,蒸饭更香,同时也更费火更不掺水,有利于炫富,所以蒸饭的地位胜于煮粥。就谷物种类来看,在商周王朝所在的中原地区,中东传来的麦地位较高,虽然此时尚不会将麦子磨成面,而是将麦粒蒸煮之后吃,比日后差不少,但物以稀为贵,在小麦未普及的年代,麦饭仍是高档食品。

本土植物中,稻米由于主要在南方生产,在北方也比较珍贵。黄米(黍)虽然也是中东传来,但是在中国流行已久,黄米因为比较黏,比小米(粟、稷)更受欢迎。大豆(菽)在没有发明豆腐的情况下,当谷物吃并不好吃,比小米地位更低,是不怎么受欢迎的食物。

膳、羞两者意思有重合。二者都是指菜肴,但膳必须是肉菜,羞可以是肉菜也可以是味道好的点心。可以举周天子专享的“八珍”为例,来探讨一下周代的烹饪技术。所谓八珍,比较简单的几款是肉酱盖浇米饭(淳熬)、肉酱盖教黄米饭(淳母)、酒浸牛肉刺身(渍)、五香肉干(熬)、煎肉米饼(糁)、狗网油烤狗肝(肝膋),相对复杂的是以下两款:

至尊帝豪一品乳猪(炮豚)——把乳猪腹内塞枣子,然后用叫花猪的做法烤熟,再用粮食粉末腌制后油炸,然后放鼎里煮三天三夜,伴着醋和肉酱吃。

手打野味里脊全家福(捣珍)——牛、羊、麋鹿、鹿、獐子的里脊取出来捶打疏松,抽去筋腱,煮熟后去掉肉膜,在酱汁中泡软食用。

牛头人和兽人谁厉害(牛人鸟人兽人)(6)

肝膋了解下

商周时代,中原地区的畜肉中,猪肉、狗肉、鸡肉的地位较低,士人常吃,庶民偶尔也能吃到,而因为缺乏牧场,牛肉的地位最高,羊肉次之,其他野味则根据珍稀程度来判定其价值。我们看到周天子在食材上多吃牛羊和野味等较贵的肉,来彰显排场。

在做法上,一是通过不同种类食物的复合来制作美食,如肉类和谷物复合成盖浇饭、煎肉米饼,肉类和酒类复合成刺身。二是使用珍稀食材来做菜,如五香肉干所用的姜、桂等,以及多用较难得的牛羊肉、野味等,来炫耀其滋味;三是通过繁复的工序来改变食物的形状,如最后两款炮豚和捣珍,来炫耀其拥有的人力。

此时的烹饪方法主要是蒸、煮、烤、生吃,与石器时代差异不大,新出现了煎炒的雏形,但受限于动物油如果油温太高会散发出难闻气味,以及青铜餐具不及铁锅好使,并没有风行,另外腌制也成为重要的手段。其优于石器时代之处,是将多种烹饪方法复合,此外也将多种食材复合、多种工序复合,来得到新鲜的滋味,但连盖浇饭都被称为顶级美食,总体上看应该谈不上多好吃。

饮则是饮料,主要是汤、羹、酒。汤就是菜汤,羹是浓郁的汤,一般是肉类配谷物煮成。酒此时种类较多,都是粮食酒,有用曲酿的浓厚些的“酒”,和蘖酿的1度左右的薄酒“醴”,在酒里加入香草汁液则成为香酒“鬯”,以加入郁金香汁液的“郁鬯”为最佳,但总的来说,都是5度以下的低度酒。

古代萨满巫师需要通过嗑药来达成致幻状态,实现与神灵的沟通,跟天然的致幻植物相比,酒可以生产,属于可再生资源,可以令部族不至于因为致幻植物的短缺而中断祭神,最初农业的产生极有可能是人类为了酿酒才定居下来生产谷物,因为狩猎采集者的生活比初期的农民要愉快得多。但如此低度的酒,必须大量饮用才能醉倒致幻,所以巫风盛行的商朝拥有“酒池肉林”,完全不足为怪。

到了周朝,基于游牧民在迁徙和战争中产生的理性,周人对饮酒进行了严厉的节制,这从商朝的礼器以酒器为主,而周朝的礼器以食器为主上,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不过周人同样有祭神的需要,所以并没有对贵族禁酒,反而因为有节制,周人喝酒的品质上去了,酒的种类更多,而且还学会了通过将盛酒的缶放进盛冰块或热水的鉴中,夏天能喝到冰镇酒、冬天能喝到温酒。北京奥运会上用的“缶”就是仿制的“曾侯乙铜鉴缶”,堪称上古时代的冰箱和保温柜。

牛头人和兽人谁厉害(牛人鸟人兽人)(7)

曾侯乙铜鉴缶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