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后的广州火车发展速度(晋京火车之旅70年发展变迁)

来源:人民铁道网

08年后的广州火车发展速度(晋京火车之旅70年发展变迁)(1)

20世纪50年代,运行在石太线上的蒸汽机车。

08年后的广州火车发展速度(晋京火车之旅70年发展变迁)(2)

20世纪80年代,太原站客运员为旅客送水。

500多公里,是太原到北京的距离。

250公里至300公里每小时,是山西人坐高铁进京的速度。

自新中国成立至今,一趟又一趟列车穿梭于煤炭大省山西与首都北京之间。往返于此区间的旅客也深刻感受到,太原至北京间的时空距离在日渐缩短。2009年4月1日,石太客专开通运营,将太原至北京之间列车的最短运行时间刷新为3小时左右。如今,太原至北京之间高铁的最短运行时间为2小时27分。山西人坐火车进京,脚步越来越从容。

太原迎解放

开行4对旅客列车

1949年4月24日,太原迎来新生。解放初期,太原站先后开行了太原至石家庄、灵石的2对旅客列车。同年7月,开行了太原至德州的1对直通快车,到11月又开行了太原至灵石的1对普通客车以及1对客货混合列车。

当时,山西人从太原坐火车去北京,需要先乘坐太原至石家庄的旅客列车到石家庄,再换乘其他列车进京。那个年代,坐火车进京的旅客很少,列车从太原启程,抵京最少用时17个小时。

20世纪50年代

乘车17小时到北京

“家里卖了三斗小麦,换了路费,圆了我坐火车去首都的梦。”提起第一次坐火车去北京的经历,家住太原、年过七旬的霍嘉祥老人说,那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1951年秋,12岁的霍嘉祥在同村人的带领下,到北京看望在部队当兵的哥哥。“当时的火车是绿皮车,车上的座椅都是木制条形的,坐得时间长了,硌得慌。座椅的方向像现在的公交车座椅,都朝一面,乘务员都是男的,服装也不统一。”提起那次让他骄傲的北京之旅,霍嘉祥老人记忆里依旧保存着鲜活的印象。他说,第一天下午3点多在太原站上车,夜里到石家庄换乘其他火车,次日8点多才到北京。当时,太原已经有飞往北京的航班,但因票价昂贵,普通百姓很少选择,火车是山西人进京的主要交通方式。

20世纪60年代

开始有了卧铺车

到了20世纪60年代,霍嘉祥在北京当兵,探亲时往返于太原和北京之间。“和第一次坐火车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太原坐上火车就能直接到北京,不用在石家庄换车了,少了换车的时间,再加上火车技术的革新,从太原乘火车到北京的时间缩短至13个多小时。”霍嘉祥乘火车回家探亲时,还接触到了新的名词——卧铺。“乘火车可以躺下睡觉,这在当时是件很新鲜的事。当时,硬卧票价11元,软卧票价13元至14元。”他说。

20世纪70年代

有了4列进京列车

进入20世纪70年代,太原开往北京的旅客列车仍然仅有一个趟次,即行驶于石太线、京广线的88次直快列车。中期以后,列车改为在北同蒲线、京原线运行,88次列车也依次变更为188次、288次、388次列车。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又开行两列进京普速客车,分别为行驶于北同蒲线、京原线的太原站至永定门站的596次列车和行驶于石太线、京广线的太原站至永定门站的560次列车,单程用时13个小时左右。此外,新增一列太原至北京的旅客列车,即行驶于石太线、京广线的390次直快列车,行驶11个小时之久。

1973年起担任88次列车乘警的贾长友记得,388次列车在北同蒲线、京原线运行时,列车是绿皮车,每隔4节车厢有一个茶炉,列车员提着茶壶穿梭在各个车厢间。这列车运行时速最快60公里,从太原到北京的运行时间近12个小时。

20世纪80年代

有了空调车

进入20世纪80年代,很多山西人进京淘金、务工、求学,往返于太原和北京之间的人越来越多,使进京列车一票难求的局面不断加剧。当时,太原还没有火车票代售点,想要买票只能去火车站排队,有人一排就是好几天,还不一定能买到。

此时,往返于太原至北京的列车上,人非常多,过道、洗漱间都有人。为改善乘车环境,太原铁路局这一时期从德国引进一种新型客车,每列车中有硬卧、软卧车厢各一节,装有独立的空调。有意思的是,软卧车厢卧铺的床比较窄,稍胖的旅客睡在上面有种要掉下去的感觉。此时,进京列车的速度没有什么变化。

20世纪90年代

进京乘车仍是个发愁的事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山西人坐火车进京,买票、乘车仍是个发愁的事儿。这个时期,我有一位常年跑北京做购销工作的“老太原”二舅,多次回忆说:“那些年,赶上节假日往返北京时,列车每停靠较大的车站,旅客都前挤后拥。再看看车厢里,那叫人挤人呀,就连椅背上也半立半坐着人,座椅下都躺着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太原进京列车从车型到车内环境发展变化很快。1992年,进京列车开始使用国产客车车厢,配有空调和电加热取暖设备,而且设计更加人性化,硬座椅加了布罩,硬卧铺加了挡板,列车服务不断改进。

坐火车进京求学、务工、经商的人有增无减,加之铁路大提速,铁路客流量又大了起来。太原到北京的火车票,尤其是卧铺票依然难买,开往北京的火车上,人挤人的现象屡见不鲜。

世纪之交

车速渐快车次渐多

1997年至2007年,铁路进行了六次大提速。1998年10月,Y268次旅游列车将太原到北京的列车运行时间缩短至8小时左右。此后的10年中,Y268次列车多次更名,直到现在的K602次列车。坐火车从太原进京,走北同蒲线、京原线的速度始终保持在10小时左右。

此时,除了288次、388次、390次列车外,还有若干从其他方向开往北京的列车经停太原,车次越来越多。这个时期,赶上节假日,想买到从太原到北京的车票,也非易事。

进入21世纪

3小时进京梦想成真

2009年4月1日,是让山西人激动的日子。当天,石太客专开通运营,太原到北京有了动车组,3小时到北京不再是梦。在这之后,随着京广高铁北京至石家庄段建成投用,太原往返北京的动车组运行速度再提高,每天开行十余个趟次,山西人乘火车进京,选择车次更有余地,脚步更加从容。

山西人进京的列车速度发生了质的飞跃,与速度同时改变的,还有太原到北京火车票紧张的状况。

21世纪早期

高铁跨江临海越秦岭

2014年7月1日,大西高铁太原南至西安北段开通运营,山西中南部的群众坐火车进京也有了更快捷的通道。山西境内的运城北站、永济北站、临汾西站等站均有开往北京西站的高铁,较以往坐普速列车进京时间缩短10小时以上。

去年7月1日起,太原南站新增开往杭州、长沙的动车组,山西人可乘车前往杭州、长沙,感受漫步西子湖畔的惬意,抒发驻足橘子洲头的情怀。

如今,山西人坐火车进京说走就走,让人不得不感叹铁路发展实在太快了,这是我们几代人做梦都不敢想的铁路梦。高铁正载着山西人美好的愿望与梦想驶向未来。

本文图片均由梁俊生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