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打头的省份 2023安徽16市怎么拼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y打头的省份 2023安徽16市怎么拼?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y打头的省份 2023安徽16市怎么拼

y打头的省份 2023安徽16市怎么拼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连日来,安徽16市相继召开市两会,总结发展成绩,描绘奋进蓝图。新的一年,各地预计完成多少GDP?除经济外,还有怎样的“小目标”?将重点发力哪些领域?人民网安徽频道通过梳理各市政府工作报告,为您解读今年安徽16市怎么拼。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经济增长,离不开战新产业支撑。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加快壮大新型显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力争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成为第二批国家战新产业集群,力促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迈上3000亿,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跨上2000亿。

持续实施巢湖综合治理,是2023年合肥生态保护领域的重点工作。“完善蓝藻水华网格化防控体系,开工建设巢湖流域防洪工程,加快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建设。”该市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指出,合肥还将持续提升巢湖生态原真性和生物多样性,让巢湖成为“家门口最好的生态产品”。

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市把2023年GDP增速目标定在了“8%左右”。“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芜湖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将用足用快开放性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地方专项债券,全年计划实施重点项目1617个、计划投资2118亿元,市级政府性投资增长12%以上。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支持民营经济方式,放大政策贴息撬动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

2023年,安徽经济第三城滁州的GDP增速预期目标为“8.5%以上”。“招大引强抢项目”,滁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新的一年,将重点在招引10亿、30亿、50亿元以上高质量项目上下功夫,力争全年亿元以上项目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分别超400个、500个、300个,新签约项目当年转化率超50%。同时,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招引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过去的2022年,阜阳进入“全国制造业百强市”。2023年,围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阜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坚持以工业投资千亿计划支撑制造业“倍增”和二产“提质扩量增效”行动,不断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建设制造强市、质量强市。

2023年,安庆聚焦壮大外向型经济,加速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坚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发展路径,更大力度推动‘双招双引’,更优品质打造滨江名城,更宽视野促进区域发展,更实举措发挥平台功能。”安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今年将办好世界宜商大会、异地安庆商会会长联席会议,组建全球宜商总会,全力推动宜商回归。

展望2023年,马鞍山市政府工作报告对产业发展着墨颇多。“马鞍山将做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轨道交通省级战新基地,争创国家先进结构材料产业集群和更多省级产业基地。”该市政府工作报告同时透露,新的一年,将引导企业就地就近配套,支持宝武马钢打造全省钢铁产业链“链主”企业,深化与吉利等龙头企业合作。

“力促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为传统农业大市,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23年,围绕农业强,当地将继续推进“两强一增”16项专项行动,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9.6万亩、28万亩;围绕农村美,将打造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35个,实施农村公路提质改造和安防工程200公里;围绕农民富,将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拓展“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为实现上述目标,蚌埠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统筹六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突破新能源、新型显示、智能传感、生物化工四大产业集群,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撑起产业强市“四梁八柱”。同时,将在重点项目建设和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下功夫。

中医药和白酒是亳州的主导产业,也是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亳州将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亳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将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积极打造全球中药材桥头堡,力争实现中药材种植面积124万亩,中医药产业规模1800亿元,其中贸易总额1350亿元,医药制造业产值增长10%以上;将做强古井集团、徽酒集团等行业龙头,促进中小酒企产业化发展,白酒产业产值增长15%。

2023年,六安经济增长如何延续跃迁势头?抓项目开工、抓招商引资是重要举措。“确保亿元以上项目完成投资1200亿元以上,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200个以上、竣工120个以上;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1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44个,50亿元以上项目8个,实现到位内资989亿元、增长12%。”六安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

“坚持开放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宣城市政府工作报告用“三个强化”(即强化产业合作,强化创新协同,强化互联快通),展示了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排头兵的信心和决心。对接沪苏浙,交通要先行。在强化互联快通方面,报告明确,宣城将锚定长三角中心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目标,加快交通强市建设,力争完成投资150亿元以上。

“工业强,则淮南强;县区强,则全市强。”淮南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将通过推进制造业扩量提质增效,实施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战新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个三年倍增计划,加大企业上市推进力度等举措,加快壮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建设工业强市。在县区发展方面,将完善“赛马”机制,改进考核办法,激励各县区、开发区在沪苏浙找标杆、在全省进前列。

淮北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将通过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坚定推动全面绿色转型。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当地将聚焦能源结构调整,实施煤炭、电力等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推动优势传统产业数字化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同时,大力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

过去一年,铜陵项目招引取得历史性突破。新的一年,铜陵将推动招商引资再升温,紧盯央企、大型国企、知名民企、行业龙头企业和日韩德等企业招优引强。铜陵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力争全年新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5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8个,努力实现县区、铜陵经开区百亿元项目全覆盖。

“9%”,这是池州市两会确立的2023年GDP增速目标。据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为实现上述目标,池州将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市,其中明确,将新增“五上”企业215家,新增专精特新“冠军”企业3家以上,力争每年滚动培育百亿级企业1家、50亿级企业2家以上,新增IPO首发上市2家、报会1家、股改2家。

2022年,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大黄山”(皖南)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的重大战略部署。黄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3年将推动“大黄山”建设破题开篇,紧扣“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三个关键词,围绕“休闲度假”和“旅游目的地”,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突出烟雨徽州、都市乡村特色,加快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大黄山”、高端人才汇聚的“大黄山”和高端产业集聚的“大黄山”,建设创业型城市样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