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

连日来的大雪让江城银装素裹,人们在欣赏雪景的同时,也能看到许多志愿者展开扫雪除冰工作的身影。记者从武汉市文明办、团市委获悉,拒不完全统计,全市已有超过百万志愿者展开了扫雪除冰工作。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1)

百步亭社区志愿者展开扫雪除冰

记者从武汉市文明、团市委获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共有超过100万志愿者投入到了扫雪除冰工作中。这些志愿者有市区党政机关干部,各级文明单位职工,大学生志愿者,社区物业、党员、居民志愿者,以及供水、供电、燃气等企业的员工等。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2)

志愿者展开扫雪除冰

“天寒地冻,团员青年请出列!”据悉,为了应对极寒天气,共青团武汉市委员会、武汉市青年联合会、武汉市学生联合会、武汉青年志愿者协会已向全市青年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团员青年怀着暖暖的志愿之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参与到抗击冰冻的行动中来,用热情和爱心温暖江城。倡议书提出,青年人要马上行动起来,遵守交通秩序,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为城市道路畅通、市民平安出行提供保障;积极奉献爱心,为有需要的困难人群捐助取暖物资;主动伸出双手,帮扶老弱病残孕,有序开展铲冰防滑、伤员救治、公共秩序维护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今日,洪山广场工作人员巧用园林吹风机铲雪,效果十分明显。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3)

洪山广场工作人员除雪融冰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名保安背着一个吹风机对着积雪吹风,身边跟着一两名园林师傅拿着铁锹进行铲雪,洪山广场有关负责人刘玉红介绍,此举对于公园广场小范围积雪效率非常高。

据介绍:这场大雪后,洪山广场覆盖了一层厚厚的积雪。为了方便游客市民,洪山广场及时组织人员清除积雪。广场范围不大除雪负担不重,该单位采用“全人工”铲雪的方法来清扫道路。由于夜间温度很低,很多地方积雪都积成大冰块,人工铲雪进度比较缓慢,园林工人就想出用了园林吹风机来吹雪的方法来协助铲雪。

刘玉红介绍,该吹风机原本是用来吹掉落在草丛上落叶的吹风机,拿着来试着吹了一下积雪,由于风力大且风温度较高,效果很好,100㎡的公园小道,一边吹一边铲1个小时就可以铲完积雪。

据不完全统计,武昌区城管委6个公园、广场截止发稿时为止,出动应急抢险人员250余人,清扫路面积雪约40000㎡。

在公园主要入口、园路、易滑点台阶、公厕等区域,铺设防滑垫、麻袋约3200余条,增设警示牌60余个,同时在湖岸等危险、易滑区域拉设警戒线近5000米,用竹篙对树叶进行人工除冰,防止树木倒伏,对折断的植物做好修剪、绑扎、加固共清理树木积雪近7000株,并加强园区巡查,提醒游客注意游园安全。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4)

武昌城管人除雪融冰

经过白天车辆的碾压和低温的速冻,5公里多长的友谊大道二桥高架下至武车段,坚如磐石。

今日早上7时,不多的车辆,行驶在这样的路面上,慢如蜗牛,行人则如企鹅般滑稽且暗藏滑倒的危险。这条6车道的道路,是武昌至青山的一条重要通道,确保它的畅通,武昌城管人顶风冒雪而上。

“咔嚓,咔嚓!”今日上午7时许,300余名武昌城管人不宣而战,记者看到,他们调来了3台大型铲车,手握数百把铁锹,排成“一字”行,开始铲除已成冰的积雪。

“路面积雪达不到3厘米,铲车不起作用了!”3名铲车司机一脸的不好意思。“不要紧,我们就用人工来铲雪。”现场的武昌城管委副主任李军一脸的坚定,他一边给大家打气,一连反扣铁锹,扎向不薄也不厚的冰雪,然后用铁锹将碎雪铲到路边,很快,一小块路面露出了黑色的沥青。

大家照着这个法子,齐心协力干起来。

“除冰融雪,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这个时候,潮星(武汉)建设集团的60名员工也赶来支援。“人多力量大,欢迎你们加入。”除雪融冰的队伍士气高涨。突然,因用力过大,来自武昌城管委机关的小伙龚颖的一个手指破了一块破,有些火辣辣的疼。

“谁有手套?”一旁的武昌城管绿化队队长刘茂红闻讯,脱下自己的手套,递给了他。龚颖戴上手套,铲起结冰的积雪,却更加不怕费力气了。刘茂红带领的130名绿化工作人员,头天在武昌徐东路奋战到昨日凌晨,早上7时许,他们又转战友谊大道的除冰融雪的战斗中。

同事们劝他们休息半天,但他却说:“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

在除冰融雪的队伍中,一支身着特勤服装的队伍十分引人注目。原来,他们是由退伍军人组成的武昌城管特勤大队的队员。

“我们退伍不褪色。”两名班长李佳辉和陈灿,带着15名队员,争先恐后挥锹除冰雪。

头一天,也是他们,与300名城管人一道,奋战十多个小时,硬是沙湖大桥上的积雪清除,恢复了通车。今日,他们发挥军人连续作战的风格,又出现在友谊大道除冰融雪一线。

武昌城管执法大队常务副队长王瑞民,带着100名执法人员,从东湖路转战而来,他们已连续奋战了10多个小时。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5)

雪中吃饭不觉得苦

中午12时许,太阳露出了一丝笑脸,冰雪慢慢融化,车辆在黑黑的沥青路上来来往往。

“最迟在晚上8时前,让5股车道不见雪。”李军说,进行预撒盐后,确保路面畅通,市民出行安全。

12时30分左右,后勤人员送来了盒饭,大家拿起盒饭,站在雪地上,开始吃起午餐。“饿了,吃起来还蛮香咧!”队员边吃连说,一点也不觉得苦。半个小时后,大伙吃完饭,他们拿起铁锹,向友谊大道以南方向挺进。

黑黑的道路,越来越长,车辆如平时一样行驶,行人脚步越来越平稳。而这群城管人却离记者的视线,越来越远。

连日来,面对武汉城区10年一遇的大雪,城区政府部门和居民纷纷出动,救助他人和自救,共同抗击雨雪天气带来的隐患与不便。

洪山区街头流浪人员有了“取暖点”

大雪天寒,街头流浪人员急需救助,连日来,洪山区每日安排巡查救助车在街头巡查,发现流浪乞讨人员及时询问、劝导,发放棉衣、棉被、食品等救助物资。

珞南街街道分管主任李士涛,连日来亲自带队开展夜巡。1月25日23:30,他在街道口交通银行门口发现一名夜宿人员,当晚联系市救助站和110出警,但他不愿意到市救助站接受救助,最后接受了一床棉被御寒。1月26日,鉴于该人员表现疑似有精神问题,珞南街综治部门联动,将其送往武东医院救治。1月26日,珞南街夜巡洪达巷天桥发现一名流浪乞讨人员,经劝导后护送到市救助站接受救助。

记者了解到,洪山区民政局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在洪山区和平、青菱、关山等各街道,都进行了街头流浪人员救助。全区共出动救助车巡查20台次,每天出动巡查人数163人次,在巡查中发现、劝导流浪乞讨人员60人,及时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人,确保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得到救助服务,让他们在寒冬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社会的关爱。

新洲万人上街上路铲雪除冰

1月26日夜至27日,新洲区降雪量为16.1毫米,积雪深度为13厘米,在武汉市区居首,连日来上万市民上街铲雪除冰。

1月28日一大早,新洲区阳逻街道办事处就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和社区群干、共产党员共400多人,冒着严寒,上街清扫积雪,铲除坚冰。同时,办事处还在街上撒布融雪剂20多吨、出动铲车5台,化雪铲冰。

据了解,连日来新洲区共2000多名干部职工放弃周末休息,上街上路铲雪除冰,还组织普通党员、青年志愿者、居民群众参与铲雪除冰,动员商户及时扫雪,铲雪除冰,对集镇、主干道路、桥梁、主要出入口等重点部位的冰雪进行清扫铲除。

受大雪影响,洪山区卓刀泉立交实行临时交通管制,过往车辆通行不便。1月28日,驻汉空军某基地百余官兵赶赴立交桥除雪,至下午4时许,立交桥各匝道积雪被清除。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6)

驻汉空军某基地百余官兵在卓刀泉立交上除雪

28日下午1点多,楚天都市报记者来到卓刀泉立交桥,从风光村一侧前往光谷方向的匝道积雪已被清除,车辆畅通无阻。从广埠屯一侧往光谷方向的高架,上桥处仍有一段路面存在积雪,铲车正在铲雪;而从虎泉通往广埠屯方向的匝道,积了厚厚一层冰雪。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7)

驻汉空军某基地百余官兵在卓刀泉立交上除雪

在桥面执勤的交警称,上午除了铲车等在现场除雪,还要解放军战士用铁锹铲雪,才将一条匝道打通。下午2时许,中午休息片刻的解放军战士回到现场,继续挥舞着铁锹进行除雪作业。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一共派出了百余名官兵,早上7点半就赶到卓刀泉立交进行初雪。直到下午4时许,各匝道积雪基本被清除,官兵们才回到驻地休息。

因为大雪,码头道路结冰,武汉滨江苑码头和铁机路码头汽渡临时停航。经过武汉汽车轮渡管理所船舶公司员工的连续人工除雪,28日上午11时30分许,武汉汽渡恢复通航。

28日上午10时30分许,楚天都市报记者赶到江岸区滨江苑码头入口处看到,30多人正在不断挥舞铁锹,将车行道路上冰雪往路边铲。码头内有一段长约160米的下坡路面,用于车辆和行人上船,上面的冰雪已被清除干净。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8)

武汉汽渡职工在滨江汽渡通道上铲雪

正在清理的积雪的武汉汽车轮渡管理所船舶公司负责人刘海阳介绍,因为下雪道路结冰,码头内的下坡路段特别危险,从26日起码头临时封闭。公司的30多名员工和上级部门支援的20多人全员上阵,没有使用任何机械,全员放弃休息人工除雪。27日,将铁机路码头路面上的积雪基本清空。

到28日上午11时30分许,滨江苑码头和铁机路码头的汽笛声再次响起,汽渡恢复通航,市民可选择此处过江。

另讯 24日晚开始,罗田境内便大雪飘飞,至今日依未见停歇。持续降雪,屋顶积雪厚重,存在一定的隐患。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9)

为确保安全,该县匡河镇一居民只好系上安全带清除屋顶积雪。

1月28日上午11点多,楚天都市报记者在武昌中北路看到,一辆大型铲车正在进行铲雪作业,30多名工人则用铁锹辅助铲雪,这些工人来自多家建筑企业。

现场一名负责人黄庆祝介绍,从27日傍晚6点多开始,来自中建三局、中国一冶、汉阳市政集团以及武汉鸿诚工程监理公司的员工们就开始组队,联合除雪。

据悉,该“除雪战队”出动3台铲雪车,已经连续铲雪将近18个小时。从28日早上9点到下午4点,他们一共清除了中北路周边4条道路上的积雪。其中,从洪山宾馆到岳家嘴立交6公里的道路,他们撒了2吨工业盐,3吨食用盐,防止道路再次结冰。

“冰雪路面清除后,我们出门少了滑倒的担忧。看着信义兄弟志愿者在寒风中行动,我们感觉到很温暖。”今日上午,在汉口北一公交车,75岁的杜华斗老人为信义兄弟志愿者们的服务坚起大拇指。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10)

今日一早,信义兄弟公司志愿者服务队发现黄陂新十公路汉口北段,路面积雪冰,给过往行人和车辆带来不便后,该公司服务队的30余人携带铁锹和扫帚等除雪工具,投入到路面积雪结冰清除工作,他们不仅认真清理主干道路及重点区域的积雪,还细心的清理了公交站台附近乘客上下出入口,方便市民通行,受到大家的纷纷点赞。

现场志愿者负责人彭国鹏介绍,当天,他们还组织了4台铲车在双向四车道同时作业,将汉口北至黄陂路段20余公里全线打通,以确保周一上班高峰期的道路顺畅。

一场大雪的到来,让整个武汉市都显得措手不及,今日整个江城进入到了集体铲雪的模式。周末让这场大雪稍许缓了口气,周一即将到来,天寒地冻的情况社区居民的出行能否如常进行?记者走访了位于青山区的八大家花园、116街坊两个小区,发现小区外的人行道仍然处于“白皑皑”的状态,市民出行小心翼翼,而小区纷纷是自扫门前雪,目前纷纷在开辟人行道以及车道供居民出行。

八大家花园二期探访 小区门前支道行路难

小区内积雪难处理

下午3点,记者乘坐公交车抵达了位于青山区的八大家花园二期,该社区的四面都设置有市政道路,记者从建设四路通过市政道路走向社区的途中发现,道路上的雪均为清楚,道路两边的人行道上积雪的厚度明显比机动车道要厚的多,走在上了鞋子很容易打湿,但是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道路结冰情况较为严重,人行道上的雪踩上去十分滑,随后记者想要通过机动车道行走,没想到的是虽然看上去积雪不厚,但是由于雪已经被车辆压实成冰,走上去更为滑脚,记者只能采用“企鹅式”走法行走,比较吃力。记者观察到,该小区四周的市政道路并没有进入到铲雪的阶段,机动车通行的数量不多,但是保持的速度很慢。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11)

十五分钟后,记者步行来到了八大家花园小区,这里的入口处已经开辟出了三股道路,供人行、地面车辆、地下车辆行驶。当记者走入小区内发现,已经有草甸子铺在地面供行人行走,但是仍有部分道路处于被雪覆盖的情况,而开辟出的道路里怎有不少融雪后的积水。“这三天来,我们是每天早上7点钟就来小区铲雪了。”八大家花园二期的物业公司工程主管黄文高介绍到,目前整个物业公司的60多名员工全部进入到为居民铲雪中,“要保证在明日早上,小区的人行、车行通道全部打通。”

“小区里面出行还可以,但是只要一出小区门就走的心慌慌。”家住八大家花园二期的韦女士介绍到,她现在就怕上街买菜,“外面道路的积雪都没清理,走上去滑的很,要是不小心摔倒了,这上有老下有下的该怎么办呀。”

116街坊探访 义务挽起袖子来开路

儿女出行成为心头忧

而在116街坊小区,这里属于老旧小区,但是走进小区内记者防线,道路的中间已经开辟出了一条3米宽左右的道路,路两边分别是铲其后堆积在一起的雪。走到小区的内部,记者发现有三名人员正在铲雪,看上去都是老年人,走上前询问才发现,这三位都是在进行义务铲雪,“都是小事情,不值得赞扬,我就是个负责小区内的垃圾清扫工作的人,上午的工作做完了就来帮助居民义务铲雪。”今年60岁的陈女士介绍到,记者看到此时她的两鬓上留下了汗滴,脸被冻得通红。而不久之后,另外一名爹爹加入到了义务铲雪的行列,“我今年83岁了,反正闲在家里没事干,出来帮小区的居民干点事。”一边说着这位爹爹一边拿着自己的铁铲铲起了雪。通过他们近4个小时的努力,从居民楼栋里开辟出了一天连通主道路的人行道。

“小区里面的只要走路留心,出行时没有问题的,但是就担心外面的道路滑。”116街坊的居民詹女士介绍到,自己家里的小孩正在读高三,每天都要赶早去上学,可是现在人行道上走的滑,出行交通车辆又不多,“担心不知道明天早上周一,他会不会迟到。”

116街坊社区城管委员吴远东介绍到,走访了16家空巢老人,将日常必备的用品都备足送上门,“目前道路已经开辟了出来,空巢老人、行动不便的老人都是关注的动向,由于小区内有食堂,会给老人送餐上门,保证他们不出门也造成生活。”

【暖心篇】

“谢谢你们,来喝杯热豆浆吧。”早上9时许,小餐馆老板潘飞端出一杯杯热豆浆,送到正在铲雪的志愿者和环卫工人的手中。

潘飞在武昌武泰闸经营着一家面馆,一大早,武昌紫阳街组织志愿者和环卫工人来到武泰闸扫雪,当队伍来到潘飞门前时,他十分感激,当即端出热气腾腾的豆浆送到志愿者的手中,请大家暖暖身子。

潘飞说,这家面馆刚开不久,就遇上了大雪天气,看到全城都在开展扫雪行动,自己也想出一份力。

“对不起,我暂停营业,请您稍等。”期间,有市民来店内过早,潘飞请顾客在店内坐定,自己给每一位志愿者送完热豆浆,并一一致谢后,才回到店内做早点,他的这一善举,也得到了众多顾客的理解和好评。

“今后,你们想喝热豆浆,岔的。”当天,潘飞共送出了50多杯热豆浆,他还承诺,今后每天都将为一线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热豆浆。

扫雪除冰共同行动(冰雪不除完绝不收兵)(12)

餐馆老板送热豆浆

忙完生意,潘飞加入到扫雪队伍,和大家一起清扫街面。

“多吃点,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居民王婆婆夹起一块红烧肉,递到志愿者的碗中。今天中午,武昌国棉社区活动室内,30多名志愿者被请到这里,接受“高规格宴请”——40多道丰盛的菜肴,这些都是居民自己烹制的。

根据前期的安排,今天社区举行一年一度的“百家宴”活动,由居民各自从家中炒好菜,带到社区集中品尝交流。因社区部分路段有积雪,一大早,社区就组织30多名志愿者,带着铁锹清路。道路通了,街坊们顺利带着精心烹制的菜来到社区。

临近中午,社区内主要道路上的积雪几乎被清理干净,志愿者们返回社区归还工具时,等候已久的居民端出用薄膜盖好的菜肴,请大家吃午饭。

好意难却,志愿者们围在桌子旁,和居民们一起吃下了这顿别有意义的午饭,“这么高规格的午饭,还是第一次吃,”志愿者姚欣说。

牵头组织百家宴活动的居民沈婆婆说,很感激志愿者们帮忙扫雪,于是临时决定请大家一起吃饭。

楚天都市报记者 郭文杰 卢成汉 周治涛 李庆 付志林 满达 宋枕涛 刘中灿 刘孝斌 李辉 舒均 张吉晴 通讯员 陈伟彬 郭莉 尹素娟 朱华 殷莉红 曹瀚月 李涛 邱新明 程书雄 张垚 朱丹丹 胡鹏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