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的人承受双倍孤独(敏感的人心里住着)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特别敏感,对于小小的事情就会有很大的心理反应。

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也因为过于敏感,他们的人际关系非常紧张,其实很多时候并非真的有人要迫害他们,而是因为他们想得太多,也往往把人想得太坏。

有些症状非常严重的人,甚至患上了妄想症或者妄想迫害症,他们总觉得有人要加害自己,所以惶惶不可终日。在心理学上,这种树立“假想敌”的心理现象并不罕见。

敏感的人承受双倍孤独(敏感的人心里住着)(1)

从根源上来说,导致这种心理现象出现的正是敏感。

顾名思义,所谓的“假想敌”就是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存在的敌人。

“假想敌”只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中,是人的主观臆断和想象创造出来的敌人。

但是人并不因为这个敌人是自己想象出来的就放松对敌人的警惕,反而因为内心深处坚信这个敌人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变得异常焦虑不安,日久天长必然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

  • 敏感的人,心里住着“假想敌”

敏感的人不仅存在于生活中,很多职场人士也特别敏感。

他们明明非常优秀,有足够的资本和理由充满自信,但却因为对自身要求过高,或者是因为真实的情况距离自己的要求总是差出一大截。

这样一来,他们变得非常紧张,而且情绪也会莫名的焦虑。

当然他们并非只和自己竞争,也更愿意和外界的对手竞争,他们总是把与他人的关系想成竞争关系,所以始终处于紧张的戒备状态。

很多职场人士看每一个同事都不顺眼,总觉得每一个同事都想把他们比下去,这其实就是被“假想敌”打败了。

他们没有安全感,哪怕是同事无心说的一句玩笑话,他们听了之后心中也会波澜起伏。

有的时候,同事明明是在善意地开玩笑,他们也觉得是在故意挖苦和嘲讽自己,因而对同事心生不满。

实际上,这些都是过于敏感的表现,而且敏感的人往往还非常多疑,总是疑神疑鬼,不愿意相信别人。

就本质上而言,敏感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职场上的敏感之所以发生,就是因为人们害怕自己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掉。

因此,他们总是对每一个同事都虎视眈眈,把他们都当成自己的敌人,而且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想要战胜他们。

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是非常痛苦的。

在生活中,很多敏感特质的人也总是与朋友、家人、亲人等关系恶劣,使得人生就像一座孤岛,再也无可依靠。

敏感的人还会无中生有,总是因为自身的多疑而怀疑他人。

时间长了,他们的人际关系非常恶劣,而且还会因为自身的主观猜测,导致事情走向极端。

此外,敏感还会分散人的精力和注意力,使人无法集中精神做好该做的事情。

很多时候,当人们的心里存在“假想敌”时,他们就不得花不花费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对付这个“假想敌”,甚至因此变得沮丧、绝望,工作上的表现也会很糟糕。

敏感的人还非常喜欢嫉妒,总是情不自禁地拿自己和他人比较。

他们常常怀疑他人瞧不起自己,因而变得非常被动,自身情绪也处于不断的波动之中,使得生活和工作都很被动。

实际上,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敌人,我们无须过于关注他人的言行举止。

如果总是把别人一句无心的话当成攻击,把别人无心的举动看成故意的冒犯,那只能是我们的思想出现了问题,总是把别人想偏了。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出现,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变得自信起来,这样我们才能消除心中的敏感、焦虑和紧张,让自己更加从容、自信地生活。

敏感的人承受双倍孤独(敏感的人心里住着)(2)

  • 内向的人,往往更加敏感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秉性,每个人也都是与他人截然不同的。

生活中,那些乐观开朗的人当然生活得很快乐,和他们恰恰相反,也有一些人内向沉默、木讷寡言,而且不愿意停留在热闹的人群之中。

这些人的性格比较内向,他们非常喜欢一个人生活,更愿意安静地独处,越是在人群中,他们越会觉得孤独,也觉得索然无味。

难道内向的人,注定要离群索居吗?

其实不然。

一个人如果总是因为内向不愿意与人交流,躲避人群,那么在长久的独处过程中,他们最终会变得越来越敏感,他们的命运也会从此发生改变。

通常情况下,内向的人往往心理脆弱,也因为缺乏宣泄的渠道,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外向乐观的人更多。

他们的承受能力比较差,有的时候哪怕遭受小小的打击,也会感到非常绝望。

他们敏感多思,身边的人正在聊天说说笑笑,他们也会怀疑那些人正在议论他们。

对于他人无意间做出的言行举止,正所谓“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内向的人会把这些言行举止放在心里琢磨很长时间。

所以在与内向的人交流时,我们要更加谨言慎行,不要口无遮拦。

当然,如果我们自身也是一个内向者,那么就要意识到内向的局限性和负面作用,从而让自己加入社会交往中,尽量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台湾著名作家三毛就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她从小就喜欢独处,尤其是在初中遭受老师的侮辱之后,她更是变得非常内向。

那时的她对学校心生恐惧,因而从初中就辍学在家闭门不出。

其实她幼小而又脆弱的心灵里,只是在害怕有可能出现的伤害,也担心老师和同学不喜欢她。

对于家人,她同样非常敏感,她曾经说自己那么努力,只是为了得到父亲的认可。

最终三毛的性格注定了她悲剧的一生,在与荷西享受轰轰烈烈的爱情之后,荷西去世,三毛也“魂飞魄散”,在勉强生活了12年后,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追随荷西而去。

人是群居动物,具有社会属性。

如果说在农耕时代一个人还有可能自给自足地生活,尽量减少与社会的接触,那么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社会上一颗小小的棋子,都需要与他人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生活与工作。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哪怕是出门买菜,我们也要与卖菜的商贩打交道。

即便在家里闭门不出,当个真正的宅男宅女,我们也需要打电话订餐,订购各种生活所需的物品,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也使自己生活得更舒服惬意。

敏感的人承受双倍孤独(敏感的人心里住着)(3)

在曹雪芹笔下,林黛玉就是一个典型的敏感多疑的人。

当然这与她的身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毕竟她是寄人篱下。

当她拖着娇弱的身躯,远道投奔外祖母,她内心的凄凉和惶惑可想而知。

虽然贾府家大业大,根本不在乎多她这一个人,但是她始终没忘自己身在异乡是客,所以变得更加内向寡言。

在去世的时候,她的一句“宝玉,你好……”

虽然这句话没有说完,但却道尽了她内心难以名状的心思。

可怜她一生孤苦伶仃、胆战心惊,最终落得客死异乡的下场。

在《红楼梦》中,虽然薛宝钗的命运也很悲惨,而且她的性格也不算开朗外向。

但是她的性格比林黛玉大方很多,所以她的命运也比林黛玉好了很多。

她真诚坦荡,从不像林黛玉那么敏感多疑。

在贾府中,她得到了上上下下很多人的喜爱,不管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

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其实非常有道理。

朋友们,如果你们觉得自己性格内向,那么不如有意识地让自己更多与他人相处,从而让自己的性格渐渐变得乐观开朗起来。

哪怕不能真正变得外向,也不要那么敏感、多疑,而要学会以真诚与他人相处,彼此相待。

一开始置身于人群中时,我们也许会觉得很难过、难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渐渐习惯与人交往的生活。

尤其是和朋友们在一起谈天说地,更能够给我们一个合理的发泄渠道,使我们的情绪得到及时的疏导。

此外,现代社会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职场上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难免会有很多负面情绪堆积,唯有及时排解,我们的心才会变得轻松,也敞亮豁达。

人的性格虽然是天生的,但是很多行为习惯却可以通过后天渐渐改变。

我们一定要跳出内心的死胡同,走到广阔的天地里接受阳光的照射,相信我们的人生也会春暖花开。

敏感的人承受双倍孤独(敏感的人心里住着)(4)

  • 过度敏感,就变成了自卑

还记得小时候那个害羞胆小的女孩吗?

走路的时候,女孩从来不敢走大路;

回到家乡的时候,如果看到街头巷尾有很多人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女孩也会走到没有人的小巷子里蜿蜒曲折地回到家中;

有的时候听到同学们在自己身侧不远处说话或者欢笑,女孩马上就会觉得心惊肉跳,因为她直觉那些人正在说她、议论她。

即使高高兴兴穿上了妈妈买的漂亮裙子,女孩也觉得心情很复杂,一则穿上新裙子很高兴,二则想到有人因此关注她,她又会很难受。

因为她不愿意自己的身上有任何因素引起他人的注意,她只希望自己如同空气一样隐形起来。

毫无疑问,女孩太敏感了,敏感过度使她变得越来越自卑,所以才缺乏自信。

所谓不自信,简而言之就是不相信自己,不管是对自己的容貌、身材、长相,还是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和水平,自卑的人都会感到非常不满意,总觉得别人在任何方面都比自己好。

哪怕走上工作岗位,不管做什么事情,他们也总是因为惴惴不安导致发挥失常,最后让所有的担心都变成了事实。

遗憾的是,他们非但没有因为工作上的出色赢得他人的关注,反而因为工作上的失误而导致被批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哪怕是一个再普通而又平凡的人,也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

我们应该学会正确地评价自己,认知自己,发掘自身的闪光点,这样我们才不会总是妄自菲薄,导致情绪低落,自卑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导致人们自卑的原因有很多,诸如从小家庭贫困或者身体有残疾,还有的人因为父亲酗酒,导致家里每天都鸡犬不宁,因而非常自卑。

面对自卑的情绪,人们总是表现出过度的骄傲,而且自尊心也异常敏感。

他们试图用自己的优点掩饰自己的缺点,又或者故意趾高气昂地对待他人,来表现出自己的优势。

实际上这正是他们心虚的表现,会使他们在与他人的相处过程中陷入更深的困境。

如果年幼的时候遭遇伤害,也会给人留下难以消除的心理阴影,导致他们成年后不自信。

敏感的人承受双倍孤独(敏感的人心里住着)(5)

人们常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曾经有一个女孩小时候遭遇性侵,这使她长大之后非常自卑,根本无法面对那些优秀的男生。

甚至对于追求她的男生,她也以各种理由拒绝。

不得不说,生活经历对人的影响非常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自信的人和不自信的人,唯一的区别在于自信的人总是关注自己的优点,而不自信的人却总是关注自己的缺点。

就像田忌赛马一样,如果不改变赛马的顺序,田忌永远也不可能赢得比赛。

遗憾的是,大多数自卑的人总是拿自己的缺点与他人的优点相比,可想而知这样的比较只会使他们陷入更深的绝望之中,更加失去自信。

当然,凡事皆有度,其实适度的敏感是有好处的,然而如果过度不自信,只会让我们与生活中的幸福快乐绝缘。

要想变得自信,我们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自我训练。

很多人都觉得形式并不能改变本质,其实形式有的时候的确会对本质产生很好的影响和强大的改变作用。

例如,很多做销售的人都知道,销售公司每天早晨会举行晨会,让销售人员一起呐喊“我最棒”“我一定能行”等诸如此类的话。

作为外行来看,肯定会觉得非常可笑,因为他们都觉得这样的话根本毫无意义。

但是如果我们作为销售人员的一员,真的用心呐喊这些激励人心的口号之后,尤其是很多人在一起相互鼓舞着呐喊,就会发现这些话其实是有作用的。

当然,为了增加自信,我们还可以真正去做一些什么,如做那些我们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

当我们真正迈开关键的那一步,去做了期待已久的事情,我们会发现事情的结果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甚至还会让我们喜出望外呢!

很多敏感多疑、内向自卑的人总是过于在意他人的眼光,为了得到父母的欣赏,为了得到他人的认可,他们竭力改变自己,不惜放弃做自己,而只希望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们不可能放弃自己的生命,只为了博得他人的一句赞赏。

对于每个人来说,最大的成功是活出自己,而不是活成别人眼中的样子。

朋友们,我们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也会有优点。

在看到自己的缺点时,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发掘自身的价值。

唯有坦然面对自己、悦纳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成熟的人,也才是内心强大的人。

作者:缄默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