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

在COMPUTEX 2019上,英特尔发布了代号Ice Lake的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处理器,首批是酷睿U系列(对,酷睿U直接跳过了第九代),主要针对轻便本、轻薄本产品(其实也包含酷睿Y系列,不过我们以主流的U系列重点讲解)。

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1)

第十代酷睿U依然分为i3、i5和i7系列,不过产品LOGO采用了新设计。而且,一处很明显的变化是较大规模地引入了之前很少用的Iris高端集显。

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2)

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3)

▲第十代酷睿采用了全新的平台,拥有新架构、新平台技术、新的晶体管技术和工艺。从CPU部分到GPU部分,从内存到多媒体支持,从显示输出、显示性能到图像处理,从互连总线到雷电3,都有新的元素。

我们先简要做一个特性解读:

●第十代酷睿U的标准TDP依然是15W,不过有cTDP DOWN和cTDP UP两种设计,也就是用户定义的TDP降低和提升,分别是12W/13W,以及25W(其实,之前的酷睿U也有类似设计,不过这次情况稍有不同,我们后面会详细介绍)。

●处理器最高4核/8线程,最高睿频4.1GHz。这一点非常有趣,因为第八代酷睿U i7款,有多达4款的最高睿频都远远高于4.1GHz,也就是说,CPU部分的最高频率是不升反降。而在制程提升的大背景下,提升频率本来是更容易的,为什么要降低频率呢?我们后面会详细解读。

●内存的支持规格大幅提升了,支持DDR4 3200以及LPDDR4/X 3733。

●整合了雷电3(USB Type-C形式),支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多设备、多屏拓展。

●集成了WiFi 6,也就是802.11ax的部分功能,单个无线连接带宽可高达2.4Gbps。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第十代酷睿U机型必须使用802.11ax无线网卡(AX201),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的。

●强大的深度学习功能,AI表现有很大提升。加入支持DLBoost机器学习加速,结合GPU核心、低功耗加速器,全面支持Windows ML、英特尔OpenVINO、苹果CoreML等框架,相比第八代酷睿性能提升2~2.5倍。

值得注意的是,Ice Lake的显卡和显示性能部分有较大变化,大家要看仔细了:

●在保留UHD集显(32个处理单元)的基础上(UHD主要针对i3和低端i5),引入了IrisPlus(加强版锐炬集显),主要放在i5和i7款中。Iris Plus有48个/64个处理单元两种版本,其中64单元的只针对i7。注意,搭载IrisPlus的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标准TDP依然是15W,但这一次,英特尔似乎有意引导OEM厂商做cTDP UP,将输出功耗提升到25W,以进一步提升CPU部分和GPU部分的性能。在之前各代酷睿U中,Iris显卡主要是苹果笔记本以及极少量Windows高端商用本用。而今,Iris要走向主流了——这也标志着英特尔要大幅提升酷睿U的图形性能(之前的UHD 620只有24个处理单元)。而更多处理单元,更高功耗的Iris的引入,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第十代酷睿U的睿频反而微降低了的原因——因为要控制总功耗。

●在显示部分引入了一个“自适应垂直同步” (Adaptive Sync) 功能,比较类似Free-Sync这种功能,可以让高刷新率的显示器自动实时同步游戏的帧速,从而有效避免画面撕裂。

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4)

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5)

●两个固定功能单元负责H.265/VP9视频编解码,最高支持双路4K@60Hz 8-bit,以及4K@60Hz或8K@30Hz 10-bit;同时有三条视频流水线支持三屏独立输出,最高可输出5K@60Hz、4K@120Hz 10-bit。

应用上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提升和变化呢?

以上算是明面儿上的特性解读。但普通消费者或许需要更加简单的答案——这货到底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有什么好处?下面,我们就尽可能简单地给普通消费者做个解读:我们认为,除了CPU部分计算性能有一定提升,其他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显卡游戏性能提升明显,可玩更多游戏

按照英特尔的说法,用Iris Plus独显的第十代酷睿U,不少热门游戏的平均帧速都能突破30fps,部分还能突破60fps。实际上,英特尔还给出两个对比图▼:

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6)

▲第十代的Iris Plus对比第八代的UHD 620,中低特效下,游戏的帧速提升很明显,有的已经进入“流畅”区间了。

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7)

▲来个更刺激的对比!PK Ryzen 7 3700U,同样是25W性能输出状态下,FHD分辨率游戏性能对比(百分比)。对比游戏为《守望先锋》低特效、《彩虹六号》中特效、《火箭联盟》中特效。从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英特尔最高可以领先15%左右。

提到这里,大叔我要说一下PC生态的问题。其实,cTDP UP是很早就存在的,不过鉴于散热和轻薄设计,之前绝大部分轻薄类、轻便类笔记本都没有实现处理器的超标性能输出,有些甚至压制了处理器的功耗,转而将散热能力分配给独立显卡。比如总体散热能力20W,用户玩游戏时,系统会把处理器的功耗输出压低到10W,把剩下的10W转给独显——这样其实游戏帧速依然比UHD 620高不少。所以,我认为,英特尔鼓励PC厂商做出25W散热能力的轻薄本、轻便本,并且是集成显卡的,抑或是能屏蔽独显,让CPU 集显能跑到25W,其实是需要一定努力的,并不会那么容易实现。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少一个独显,成本必然也会降低一些……无论如何,我们非常期待这种高性能集显机型出现。

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8)

▲在DEMO展示中,我们看到了第十代酷睿U笔记本上出现了这样的功能——可以切换功率,处理器实时功率从15W提升到25W,以及从25W降到15W,这时游戏帧速会有变化(70fps Vs 92fps)。但作为对比的某老款酷睿笔记本,游戏帧速只有49fps。我们希望未来上市的第十代酷睿U轻便本/轻薄本能够广泛搭载该功能(这仅仅是我们看到的DEMO,我们及英特尔不做任何保证)。

小贴士:英特尔的显卡控制面板已经全面更新

大家可以从微软应用商店下载最新的英特尔“英特尔显卡控制中心“。界面变化非常明显,很酷,而且功能也大幅提升。比如可以调节视频播放的亮度、对比度、色彩等,也能一键优化游戏体验,还能设置显卡、显示器的各种参数。与此同时,英特尔还表示为了将会更大力度支持游戏的驱动优化,游戏大作上市后最快当天就能下载升级新版驱动。

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9)

2.多媒体创作、编辑、回放性能大幅提升

无论是CPU部分的性能提升,还是集显性能的大幅提升,抑或是集成雷电3,以及在AI深度学习能力上的倍增,落实到用户,一个非常大的感受将是多媒体编辑、创作能力的明显加强。这不仅于运算速度本身,也包含了传输、保存等多个层面和环节。而通过前面的几张PPT图,专业的图形图像工作者应该也可以了解到这个部分的提升。

英特尔也现场展示了若干基于多媒体处理的应用,以凸显其性能表现的提升,包括图像特效应用的速度对比,包括特定图像的寻找等。下面再给大家举一个常用软件的应用案例▼:

酷睿十代处理器各型号区别(解读10nm制程第十代酷睿U处理器带来什么实质性提升)(10)

▲Adobe的After Effects,正在实时从一段视频中抠除一个人的动态画面。用户只需从几个关键画面帧里面圈选人的区域,电脑就会自动识别并跟踪人物的形态和路径,然后把视频中的所有人的影像去掉。虽然这是酷睿桌面平台的演示而非第十代酷睿U,但这个例子很直观地展示了英特尔处理器的AI应用,而第十代酷睿U其实也能做这些事情,当然速度会比桌面平台慢些。

实际上,由于指令集优势,英特尔处理器本来在多媒体处理上的能力就强于竞争对手,而到了第十代酷睿,这一优势有可能会继续扩大。当然,多媒体处理和创作本身也是个宏大范畴,也是非常复杂的领域,就留待以后的文章慢慢分析和解读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