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多久时间对心脏造成损伤(高血压超过3年出现这4种现象)

都说高血压是个无声的杀手,很多人患上高血压多年,刚开始好好的,几年后突发心梗、脑梗...在这里提醒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如果病史超过3年,出现这4种现象,说明你的心脏已经受到影响,赶紧调整治疗方案。

高血压多久时间对心脏造成损伤(高血压超过3年出现这4种现象)(1)

1、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患者由于外周血管阻力增大,心脏把血液输送到外周血管所承受的压力就要比正常血压时大得多。这时如果不给心脏减轻负担,那么心脏只能不断地让自己变得“强壮”起来,好让自己在收缩时不那么“吃力”,就像经常进行肌肉锻炼的人比一般人粗壮一样,心脏长期锻炼也会使其变大变厚,尤其是左心室,这种改变就被称为左心室肥厚。

高血压多久时间对心脏造成损伤(高血压超过3年出现这4种现象)(2)

但是这种“强壮”并不是什么好事,它是一种畸形病态的“强壮”,早期或许并没有明显症状,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出现心功能受损、心力衰竭,还会导致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中风等。

临床上对左心室肥厚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超声心动图、心电图、X线检查,其中超声心动图通过测量心脏大小、心室壁厚度、心脏舒缩末期内径、射血分数等指标,可早期发现心脏受损的变化,所以高血压患者千万别忘记给自己多加一项超声心电图检查。

高血压多久时间对心脏造成损伤(高血压超过3年出现这4种现象)(3)

▲ 超声心动图检查

2、心律失常

心脏的工作需要有“电路系统”供电,才能为心脏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心脏“电路系统”出现了问题,那么心脏的工作就会受到影响,也就会出现我们常说的心律失常。而高血压就是影响心脏“电路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因素之一,高血压影响心律失常的过程很复杂,主要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神经内分泌因素、房室结构重构(如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厚)及由于心肌重构引起的电重构等综合原因所致[1]。

高血压所致的心律失常可表现多种形式,以心房颤动最为常见,还可以出现室性、室上性心律失常以及传导阻滞等,而心电图是发现这些心律失常最重要的手段。当然,房颤发生后,必将对心室率及心功能产生影响,从而加重心脏负担,且房颤发生后,易产生栓子,造成栓塞,如脑栓塞。另外在心室重构基础上发展心律失常也是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因素。

高血压多久时间对心脏造成损伤(高血压超过3年出现这4种现象)(4)

3、心肌缺血

高血压与心肌缺血关系密切,可以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及心肌细胞需氧量增加来解释。

长期高血压本身会导致冠状动脉损伤、动脉结构改变,继而出现动脉血管增厚、血管纤维化及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腔变窄,冠状动脉血流因此减少。

另外,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心肌“过度锻炼”而出现肥厚,这时需要更多血液才能满足心脏舒缩要求,而且肥厚的心肌细胞会导致毛细血管扭曲变性、分叉异常、分布不均,加重心肌缺血。而心肌缺血会导致心绞痛的发生,严重时会出现心肌梗死、猝死等严重后果,另外长期的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重构、纤维化等,引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当高血压患者出现胸前区不适时,要警惕心肌缺血的发生,必要时行心电图、冠脉造影、冠脉CTA、核素扫描等检查。

高血压多久时间对心脏造成损伤(高血压超过3年出现这4种现象)(5)

4、左室高电压

左室高电压是一种心电图改变,它是根据心电图QRS波时限、电压、形态、肢体导联QRS波电压、电轴、S-T段、T波等做出的综合评价,左心室高电压可以是左心室肥厚的一种心电图的表现,但是左室高电压并不等于左心室肥厚。高血压患者如果合并心电图左室高电压时,除了考虑左心室肥厚外,还应考虑存在心肌微血管病变的可能性。当然,发现左室高电压最便宜的检查还是心电图。

高血压多久时间对心脏造成损伤(高血压超过3年出现这4种现象)(6)

如何抵抗高血压对心脏的伤害?

防止高血压对心脏进一步损害最有效的措施就是积极控制血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生活方式干预

生活方式干预在任何时候对任何高血压患者(包括正常高值者和需要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都是合理、有效的治疗,其目的是降低血压、控制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主要措施包括[2]:

①不宜吃过咸食物,食盐摄入量控制在6g/天以下,增加钾摄入(如新鲜蔬菜、水果和豆类);

② 合理膳食,平衡膳食;

③控制体重,使 BMI < 24,男性腰围< 90 cm,女性 <85 cm;

④ 不吸烟,避免被动吸烟; 不饮或限制饮酒;

⑤ 增加运动,中等强度,每周 4 - 7 次,每次持续 30 -60分钟;

⑥ 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药物治疗

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应根据高血压患者的总体风险水平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降压药物,同时干预可纠正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和并存的临床疾病。切勿随意停药或更改药物。

注重日常监测

日常血压监测对高血压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相比于医院门诊所测的随机血压,日常监测的血压更能反映血压的真实水平,了解血压的变化,对调整药物和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戴秋艳. 高血压与心律失常2017年欧洲专家共识解读[J]. 内科理论与实践, 2018, 13(1):4.

[2]高血压联盟(中国),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高血压分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等.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 24(1):3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