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资产被盗(闲置账号莫名多出)

满100减50、新客立减100、四选一仅9.9元……发放大额优惠券是电商吸引消费者的常用手段,不少人为“薅羊毛”不惜现金购买优惠券。见其中有利可图,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闲置的个人账号。2021年12月10日,无锡市惠山区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张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开庭,背后的情况“触目惊心”。

虚拟资产被盗(闲置账号莫名多出)(1)

办案团队正在审阅相关证据

多年不用的网购账号

竟然多出很多条购物记录

家住无锡市惠山区的肖女士在某大型购物网站注册了一个账号,用QQ邮箱注册并绑定自己的手机号码。几年前,该网站推出APP版本,她下载手机客户端,直接用微信登录注册了一个新账号,不再用旧账号。某日,肖女士心血来潮登录旧账号,发现密码错误,通过手机验证找回密码,莫名多出15单购物记录,有彩电、空调、牛奶等各种物品。肖女士虽没有实际“买单”,没有损失财产,仍被这些凭空冒出来的“幽灵”购物记录吓到,立即报警。

“这些商品都使用了优惠券,价格非常便宜。”肖女士这样描述。警方根据线索,抓获涉案人员陈某,并锁定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揭开“薅羊毛”买卖优质用户个人账号的生意经。

虚拟资产被盗(闲置账号莫名多出)(2)

张某某储藏数据的移动硬盘。(卷宗翻拍)

破解账号获利

个人信息被大肆售卖

张某生于1999年,山西人。2018年初,他从网上了解到电商“薅羊毛”获利的方式。电商会不定期向一些优质客户发放优惠券,有些折扣力度很大,就有人通过出售这些带优惠资格的账号谋利。于是张某加入一些“优惠砍价”群,下载群内资料,学会用软件破解账号密码的方法,成功得到很多优质账号。

短短一个多月,他就收集了信息数据约百万万条。此时张某遇到了回收电商账号的买家陈某,张某以每个账号3元的价格向陈某出售优质账号信息,获利约三千元。陈某还向张某购买了上百万条其他数据,但未能成功使用。

这些账号究竟被用来做什么?据陈某供述,他一开始加入一个购买手机的QQ群,看到有人用别人账号里的电商大额优惠券买到了便宜手机,感觉有利可图。陈某试着用买来的优质账号抢优惠券,然后根据客户发布的求购信息,代客下单,等商品送到对方手中再收取货款和佣金。商品五花八门,价格也的确诱人,比如某种牛奶在优惠活动期间有“99减98”的优惠券。靠这种方式,陈某赚了约万余元。案发后,陈某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另案处理。张某则闻讯潜逃,至2021年9月自首归案。

年底双十一、双十二各类购物节频繁登场,网络购物安全备受公众关注。“公民个人信息的隐私程度不同,刑法的保护力度不同。”惠山区检察院承办人张梦客介绍。私密性强的个人信息包括实时行踪轨迹、金融服务账户的身份认证信息等。该案中,张某窃取公民个人信息百万余条,非法出售谋利,情节特别严重,应当受到法律制裁。“广大群众不能忽视闲置账号,一定要及时注销或定期更换密码,加强自我防护,避免给犯罪分子留下可乘之机。”

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通讯员 唐晓宇 张梦客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建波

来源: 紫牛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