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深度解析(郑板桥为啥甘当)

中国书法一脉相承,然而仰视前贤者虽众,把自己姿态降得很低,甘当前人门下走狗的,并不多。

郑板桥算是一个,他甘当“青藤门下走狗”。

什么是走狗?就是听话,乖巧,主人睡觉时看门,主人散步时跟屁,挨打不躲,挨骂不跑。

郑板桥是个有个性的书画家,当官时为民请命,罢官后自力更生,一生耿介,三代贫困,是把硬骨头。

可这么一个人,为啥甘当徐渭门下走狗呢?

看完下面这些字,我好像忽然明白了。

这是一幅行书长卷,是徐渭在万历二十二年(1592)所书《煎茶七类》,此时他已经72岁,可谓人书俱老。

郑板桥深度解析(郑板桥为啥甘当)(1)

煎茶七类:

一、人品。

煎茶虽微清小雅,然要领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大隐、云霞泉石之辈、鱼虾麋鹿之俦。

郑板桥深度解析(郑板桥为啥甘当)(2)

二、品泉。

山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并贵汲多,又贵旋汲,汲多水活,味倍清新,汲久贮陈,味减鲜冽。

郑板桥深度解析(郑板桥为啥甘当)(3)

三、烹点。

烹用活火,候汤眼鳞鳞起,沫浡鼓泛,投茗器中,初入汤少许,候汤茗相浃却复满注。顷间,云脚渐开,浮花浮面,味奏全功矣。盖古茶用碾屑团饼,味则易出,今叶茶是尚,骤则味亏,过熟则味昏底滞。

郑板桥深度解析(郑板桥为啥甘当)(4)

四、尝茶。

先涤漱,既乃徐啜,甘津潮舌,孤清自萦,设杂以他果,香、味俱夺。

郑板桥深度解析(郑板桥为啥甘当)(5)

五、茶宜。

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呤,清谭把卷。

郑板桥深度解析(郑板桥为啥甘当)(6)

六、茶侣。

翰卿墨客,缁流羽士,逸老散人或轩冕之徒,超然世味也。

郑板桥深度解析(郑板桥为啥甘当)(7)

七、茶勋。

除烦雪滞,涤醒破疾,谭渴书倦,此际策勋,不减凌烟。

是七类乃卢同作也,中伙甚疾,余忙书,稍改定之。时壬辰秋仲,青藤道士徐渭书于石帆山下朱氏三宜园。

书法上我们崇尚天才,比如像王羲之、苏东坡、赵孟頫,人家好像随手一写就能那么美,那么好。但是天才中也有一些另类,比如徐渭,似乎也没怎么练过,也没受过前人多大影响,但是一下笔,就横空出世,别开新境。

郑板桥自创“六分半书”,书法以“乱石铺街”为表象,个性鲜明。

郑板桥深度解析(郑板桥为啥甘当)(8)

可是看完郑板桥的经典书法,再回过头看徐渭的《煎茶七类》,才知道乱石铺街的真正出处在哪儿了。

更重要的是,郑板桥的书法虽具独创性,但很难摆脱刻意的痕迹,更有模式化倾向。所以他的乱石铺街,很大程度上是为乱而乱,因此书法格调远未达到一流。

反观徐渭书法,是真正的乱石铺街,信手拈来,毫不经意,而又极其和谐。这一点,郑板桥很清楚,也很清醒,所以“青藤门下走狗”既是他的自我解嘲,也是给前辈的无限敬意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