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树的栽培和管理(苹果树栽培技术)

苹果是一种对土壤适应性较强的高产果树,一般山岗薄地、河滩沙荒和轻度盐碱地,经过适当改良后,都可进行成片栽培,其生长结果习性决定了其对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

1、根系生长特性

苹果根系无自然休眠期,成年树一年内有2~3次生长高峰,依光合产物分配、地上部器官形成速率及土温、水分等外界环境而转移。根系第一次生长在萌芽前开始,至开花和新梢旺盛生长时转入低潮;新梢近停长时,根系生长出现第二次高峰,数量多但生长时间短;第三次生长高峰在秋梢停长和果实采收前后,由于淮北地区秋季较长,故根系这次生长的持续时间较长,生长量也大,是树体积累储藏营养的良好时机。此外,上、下层根系受土温的影响而有交替生长的现象。

苹果树的栽培和管理(苹果树栽培技术)(1)

2、枝条生长特性

苹果的枝条分生长枝和结果枝两类。生长枝依其长度又有长枝、中枝、短枝和叶丛枝几种。不同类型的枝条,其停止生长的早晚和积储养分的能力不同。叶丛枝和短枝一般在萌芽展叶后3~4周即停止生长,养分积累早,且很少外运。中、长枝停止生长较晚,有时不能形成顶芽。它们的同化养分制造较多,外运量也大,是树体(包括根系)储藏营养的主要来源。所以,同一株树上要有不同数量和比例的长、中、短枝相配合。苹果新梢常表现有明显的二次生长特性,长枝可分为春梢和秋梢两部分。与北方苹果产区相比,新梢生长量大和秋梢比例大,是淮北地区苹果枝条生长方面的两个特点。幼树容易表现旺长。

苹果树的栽培和管理(苹果树栽培技术)(2)

3、结果习性

不同的苹果品种,其萌芽率、成枝力和顶端优势性均存有差异,从而影响到整个树冠的干性、层性和树形方面的差异,也影响到始果期的早晚。

结果枝依其长度和花芽着生的位置,可分成长果枝(15cm)、中果枝(5~15cm)、短果枝(5cm)及腋花芽枝四类。花芽为混合芽,开放后能抽生结果新梢,并在其顶端开花结果。因结果新梢极短,且着果后膨大形成果台,故其结果枝实际上为结果母枝。多数苹果品种以短果枝结果为主,有些品种在幼树期和初果期长、中果枝和腋花芽枝均占有一定的比例,是幼树能早期结果的一种表现。随树龄增长,各类结果枝的比例会产生变化,逐步过渡到以短果枝结果为主。

新梢结果后,一般其上发生1~2个果台副梢(即果台枝),或长或短,与品种特性相联系。果台枝连续形成花芽的能力因品种和营养而异,国光可连续5年,金冠3年左右,红星多数隔年形成花芽结果。

苹果树的栽培和管理(苹果树栽培技术)(3)

4、开花习性

苹果通常是异花授粉结实的树种,生产上需要配置授粉品种,才能达到正常结实率的要求。但有的品种,如国光、安娜、麦艳,具有一定程度的自花授粉结实率。花期一般6~8天。高温、干燥时花期缩短,空气冷凉潮湿时花期延长。有的品种花期较长,花分批开放,首批花质量好,着果率高,花量多时可及早疏去晚期花;如花量不足,或首批花遭受霜冻时,可充分利用晚期花。

5、生理落果

果实发育过程中,有一次落花、两次落果的过程。落花是本授粉受精花的脱落,子房未膨大。第一次落果在花后1~2周发生,是由于受精不完全所引起,幼果已有一定大小。第二次落果在第一次落果后2~4周发生,又称“六月落果”,主要由于各器官间对养分的竞争所引起,与树势强弱的关系较大。此外,有的品种在果实成熟前还有一次采前落果。六月落果是果树系统发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疏现象。正常的、一定数量的落果是自然的,但如因气候不良或栽培技术不当造成严重落果,则会影响产量。据计算,在花量较多的情况下,只需5%~15%花结果,即可保证丰产。不同苹果品种每花序的自然着果数常有差异,金冠、国光常较多,可达4~5个,元帅、红星常仅1个,红玉也仅1~2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