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教学需要补课吗(线上教学家长别慌)

本报记者 邱瑞玲近日,受疫情影响,本市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光?天津实验中学滨海学校高级语文教师顾学东为家长支招:家校分工合作,一起打造健康“线上”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线上教学需要补课吗?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线上教学需要补课吗(线上教学家长别慌)

线上教学需要补课吗

本报记者 邱瑞玲

近日,受疫情影响,本市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家长如何陪伴孩子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光?天津实验中学滨海学校高级语文教师顾学东为家长支招:家校分工合作,一起打造健康“线上”课。

顾学东,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天津实验中学滨海学校高级语文教师,从教33年,多年担任年级组长及班主任,热爱教育,一直探索研究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重视家校合作,喜欢阅读与写作。

让我们打开心情,帮孩子做加法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支撑孩子成人的两大支柱,这两者之间,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管子》中有一句我们都熟悉的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孩子好比种树,虽然教育孩子成才需要的时间与精力与一棵小树成材需要的时间与精力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之间有着很形象的联系,小树的成长需要两个营养系统:一个是树根,它要吸收养分、水分;一个是树叶,它要进行光合作用。这两个营养系统完全不同,但是这两个营养系统绝对不可替代。

孩子的成长同样也如此,他们也需要两个营养系统,那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学”创始人黄志猛教授说:“树叶是学校教育,树根是家庭教育。”所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线上课,等于把课堂挪到了家庭。家长朋友们,请你们细想:孩子能在身边的日子又有几年?这不正是生命给我们的最宝贵的时光吗?我们该思考的是怎样提升自己,帮孩子做加法!

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爱梦想,会冲动,易懒散,绝大部分缺乏自制力。家长与老师是成年期,能辩证地看问题,应是我们这个年纪的特点,不简单归因,不盲目指责,不在孩子面前唉声叹气。因为这些负面情绪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会带给孩子不安与焦虑。有心理学家说:以“问题”的眼光看问题,到处都是问题;以“资源”的眼光看问题,到处都是资源。所以请记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请换一种思维看问题,如果您能在家陪着孩子上网课,请告诉自己的孩子:爸爸妈妈真开心能有这样的机会,能有这么长的时间和你一起学习、成长。如果您无法在家陪伴孩子,请您对孩子这样说:宝贝,感谢生活过早地就来检验你的自律,磨砺你的意志,虽然爸爸妈妈不在身边,我们相信你一定懂得珍惜时间。

不同的思维,不同的语言表达会带给孩子不同的情绪感受,实际上,情绪是一种流动的能量,如果一个家庭的成员内部流动的情绪是积极的、乐观的,孩子也会受到无形的安抚与鼓舞,这种情绪若能持久,孩子便会有更大的机会快乐、向上,进而变得宁静,更容易渐渐走向自律。

明确目标,我们该培养怎样的孩子

培养孩子成才是个长久之计,每位家长都有自己的目标,是让孩子考出好成绩?让孩子考个优质高中?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让孩子未来有个好工作?或者有的家长会说让孩子一生平安快乐。

为了这些,很多家长陪孩子写作业,给孩子找辅导,但家长们忽视了这样一点,那便是“让孩子学会学习”。如何让孩子学会学习?不是找辅导班盲目地拔苗助长,不是陪着写作业一遍遍刻板地刷题。教育不仅仅是公式、定律、ABCD,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潜移默化地教给孩子们的东西。

上周,在学习毛泽东的《消息二则》时有个小插曲,不止一名学生读电头的断句是:新华社长 江前线 二十二日二时电。意思是一位叫“江前线” 的 “新华社长”来电,是不是很惊讶?

由此可见孩子们虽然守着发达的网络,却孤陋寡闻,由此可知很多家庭环境是缺书少报的,由此可联想到很多家长也未必关注国家世界大事件,或许大多的闲工夫都给了供人消遣的快手与抖音,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们多一些课外的知识,多一些有益的见识?这就需要家长们也要不断地学习,要明确给孩子制定的目标,家长也要积极参与,要明确有效地陪伴才是引领孩子进步的动力。要明确“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具备活好一辈子的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丰满自己,尊重个体,尊重差异,然后懂得怎样去呵护,怎样去沟通,怎样去支持,怎样去引领。

家校分工合作,打造健康“线上”课

1.孩子在家上网课,作业由老师们负责,请您不要催,不要急。因为您的催促可能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到负作用。您可以多问问孩子上课有没有回答问题,有没有新的收获,有没有可以与您分享的乐趣。

2.坚持每晚一小时阅读。请您努力坚持和孩子一起读下去,和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写感悟。如果您有阅读障碍,可以戴耳机听书的,您的读与听是为了和孩子们有共同的话题,俗话说 “人从书里乖”,相信不辍阅读,孩子们会获益匪浅。

3.多和老师联系,说说孩子的情绪,提提好的建议。

总之,虽然是线上教学,但是家长们请不要慌,常言道:“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可以改变的。”凡事都有两面,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先接纳,再努力去转化和利用,用最积极的状态陪伴、支持孩子们,相信他们定会有一个无比灿烂的明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