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浙江(为建设六个新湖州)

深入实施人才强省浙江(为建设六个新湖州)(1)

为建设“六个新湖州”培养更多优秀人才陈浩洪湖鹏孙贤龙李上葵蔡旭昶等分别带队走访慰问教师

今年9月10日是第三十八个教师节。连日来,陈浩、洪湖鹏、孙贤龙、李上葵、蔡旭昶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带队,赴湖州市部分大中专院校、中小学校,看望慰问一线教师代表,向湖州市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问候和崇高敬意。

市委书记陈浩一行来到湖州五中仁皇山校区,走进教师办公室,看望慰问正在专心备课和批改作业的教师,代表市委、市政府向他们送上节日的祝福,感谢他们为湖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随后,他实地查看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优化美化等情况,向学校负责人详细了解常态化疫情防控下教学工作开展情况以及师资力量配备、校园文化建设、日常管理、学生用餐等,要求学校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为持续打响“学在湖州”品牌贡献力量。陈浩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加强各级各类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要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构建完善的政策保障体系,支持各级各类学校高水平建设发展,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湖州市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为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市委副书记、市长洪湖鹏一行来到湖州中学看望慰问教师,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并走进学校校史馆,详细了解学校的办学历史、“明达”教育理念、师资队伍建设等相关情况。洪湖鹏说,当前,湖州市上下正紧紧围绕“奋力建设绿色低碳共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湖州”的宏伟目标,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为总抓手、总载体,加快打造“六个新湖州”。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儿女为之努力奋斗。一所好的学校离不开好的校长和众多好教师。希望广大教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对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标准,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家国情怀,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为“六个新湖州”建设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贤龙一行来到湖州职业技术学院,看望慰问教职员工,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他充分肯定了学校在强化党建引领、推进专业转型、提升治理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他强调,要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新校园建设为契机,围绕“高质量、现代化”要求创新举措、把握机遇,加快转型发展,为打造“六个新湖州”输送更多人才。要强化教师培养力度,发挥教师成长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持续优化,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提供坚强支撑。要坚持以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培养适用性专业技术人才,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化“三全育人”,全方位提升人才素质,全力助推湖州高质量发展。

市政协主席李上葵一行来到湖州学院,看望慰问教职员工。在参观了工程训练中心、听取学校发展情况介绍后,他对学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于下一步工作,他指出,要更高站位把牢方向,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忠实践行“两个维护”;更大热情实干争先,保重点、保急需,进一步做强学科、引育人才、优化硬件;更强举措彰显特色,注重差异化发展、坚持应用型定位、擦亮“湖学”金名片;更深融入服务湖州,做到命运深度融合、发展深度融合、创新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地校共同体。广大教师要秉持师道、涵养师德、淬炼师艺、培养师乐,积极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进一步展示新担当、新形象、新作为。

市委副书记蔡旭昶一行来到湖州市第二中学,看望慰问教职员工,向大家多年来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问候。在实地了解学校建设发展、教育教学设施配备、特色课程设置等情况后,他说,作为湖州市办学最早的学校,二中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这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耕耘和默默奉献。希望大家继续发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优秀品质,把百年优良传统与现代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培养更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希望学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学生发展需求,整合优化各类教育教学资源,积极探索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擦亮“学在湖州”教育品牌贡献更大力量。

市四套班子其他领导还赴湖州市行知中学、湖州市体育运动学校、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滨湖高级中学等走访慰问,向广大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

(来源:湖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