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和职业危害因素有什么区别(职业危害来源与分类及其他职业病相关知识)

通过表的历年的分值统计,可以得出《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章节每年的分值均在10分左右,属于较为重点的章节内容。而根据知识点考核频次来看,重点内容为职业危害因素来源分类、职业危害因素辨识、职业危害的控制等内容。

危险源和职业危害因素有什么区别(职业危害来源与分类及其他职业病相关知识)(1)

今年5月份新出的考试大纲中对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的考核要求也有一定的变化:

2011版大纲:职业危害预防和管理。运用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和评价方法,检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设置职业危害警示标识,告知和申报职业危害,建立职业卫生档案,采取职业危害防护控制措施,选用个体防护装备,开展建设项目职业危害评价。

2019版大纲:职业病危害与管理,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辨识标准和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辨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对两版大纲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注安考试对职业病危害与管理章节考核内容主要是有三方面:职业危害的来源与分类、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职业危害的控制。

恰好与往年考核重点一致。故接下来重点将主要集中在这三个部分内容。

一、职业危害来源与分类(重点记忆)

危险源和职业危害因素有什么区别(职业危害来源与分类及其他职业病相关知识)(2)

二、职业接触限制(OEL)了解即可

1、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是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2、最高容许浓度(MAC)。是指工作地点、在1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

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是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

4、超限倍数。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三、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原则(了解即可)

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职业卫生“三级预防”的原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