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对四大名将的评价(看到唐朝十大蕃将的战功)

#创作挑战赛#说到蕃将,是指古代对汉人之外的边疆部落将领的称谓,如今我们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少数民族将领。历史上中原王朝总会有蕃将的身影,但是要论蕃将最集中的王朝,那一定非唐朝莫属了。这一点我们从李世民的话就能够明白其中的道理:“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正因为唐朝的包容,给予了蕃将无限成长的空间,除此之外,可能还与唐朝皇族有鲜卑血统有关系;而且少数民族,尤其是西北或者东北的民族,多以游牧业为主,骑射能力突出,勇猛善战,这也是唐朝重用蕃将的很重要原因。

那么在唐朝众多的蕃将中间,如果排出十大蕃将的话,都会有哪些名将上榜呢?

唐朝对四大名将的评价(看到唐朝十大蕃将的战功)(1)

第十名:屈突通。

屈突通是奚族人,为人正直,得到隋炀帝信任,先后参与征讨高句丽,平定杨玄感叛乱,镇压隋末农民起义,在杨广巡幸江都时,将长安防务交给了屈突通。在李渊晋阳起兵进攻长安途中被擒,先后跟随李世民攻打薛举、薛仁杲父子,平定宋金刚和王世充等势力,洛阳虎牢之战,屈突通论功第一,战后负责镇守洛阳,可见屈突通得到李世民的绝对信任,参与玄武门之变。最终入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九名:黑齿常之。

黑齿常之是百济人,即如今朝鲜半岛。最初担任百济达率兼郡将,在唐高宗灭亡百济后,曾经率众抵抗唐军,后面受招抚降唐。曾跟随李敬玄征讨吐蕃,并且亲率敢死队夜袭吐蕃军营,大破吐蕃军;后面吐蕃侵扰河源,黑齿常之依旧夜袭吐蕃军营,取得斩首2000多的战绩;曾经率军抵抗后突厥入侵,担任主帅反击后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的入侵,在黄花堆大败后突厥军队。可惜武则天时期被酷吏陷害谋反自缢而亡。

唐朝对四大名将的评价(看到唐朝十大蕃将的战功)(2)

第八名:仆固怀恩。

仆固怀恩是铁勒族仆固部人,仆固家族也是铁勒九大姓之一,在李勣灭薛延陀时归降唐朝。早年加入朔方军,骁勇善战,安史之乱爆发后,跟随郭子仪连败叛将高秀岩、薛忠义等部;配合李光弼多次战败史思明,嫁两女和亲回纥,率回纥骑兵收复洛阳、长安;担任天下兵马副元帅,统兵夺洛阳,歼灭史朝义八万多人,半年时间平定河北,家族46人死于国难,可谓满门忠烈,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仅次于郭子仪、李光弼的第三功臣,可惜受到宦官陷害,被逼反唐,被郭子仪所败后病逝。

第七名:浑瑊。

浑瑊是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人,早年跟随父亲在朔方军征战。安史之乱爆发后,先后跟随李光弼、郭子仪和仆固怀恩,参与大小数十战。仆固怀恩叛乱时,面对吐蕃十万大军入侵,浑瑊亲率200骑兵冲阵,并且大破吐蕃;泾原兵变时,在奉天力战大破数万叛军,并且收复咸阳;联合马燧讨伐李怀光叛乱。唐代宗将浑瑊画像悬挂于凌烟阁上。

唐朝对四大名将的评价(看到唐朝十大蕃将的战功)(3)

第六名:执失思力。

执失思力原是东突厥执失部酋长,在东突厥被李靖李勣等人灭亡后选择归降唐朝。因为身具威望,曾经奉诏招降浑、斛萨等部落,受到唐太宗亲近,迎娶李世民妹妹九江公主;曾经跟随李靖征讨吐谷浑,在居茹川大败吐谷浑军队;跟随侯君集大败吐蕃;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执失思力负责防备薛延陀,再夏州大败薛延陀,后面配合其他唐将消灭薛延陀并负责剿灭薛延陀残余势力;参与平定吐谷浑。受到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流放,后面起复不久后病逝。

唐朝对四大名将的评价(看到唐朝十大蕃将的战功)(4)

第五名:阿史那社尔。

阿史那·社尔本是突厥王族,原是东突厥拓设,负责统帅铁勒、薛延陀等部族,曾被薛延陀击败,却夺取西突厥近半国土,后面再被薛延陀击败,投奔高昌,后面率部投奔唐朝,并且迎娶衡阳公主。跟随侯君集灭掉高昌,跟随李世民远征高句丽,薛延陀入侵时,负责抵御薛延陀的进攻;跟随李道宗、执失思力等人一同灭掉薛延陀;担任主帅平定龟兹,生擒龟兹王。李世民去世时,曾请求以身殉葬,唐高宗李治不许。死后方木修成葱山形状,表彰他平定龟兹之功。唐初仅有三人享受此待遇,另外两人便是李靖和李勣。

唐朝对四大名将的评价(看到唐朝十大蕃将的战功)(5)

第四名: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是铁勒族人,本是契苾部可汗,后来主动投降唐朝。曾跟随唐将李大亮、薛万均征讨吐谷浑;跟随侯君集灭亡高昌;曾被薛延陀囚禁,誓不叛唐差点被杀,后被李世民用新兴公主换回;跟随李世民远征高句丽,在白崖城大败高句丽军队;参与平定薛延陀,担任阿史那社尔的副手征讨龟兹,最终平定龟兹,俘虏龟兹王;李世民去世时,他与阿史那社尔请求自杀殉葬,李治不许,这才作罢;参与进攻沙钵罗可汗,灭亡西突厥;联合苏定方等名将大败高句丽,辅佐李勣消灭高句丽。

唐朝对四大名将的评价(看到唐朝十大蕃将的战功)(6)

第三名:哥舒翰。

哥舒翰是西突厥突骑施人。因为家财丰盈,哥舒翰早年纵意饮酒,40岁时父亲去世,在长安客居三年,因为受到轻视,这才前往河西从军。后面被王忠嗣提升为衙将,多次大败吐蕃军队,因此逐步升迁为河源军使等职务;接替王忠嗣攻占吐蕃石堡城,攻占吐蕃洪济、大莫门等城,占领黄河九曲,设置洮阳郡。安史之乱爆发后,因为封常清、高仙芝战败,被唐玄宗李隆基启用,带病出征镇守潼关,却因杨国忠进谗言,被唐玄宗催促出兵,战败被俘,后被杀害。

唐朝对四大名将的评价(看到唐朝十大蕃将的战功)(7)

第二名:高仙芝。

高仙芝是高句丽贵族,幼年便跟随父亲前往安西,二十多岁便被拜为将军,却未受到重用,直到夫蒙灵察担任节度使时,才开始重用他。曾经率部平定达奚部叛乱,攻灭小勃律,击破揭师国,俘虏揭师王勃特没及吐蕃酋长;偷袭石国,俘虏石国国王车鼻施以及部众,击破突骑施,俘虏其可汗移拨;怛罗斯之战因为部将反叛失败,被解除安西节度使,安史之乱爆发后,高仙芝被任命为副元帅,屯兵陕郡,因为退守潼关,唐玄宗李隆基听信谗言,将其杀害。

唐朝对四大名将的评价(看到唐朝十大蕃将的战功)(8)

第一名:李光弼。

李光弼是契丹族,出身于柳城李氏,父亲李楷固原是契丹酋长,武周时期投奔而来。少年参军,逐步得到升迁,得到王忠嗣的器重,担任兵马使,以及赤水军使。因为击败吐蕃和吐谷浑,进号云麾将军;后来逐步做到河西节度副使和单于都护府副都护。因为安思顺想要将女儿嫁给他,于是托病辞官,被哥舒翰请奏召回京师。安史之乱爆发后,经过郭子仪举荐,担任河东节度副使,联合郭子仪收复常山郡,九门和赵郡等地,大败史思明,使河北十余郡重新归唐。太原之战以不满万人击败史思明、蔡希德十万叛军,歼敌七万,保证唐军左翼安全;河阳之战挫败叛军的进攻,出镇临淮,配合仆固怀恩收复洛阳,镇压袁晁起义。晚年受到宦官的谗言陷害,佣兵不朝。最终愧恨成疾。《新唐书》称赞李光弼“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除此之外,唐朝其他比较出名的蕃将还有白孝德(龟兹王族)、初唐名将归国公安兴贵及其曾孙中唐名将李抱玉(粟特族)、哥舒翰之子哥舒曜(突厥)、唐朝开国名将史大奈(突厥族)、后唐太祖李克用(沙陀族)、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长孙顺德(鲜卑族)等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