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故事讲解(谈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小时候学到《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觉得愚公好厉害,山都能挖掉,心里鄙视智叟这是我小时候上学时的心里的想法觉得凡事只要努力,不畏困难,坚持最后一定会做成自己想做的事现在我却不这么想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愚公移山故事讲解?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愚公移山故事讲解(谈愚公移山这个故事)

愚公移山故事讲解

小时候学到《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觉得愚公好厉害,山都能挖掉,心里鄙视智叟。这是我小时候上学时的心里的想法。觉得凡事只要努力,不畏困难,坚持。最后一定会做成自己想做的事。现在我却不这么想了。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大概主要内容: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说。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我现在看发现这个故事本来寓意很好,要我们不畏艰难,做事要坚持。但是这故事忽略的坚持的前提条件。

我们先看这个故事的发展:问题的来源?太行,王屋山挡愚公的路了。出行不方便。

1.愚公要挖山-->2.妻子提出质疑-->3.旁边人说可以做这事-->4.愚公就去挖山了-->5.智叟跳出来说你做的不对,一个人做这事不会成功的。-->6.愚公反驳了,我的子孙后代接着做,就可以成功。-->7.最后神仙帮忙,成功了。

这里提出我的质疑,没有神仙帮忙愚公能成功吗?靠坚持和毅力能成功吗?

我们假设,搬山这件事正确的,无误的,必须要做的事。那么我们回头看愚公的策略:自己搬不完,靠后代搬,子子孙孙无穷尽,最后搬完山。愚公的策略看似完美,无懈可击。但是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不确定性。

这里的不确定性在于两点:1.他会子子孙孙无穷尽的下去吗?

2.就算真的子子孙孙无穷尽,子孙会遵循他的意愿做事吗?继续挖山吗?

第一点,关于子孙无穷尽,要传宗接代,首先要娶媳妇。愚公那个地方,交通不便,穷山恶水,会有女孩子愿意嫁过来吗?这就是个问题。愚公现在就带着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人去挖山了,壮劳力不挣老婆本,天天挖山,哪里有媒婆愿意上门提亲?这样愚公没有后代的可能性极大。人性是趋利的,没有人愿意嫁生活都不能保障的男人。女人嫁过来也不是为了陪你子孙天天挖山的。要是知道嫁过来就是陪你子孙天天挖山的,有人会嫁吗?

第二点,真有人愿意嫁,有了子孙后代。子孙后代会听你这个愚公的吗?答案是不会。社会的进步来源于人的思想的进步。人的思想怎么可能受一个已故之人的控制?就算是圣旨,也有人不会听,再说愚公也不是皇帝。所以愚公的话,子孙后代不可能代代都遵守。所以愚公不会成功的,那么坚持下去的意思在哪呢?

坚持不懈的做一件事,最后事情成功。有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可控的不确定性。做任何事情都有不确定性,做事情能够预估不确定性,把这个不确定性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有坚持下去的意义。这才是“愚公移山”的真正意义,不是靠努力坚持就可以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