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烈度有哪些因素(地震烈度是什么)

那么地震烈度是什么?

我们在读到地震信息时,最常见也最基本的信息就是地震事件的三要素,即地震发生的时间、地震发生的地点、以及地震的震级。这是辨别地震的最基本的信息,对于一次地震发生的后续进展工作极为重要。

地震烈度有哪些因素(地震烈度是什么)(1)

除此基本信息之外,报告地面震动的强度与持续时间也同等重要,我们最为关心的就是地震的破坏程度,因此有必要研究地震破坏程度是怎样随地点变化的,以及可能发生什么样的破坏模式。

地震烈度有哪些因素(地震烈度是什么)(2)

地震烈度就是衡量地震破坏程度的一把尺子。

由于震源深浅、震中距大小、地质结构等的不同,地震造成的破坏也不同,震级大,破坏力不一定大;震级小,破坏力不一定小。为了反映地震的实际破坏程度,科学家采用了“烈度”来衡量。

地震烈度有哪些因素(地震烈度是什么)(3)

一次地震对某一地区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称地震烈度(seismic intensity),简称为烈度,用 I 表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因为震级指的是一次地震所释放的能量,而烈度则是相对于某一地区而言的。就像一个灯泡所发出的光强是一定的,但是我们在距离这个灯泡不同的地方所看到的亮度是不一样的。

地震烈度有哪些因素(地震烈度是什么)(4)

而烈度也是如此,距离震源不同远近的地方,烈度是不同的,这也很好理解,因为同一次地震对于不同距离的地方造成的破坏程度是不同的。

地震烈度有哪些因素(地震烈度是什么)(5)

一般来说,震中所在地区烈度最高,称为极震区。随着震中距的增大,烈度总的趋势是逐渐降低,但由于种种其他因素影响,难免有起伏不定的变化。

地震烈度有哪些因素(地震烈度是什么)(6)

▲ 这是日本气象厅发表的2018年北海道地震烈度分布图。

颜色越红,代表烈度越大。从图上可以看到距离震中相对较近的地方烈度更大,即破坏力更大。

这场地震发生时,震源地属于人群稀疏的郊野地区,地震发震时为当地凌晨时分。整个日本北海道和东北地方皆有显著震感。札幌市的一位游客在下榻的酒店感受到了约20秒的剧烈摇晃。一位住在富良野的居民则称剧烈震动持续了约两分钟。日本气象厅呼吁民众注意人身安全,避免前往泥石流灾害危险性高的地区,警惕房屋倒塌及山体滑坡的风险。

地震烈度有哪些因素(地震烈度是什么)(7)

至于地震烈度是怎么划分的,这常与“地震烈度表”的编订联系在一起。

而地震烈度表,即是通过把人对地震的感觉、地面以及地上房屋器具、工程建筑等遭受地震影响和自然破坏的各种现象,按照不同程度划分等级,依次排列成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