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八大名将(唐朝历史上的三对父子名将)

唐代前后共延续289年,期间连续多年对外征战,加之唐朝后期军阀割据,战乱频繁,因此唐代历史上出现了很多名将,在这些名将中有三对父子,他们分别是:

第一对:程名振、程务挺

程名振,初唐名将,隋末跟随窦建德麾下,后转投李渊,公元622年(唐高祖武德5年)跟随秦王李世民攻打刘黑闼,第二年跟随太子李建成进攻并击败刘黑闼,封东平郡公,后多次率军攻打高丽,曾兼任东夷都护,公元662年去世,追赠右卫大将军,谥号烈。

程务挺,程名振之子,年轻时跟随父亲征战,以勇武著称,公元680年随裴行俭击破西突厥阿史那伏念,后任左武卫大将军、单于道安抚大使、封平原郡公,后因上书为裴炎申辩触怒武则天,被杀军中,并株连全家。

这一对由于初唐时名将开国功臣太多,因此名声不显。

第二对:薛 礼、薛 讷

唐朝的八大名将(唐朝历史上的三对父子名将)(1)

这对父子应该是后世最著名的父子将军之一了,他们就是薛仁贵、薛丁山。

薛礼,字仁贵,贞观末年从军,征战一生,曾大败铁勒,降伏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官至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公元683年去世,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在后世留下了“三箭定天山”“脱帽退万敌”的传奇故事。

唐朝的八大名将(唐朝历史上的三对父子名将)(2)

薛讷,字慎言。薛仁贵长子,武则天时期,以左武卫将军、安东经略镇守边疆,后拜幽州都督兼安东都护、转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兼检校左卫大将军。开元年间以平民身份摄佐羽林军,为陇右防御使抵抗吐蕃,大获全胜,被玄宗赞“有(周)亚夫之风”,拜左羽林卫大将军,掌管京师卫护,封平阳郡公,谥号昭定。薛讷生性不善言笑,沉着勇悍,从容镇定,不畏权贵,他就是民间传说中薛丁山的原型。

这一对父子,因后世民间演义的广泛流传而名声极盛。

第三对:李 晟(父)、李 愬(子)

唐朝的八大名将(唐朝历史上的三对父子名将)(3)

李晟,字良器,中唐名将、宰相,号称万人敌,以战功升至右金吾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合川郡王,后奉天勤王,加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改封西平郡王兼任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封太尉。公元793年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武。李晟画像被唐德宗挂于凌烟阁上。

唐朝的八大名将(唐朝历史上的三对父子名将)(4)

李愬,字符直,西平郡王李晟第八子,少有谋略,善骑射,公元816年任左散骑常侍、御史大夫,随军征讨割据淮西的军阀吴元济,公元817年雪夜袭蔡州,生擒吴元济,平定淮西,因功拜检校尚书左仆射,封凉国公。后任武宁节度使,大破叛贼李师道,连续十一战皆胜,公元821年病重回洛阳养病,任太子少保,同年底病死,追赠太尉,谥号武。

这对父子武力功劳极盛,从他们的官位、爵位和谥号就能看的出来,但是在民间反而不如薛仁贵父子名声响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