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多少岁可以当状元(三甲进士有何区别)

世人都知道世界第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却很少有人知道,第二高峰名字,究竟是什么。

这就像古代社会中的状元与二、三甲进士一样,大家都知道状元是谁,可进士之名,实在少有人能够想起来。

那么除去知名度外,状元与二、三甲进士还有什么区别呢?其实从传胪那天开始,双方之间的差距,就已经在不断拉大

古人多少岁可以当状元(三甲进士有何区别)(1)

荣誉差距

首先,我们要清楚一件事情,什么是传胪?其实古代封建王朝年间,一般将皇帝至殿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称为传胪。

唯一的区别在于,在不同朝代中,传胪的具体名词解释不一样。明代称科举第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清代则专称二甲第一名为传胪。

换句话来说,在传胪的这一天,每个人享受到的荣誉待遇,就已经天差地别

古人多少岁可以当状元(三甲进士有何区别)(2)

为了这种突出的荣誉感,古人甚至将状元、榜眼、探花与其他进士直接分成了两类人

其一,是从皇宫之中走出的时候,礼部官员们会带着新科进士们离开皇宫,举行盛大的游街仪式,让老百姓参观。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描写的就是这般景象,令士子们感受到皇帝赋予的荣誉。当先三人,自然就是状元、榜眼及探花。

至于其他进士,那就只能老老实实在后面跟着,尽管古人若是在进士群中,看到自家亲人高中,也会十分的高兴。

古人多少岁可以当状元(三甲进士有何区别)(3)

可相较于领头的状元、榜眼、探花,内心的羡慕之意,还是有所差距。

此外,在整个队伍离开皇宫的时候,其实也有一点细节需要注意。状元、榜眼和探花,是可以沿着皇宫正门中轴线出宫的,其他进士则只能从侧门进入。

试想一下,正门出行的气派,和侧门出门的“拥挤”,哪里是羡慕嫉妒恨能够总结清楚的。

古人多少岁可以当状元(三甲进士有何区别)(4)

当然,外出游行,只是为了在外露个脸。老百姓们知道这一年的状元、榜眼、探花都有哪些人,可以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

真正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官场官员们相互之间的捧场,以及人脉关系建立。也只有在官场中站稳了脚跟,那才是真正在朝廷立足。

否则前面游行有多风光,之后就必然有多狼狈。

古人多少岁可以当状元(三甲进士有何区别)(5)

实际好处

表面上的区别讲完了,其次便是实际上的好处。士子们拼尽全力也想将状元郎的称号拿回家,可不仅仅只是为人前风光四个字。

所有寒门状元,几乎都是为改变自身的命运而选择考取功名。成为状元后,第一好处就是皇帝对状元的印象十分深刻。

以清朝年间为例,就清朝出现的114名状元来说,除去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因为时代的变迁没有得到什么高官厚禄外,其余状元,几乎都受到清朝的重用。

古人多少岁可以当状元(三甲进士有何区别)(6)

在往后的发展中,皇帝们想到“状元”二字,就联想到相应的某个人,自然会将他送到相应地区锻炼。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此人也就可以直接回到京城获取晋升的机会。

相比之下,普通进士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机会。当他们被分配到地方,穷其一生之力,也很难升迁太多。

而可笑的是,当他们拼尽全力冲到中央时,同届状元都已经在京城中央摸爬滚打了十几年。

可能有人会想,状元们更有能力,为何不直接派遣到各地进行锻炼学习?等到它他们学成归来的时候,不仅可以改变地方政治、经济发展,甚至还能更好地为国效力。

古人多少岁可以当状元(三甲进士有何区别)(7)

这样的想法的确没有错误,可在清朝皇帝眼中,状元决不能用这样的方式浪费,尤其是状元处于一国颜面的情况下。即便真要出行,也必须要安排更大的官职才行。

而在这整个过程中,状元们所需要做的首要工作,也仅仅只是巡查。观察官员们有没有贪赃枉法、徇私舞弊。政绩做的好,升迁少不了。

也许几年,也许十几年,“专员”一点一点的升迁,地方官员们即便想要追赶,也没太大机会了。

古人多少岁可以当状元(三甲进士有何区别)(8)

有了这样的实际好处,古代学子自然希望凭借个人能力闯入个人“决赛”,并顺利获得一甲状元、榜眼以及探花。

当然,即便没能高中,其实也不用太过伤心。若是执着于状元、榜眼以及探花,下一次殿试再战也行。

若是选择进士,在地方上做官,同样是不做的选择。总之,清朝中前期的官场,也没想象中那么黑暗。

只要愿意努力,也终有出头之日。

古人多少岁可以当状元(三甲进士有何区别)(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