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思维的正确方法(惯性思维有四种类型)

作者/芨芨草

【文图皆为原创】

惯性思维的正确方法(惯性思维有四种类型)(1)

曾跟朋友参加过一个单身聚会,因为彼此都很生疏,主持人为了活跃气氛,先问了一个问题。

给你介绍一个男朋友,此人不爱洗澡,爱打赤脚,浑身散发的“味儿”让公司同事难以接受;当你知道这一点,你会和他交朋友吗?

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我不会。”

主持人追问道:“是谁都不会吗?”

“是的。”这个女生坚定地说,“这样的人不配有女朋友,连自己都打理不好,怎么搭理事业?这样的屌丝不在我的考虑之内。”

主持人说:“如果我告诉你,这个浑身毛病的男人就是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你是否会改变主意?”

女生愣了,好久都没有说出一个字。

本来我是陪朋友来的,所以,我的关注点不在活动上,倒是主持人的这个问题,让我的思绪游离了。

撇开找男朋友这件事,单说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您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看问题的?

惯性思维无处不在,每人每天都在这样看问题。

惯性思维的正确方法(惯性思维有四种类型)(2)

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个画家,一进门,就看到了一个做工精美的鸟笼子,但里面没有鸟,就随口问道:“先生,您的可爱的小鸟是不是死了?”

画家说:“我不养鸟。”

“那这个鸟笼子是怎么回事?”

画家笑了:“谁规定的有鸟笼子就必须养鸟?难道我不能因喜欢这个鸟笼子,而把它挂在我的画室里吗?”

其实,我是想验证我的猜测。

因为屋里挂一个鸟笼,客人看到难免会问鸟在哪儿。无休止的解释会使主人不得不选择扔掉鸟笼或买只鸟。这在心理学上叫“鸟笼逻辑”。

但画家显然没有这种困惑,他成功避开了大部分人的思维习惯和做事风格,没有扔掉鸟笼子,也没有买一只鸟,而是以“喜欢”作为答案,给我上了一课。

我觉得,画家是个有料的人。于是,愉快地采访就从“惯性思维”开始了。

惯性思维的正确方法(惯性思维有四种类型)(3)

其实,细细想来,我们每天都在惯性思维的支配下,做出自己的第一判断:

同事迟到了,你首先想到的是,这个懒蛋,又起晚了。其实,可能是今天堵车,他起的够早了。

同事的文案似曾相识,你首先想到的是,这家伙又去网上摘抄了。其实,可能是创意撞车,因为他也没有避开惯性思维的泥沼。

你可能没学过心理学,不注意“惯性思维”这个词,但你却每天都在依赖过去的某些经验分析问题,并做出判断和决策。并且可怕的是,你还认为这是正确的,是经验之谈,然后自负地对反对自己的人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都多,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面都多……”殊不知,这种思维模式会造成思考问题出现盲点,使你看不到问题的另一面,显得片面而又固执。

如果给“惯性思维”分类,你属于哪一种?

惯性思维的正确方法(惯性思维有四种类型)(4)

虽然大家都在用惯性思维看问题,但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还是不尽相同,细分下来,大概有以下四种:

一是归纳型。此类人过于相信自己所听到和看到的,不太喜欢问为什么。因为他们认为,结果已经看到了,还用怀疑吗?所以,很少去思考事物的根源。

二是溯源型。和第一类正好相反,他们很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很多时候是从一个源点去思考整个事件,或者是寻找一个起点和中心点,以便了解整个事件。

三是偏执型。看问题喜欢以偏概全,容易走极端,喜欢主观臆断地下结论。此类人最大的特点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性的学习知识。

四是单向型。不擅长逆向或多向思维,很容易陷入一种刻板的行事模式当中。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经常会丢三落四。

怎么样,找到你的位置了吗?

惯性思维的正确方法(惯性思维有四种类型)(5)

突破惯性思维,勇敢走下去,你就是成功者。

山东汉子黄渤大家都很熟悉,这个每条皱纹都是戏的男演员,以自己精湛的演技,征服了很多只喜欢帅哥的女观众。

但很多人不知道,如果按照惯性思维,黄渤走不到今天。

小时候,黄渤也是很有天赋的孩子。这从初中毕业不久,就签约了太平洋唱片公司这件事就可以看出。当时,跟他一同签约的还有毛宁与杨钰莹。但不久,他沦落为杨钰莹的伴舞,根本没机会登台唱歌了。

后来,他离开太平洋唱片公司,来到北京,在酒吧里当驻唱歌手。当时,在酒吧里卖唱的有很多人:周迅、满文军、满江、零点乐队、沙宝亮等,但他眼看这些人一个个爆红,自己依然还是一名酒吧歌手。

这时候,很多人开始劝他,说既然不是唱歌的料,就别在演艺圈混了,干点什么吃不饱肚子?

惯性思维的正确方法(惯性思维有四种类型)(6)

如果往前看,按照惯性思维来分析,这些人的建议真值得考虑。那么多人都成功了,你一样努力,为什么你不能成功?答案只有一个:你不是搞演艺的料。

但黄渤的犟劲上来了:你们说我不是,我偏要干。于是,他开始在各大片场蹭一些小角色,开始了艰难的尝试与坚持。

当然,不用我继续叙述,大家也看到了结果:一个不被所有朋友看好的人,最终借助《斗牛》这部电影,赢得了第46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突破惯性思维多么重要。

跳出惯性思维的方框,给自己一个机会。

和朋友吃饭时,听到这么一个案例:

一个酒店老总准备在市区再开一家分店,但谁去负责新酒店的管理工作,成了老总挠头的问题。因为现在的三个部门经理,都很优秀,他很难立即做出判断,说哪个更合适。

正巧,一个朋友来酒店吃饭,这个朋友是心理学家,老总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他来处理。

心理学家让服务员拿来三张纸,在上面写下同样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然后,让服务员送到三个部门经理手中。

惯性思维的正确方法(惯性思维有四种类型)(7)

​半小时后,答案收回来了,三个答案迥然不同。

第一个答案:先有鸡。

第二个答案:先有蛋。

第三个答案:客人先点鸡,就先有鸡;客人先点蛋,就先有蛋。

心理学家把第三个答案交到老总手里,说:“就他了!”

很显然,前两个部门经理都是按照自己的惯性思维,很自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并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如果辩论,他们还可以找出很多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但就是惯性思维害了他们,让他们难以跳出固有的方框,换个角度看待老事物。

对此,心理学家早已给出了改变的方法。那就是,在即将做决定前,不妨先退一步,再慢一步,最后再决定是否跨出这一步。这样,就能发现问题是否已经考虑全面,还有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真的没有了?好,现在可以做决定了。

如此,你就跳出了惯性思维的方框,给自己多了一次成功的机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