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怎么造句(吃水不忘挖井人)

南水北调工程,是为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状况、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5月13日下午,正在河南考察的来到南水北调工程移民村淅川县邹庄村,了解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情况。指出:“你们为了沿线的人民能够喝上好水,舍小家为大家,这是一种伟大的奉献精神,沿线人民、全国人民都应该感谢你们。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吃水不忘挖井人怎么造句(吃水不忘挖井人)(1)

2021年5月13日下午,来到淅川县,先后考察了陶岔渠首枢纽工程、丹江口水库和九重镇邹庄村。

吃水不忘挖井人,调水不忘移民情。1952年,毛泽东在视察黄河时第一次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的宏伟设想。经历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前期论证,南水北调工程从2002年开工建设,到中线一期工程2014年建成通水,这项伟大的工程取得了重大阶段性胜利,圆了我国人民半个多世纪的调水梦想。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为了解决北方人民的吃水问题,为了南水北调工程顺利通水,沿线有40多万人离开了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家园和土地,迁移到数千公里以外的地方生活。中国有句老话叫:“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我们可以想象,面对自己生活了一辈子的家乡和村庄将永沉水底,再也回不去的时候,这些移民心里该有多么不舍和难过!然而怀着对家国民族的大爱,他们舍小家为国家,勇担责任,默默奉献,用自己的行动支持国家的决定,对于南水北调移民群众的这份情,一直牵挂于心,他尤其关心移民搬迁后的生活情况,在2015年新年贺词中,他特别强调:“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各地区都加大对移民生产生活的帮扶支持力度,确保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长治久安。此次河南考察,又亲自来到淅川这座全国水利移民第一县,来看看移民们生活的情况,他深情地对乡亲们说:“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运行以及移民安置工作,我一直十分关注。大家现在生活得怎么样,我们很牵挂。”“衷心希望父老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南水来之不易,惜水是最好的感恩。一江清水北上千里,润泽亿万京津人。截至2021年4月2日,南水北调工程东线、中线和西线总调水量累计调水418.55亿立方米,相当于超过2989个西湖的水量。南水北调为北方人民带来用水的巨大便利,今天,北京人喝的每10杯水中就有7杯是来自千里之外的南水;南水北调工程也较大地改善了北方地区的生态和环境,特别是水资源条件,并发挥出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支撑。千里之水、来之不易,为了这一重大战略工程,为了北方人民能喝上水质干净的水、方便地使用水,上万个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测量,在分析比较50多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和西线调水的基本方案;近十万的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者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挥洒汗水,历经12年使工程顺利通水;还有南方水源地以及南水北调工程沿线的人民为顾大局、背井离乡,作出了巨大奉献与牺牲。小小的一滴水,凝聚了多少南水北调人的深情厚谊!而面对这份深情最好的回馈,莫过于珍惜每一滴水。我们也看到,当前,南水北调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虽然缓解了北方地区用水困难问题,但总的来讲,我国在水资源分布上仍然是北缺南丰,随着城市发展升级、功能空间更新,北方对水资源的需求仍在不断增大。去年11月,在江苏考察南水北调工程时就指出:“要把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同北方地区节水紧密结合起来,以水定城、以水定业,注意节约用水,不能一边加大调水、一边随意浪费水。”

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要像一样,怀着“感恩的心”,不忘记这项伟大的工程以及为之付出牺牲的群众和洒下汗水的建设者们,不随意浪费水,珍惜好每一滴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