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

艾瑞巴蒂晚上好吖,我是你们的小助理皮卡秋!我又来营业咯!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

蛮多小伙伴在拍照的时候,经常不知道用什么构图比例,感觉自己拍出来的画面不怎么好看,也没有什么重点,于是就躺在相册里吃灰了...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

那怎么能行!今天就来拯救各位!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3)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张照片,在二次裁剪后处于不同比例下的效果: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4)

对比上面的这些照片比例,我们可以发现,每种比例最终表现出的视野、画面重点、画面构图带给我们的感受都有所不同~

简单分析一下,我们可以发现,16:9,2.35:1在横向的画面内容更多,更加宽阔大气;4:3和1:1在横向和纵向的画面信息都相对比较均衡等诸多区别~

接下来我们就来瞅瞅这些画面比例都有什么特点吧!以及他们分别适合在拍摄什么主题的情况下使用,包你一次学会~

PS:记得看文末的小总结喔!

1:1的比例

“画面紧凑,突出主题,文艺耐看”

说起1:1,大部分人可能会联想到一些ins风的照片,简洁又很耐看~(也是因为很早之前ins只支持上传正方形的图~)

©Sofie sound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5)

©川内伦子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6)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7)

那么为什么大家喜欢用1:1的比例呢!

答案是:懒 ???

不不不!当然不是!

其实是因为1:1的比例能够很好地兼顾高度和宽度,不仅画面结构更规整,也让画面多了一种文艺范儿。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8)

而且,在古老的胶片相机时代,也有很多用着哈苏、禄来、勃朗尼卡等一些中画幅相机,基本是一些6X6的画幅比,也拍出了很多这种正方形比例的摄影作品~

©Maria Svarbova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9)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0)

高宽等长,原本会让画面环境交代的更全,但是因为现在我们用1:1拍摄的画面一般都是近景或者特写,所以反而能让画面显得更紧凑,更好的刻画和强调主体形象~

现在,你回想一下,刷某宝或者某东等电商平台,商品的组图是不是都是正方形的比例~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1)

完了,有点饿...

不过就算前期拍的是其他比例拍摄的照片,后期也可以裁剪为1:1~总之就更耐看!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2)

相比之下,如果是用4:3或者9:16,都会让上下两侧有一些多余,可能显得构图不够紧凑。

适合拍摄的内容:

静物、风景局部、人物特写…

4:3的比例

“成像质量高,二次构图空间更大”

主流拍照手机和相机的拍照默认比例基本是 4 : 3,因为这个比例最接近现在传感器的原生尺寸比例,所以往往这时候拍摄得到的照片成像质量也更好~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3)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4)

这里建议新手玩家,如果没完全想好怎么构图裁剪的话,前期拍照可以先使用4:3的画面比例,之后后期再通过二次裁切即可。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5)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6)

(4:3二次裁剪9:16&16:9示意)

一方面是因为相机默认比例基本是 4 : 3,如果因为更换比例因此来不及拍下这个宝贵的瞬间,就会很可惜!!

毕竟要先能拍到!才有后面的故事~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7)

另一方面是因为4:3的画面比例能够拍到比较丰富的画面信息,后期裁切的空间也会更多一些。

拍照就是熟能生巧嘛,在后期裁剪的时候,也能慢慢总结出自己的修图喜好和规律~

16:9的比例

“空间开阔,便于留白,营造氛围”

16 : 9 适合拍摄一些 场景宽阔 的照片,主要因为人眼在观察事物时,习惯于从左向右观察。

因此这种比例也更适应人的视野习惯,视觉上会给人一种比较开阔的感受~

Po几张我们BOSS小北和社里小伙伴拍的照片~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8)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19)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0)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1)

除了横向的构图,竖构图的9:16也是非常常见的画面比例。

简单来说,也可以这样区分:

横向16:9强调借助横向空间的画面来营造氛围,而竖向9:16更擅长由近到远,由上到下。

这两者都可以视觉上可以获得更多的留白,便于进行简约拍摄的照片。

而竖向构图和手机竖屏尺寸基本匹配,这样拍的照片略作调整后可以用来做手机壁纸~

自己拍的照片,拿来做屏保壁纸!!!“亲生”壁纸它不香么?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2)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3)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4)

适合拍摄的内容:

风光、建筑、街拍,以及部分氛围人像照…

2.35:1的比例

“给予画面更多电影与故事感”

这里延伸一个常见的电影幕幅【CinemaScope: 2.35:1】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5)

它是变形宽银幕电影的比例,电影构图的主体明确,现今的画面比例大多是2.35:1~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6)

「好莱坞往事」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7)

「指环王」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8)

「哈利波特」

其实最早的电影并不是这种画面比例,那时候的电影比例也是接近4:3,后来不断演化,不断变宽。

但是就像前面1:1时说的,这种比例如果用来拍摄带有剧情交代的画面,那么人物和环境都会更多的拍出来,不利于表达情绪。

而宽银幕的好处有很多,一方面类型下图这样的画面中,我们的视觉更容易聚焦到人物面部的特征,更能感知角色人物流露出的情绪。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29)

另一方面,也更符合人眼的天然视觉系统,毕竟人眼都横着的,我们生下来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横的 ~

如果那4:3或者1:1来拍特写镜头,静态的照片还行,但动态的视频总会有种不符合直觉的意思 ~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30)

还有,和一帧静态画面的照片不同,因为电影、电视剧、Vlog等等都是动态的,所以就弱化了前面提到的上下与前后的氛围营造的缺失问题!

你可以通过镜头上下移动、前后推拉,或者切换分镜的方式来交代更多的环境和画面。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31)

甚至还有希区柯克变焦这样的特殊呈现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只有竖向构图的照片,没有竖向构图的视频。

就像这两天刚刚曝出来的扎导版《正义联盟》,画面不是宽银幕的比例,而是电影机传感器的原生比例,一下子网上很多网友就在说有点看不习惯了...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32)

扎导剪辑版的《正义联盟》画面比例

是的,现在很多影视拍摄设备依然是接近4:3的传感器,而我们之所以在影院看到的2.35:1的画面,也都是后期裁剪出来的

所以,我们在日常中拍摄的照片,也可以通过裁剪来进行二次构图,把照片变成宽银幕的比例,增添一些电影感。

还可以加上字幕,更有感觉!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33)

总结

最后,再给大家复习下今天的小技巧

Tips: 1. 喜欢简单、日常的感觉,喜欢ins风,不妨选择1:1,正方形构图拍摄大景更能平衡的交代环境,拍摄特写除了突出主题,也会更文艺,比如垂直拍静物 ~2. 如果拍摄风景、建筑一般为主,可以试试用16:9或者9:16。横向符合人眼视觉,擅长刻画横向环境营造氛围;纵向擅长刻画从上线到下,由近到远的环境与氛围。无论是上下还是左右、远近,这样的比例都更利于画面表现出层次感,也适合景大人小的氛围人像照!3. 4:3后期裁切空间最大,画质也最佳,所以一般都是推荐先用4:3构图拍摄,而后后期裁剪,而且默认模式直接拍不容易错过你要的瞬间瞬间!!!4. 宽银幕(类似2.35:1)比例的二次裁剪可以让画面更有电影感,但裁剪时一定要斟酌选好画面重点。因为照片只是静态的,而视频是动态,动态的视频可以通过分镜设计、前后推拉运镜、上下移动运镜等等来动态的交代更多环境,弱化宽银幕环境信息交代不足的缺点,发扬贴合人眼习惯与易于渲染人物情绪的优点!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比例今天就不一一展开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在留言区告诉我们,有机会单独出一期!

大家要记住,这些比例的特点并不是绝对的,关键还要看不同对象的具体形态和特点,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拍摄选择,而且最好是后期裁剪来进行二次构图!

好啦,本期内容就到这里咯,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的话,拜托三连支持一下小助理喔!晚安!

拍照构图和拍构图的区别(真的用对构图比例了吗)(34)

# 今日话题 #

你一般最喜欢用什么比例

处理照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