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岛屿上通常气温(南海夏季风的四幕剧)

近日,印度媒体拿出直播超强台风登陆一样的阵仗,在追踪“西南季风”的一举一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南海的岛屿上通常气温?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南海的岛屿上通常气温(南海夏季风的四幕剧)

南海的岛屿上通常气温

近日,印度媒体拿出直播超强台风登陆一样的阵仗,在追踪“西南季风”的一举一动——

“预计印度季风于6月1日准时到达喀拉拉邦。”“由于喀拉拉邦海岸附近西风微弱,降雨量和云量没有增加,西南季风可能会迟到几天。”“西南季风于6月3日抵达喀拉拉邦!预计10天后抵达孟买,6月底抵达德里,7月中旬覆盖印度其他地区”……

与印度西南季风的高调相比,比其早爆发5天、同属亚洲热带季风的中国南海夏季风,虽爆发后4天内就给广东大部带来了来势汹汹的“龙舟水”。但在社交媒体上,汛期其他时间都被“副高”“梅雨”“七下八上”等自带热搜体质的气象名词抢占了曝光度。这让人不禁好奇:身处全球夏季风最活跃的区域,南海夏季风真正的实力是怎样的呢?在没上热搜的日子里,它有了哪些大动作?

夏季风剧场1:

群星闪耀

要了解南海夏季风,需要从整个亚洲夏季风的起点、孟加拉湾附近副热带高压带开始断裂的那一刻讲起——

处在热带和温带之间的副热带地区存在着一条高压带,俗称副热带高压带,人们常称之为副高。副热带是一条环绕全球的干旱带,集中了世界上绝大部分沙漠区域。然而,在这条干旱带上又点缀着若干个全球雨量最为丰沛的季风区,使副热带成为全球天气气候最为多变、洪涝干旱最为频发的地带。

每年4月中旬,孟加拉湾深对流加强;5月初,亚洲热带夏季风首先在孟加拉湾东南部爆发,而此前在冬半年基本连成一线的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在此被“一刀切断”。

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后,却因为其西部的“夏季风爆发屏障”而无法再西行至印度,而是转为向东推进,于5月下旬到达中国南海,触发南海夏季风的爆发。

印度半岛则另有机缘——近赤道阿拉伯海地区的西南季风,于6月1日左右向东到达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印度夏季风随之爆发。

在亚洲夏季风这场群星剧里,当然不仅仅是上述几位热带季风唱主角:几乎与孟加拉湾夏季风爆发同时,亚洲副热带季风在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侧、日本本州东南海面上形成。

夏季风剧场2:

同场飙戏

当主要“演员”登场完毕,它们之间张弛有度的精彩表演,开始正式上演:

6月初,亚洲副热带季风区向西南延伸,与向东北发展的南海夏季风打通连接,形成东北-西南向雨带,夏季风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日本“梅雨”(Baiu)开始。

6月中,该雨带向北跃至长江流域和韩国,江淮梅雨和韩国的“梅雨”(Changma) 开始。

6月底,夏季风北界已抵达印度北部、青藏高原南坡、华北南部、朝鲜和日本本州北部。亚洲环流由冬到夏的转变基本完成,整个亚洲进入盛夏。

夏季风剧场3:

局部特写

若说整个亚洲的夏季风是一台精彩群戏,南海夏季风无疑是其中格外出彩的角色。在剧本中,跟它有对手戏的主要有孟加拉湾季风、副热带季风和副热带高压。

首先,孟加拉湾季风向东发展,带出了南海夏季风的出场。

而副热带高压的离场,则为南海夏季风的登场创造了条件:在南海季风爆发前,南海及菲律宾以东洋面主要受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以晴好天气为主,降水偏少。但随着南海季风的爆发,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会明显减弱、东退,南海区域开始盛行西南风,对流活跃,降水明显增强,标志着冬季环流向夏季环流的转变。

不过,虽然南海夏季风的登场意义更为重大,但要论最激动人心的一幕,则要属南海夏季风与副热带季风的“牵手”——这一刻,东北-西南向的巨大雨带正式形成,由此,夏季风正式在中国东南沿海登陆。

夏季风剧场4:

海上高人

不过,等到龙舟水一过,南海夏季风似乎“戏份锐减”。人们的目光,被“副高”“梅雨”“七下八上”等不断登场的新演员所吸引。

南海夏季风退场了吗?实际上,非但没有,它还以“海上高人”的身份,成为撑起这场大戏的关键。

回顾前情,南海夏季风已于6月初与东亚副热带季风成功“牵手”,而它发挥作用的关键就在这双牵起的手上。两个季风相连,实际上正架起一座桥梁,在这座桥梁上单向飞驰的,是来自孟加拉湾、中国南海、西太平洋上空的温暖水汽——随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三次北跳,推动着这条“水汽高速”向北推进,汛期剧情就此展开。

虽然南海夏季风身处热带,但如果没有它作为中转站,遥远热带海洋的水汽将不会那么容易抵达陆地,“梅雨”“七下八上”等的故事或许也将改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