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和特点(水浒传最美的100处语言细节⑧)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和特点(水浒传最美的100处语言细节⑧)(1)

教师恐怕都会说:鲁智深这个人,写得真好,大家要用心读。

关键是怎样用心,把心用在哪里?

所以老师又会说:

把心用在语言细节上。就是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景物描写上。

老师的这句话,功德无量,因为他在提醒孩子,读鲁智深,不能只蹦蹦跳蹦读那些让人痛快的情节,而要安安静静有意识地关注细节。

特别是名著。名著之所以成为名著,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他的细节值得关注、经得起关注。

我们马上就开始找鲁智深的外貌描写。

【史进看他时,是个军官模样;头里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扭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问题出来了:孩子知道要关注这段,眼神也没“蹦跳过去”,但是看了半天,这有啥可关注的?我相信,许多成年人,也“关不注”,那么我们凭什么要求孩子关注?

症结在哪里?

我们没有给他方法——怎样关注它?方法是什么?

这就涉及到上集说到的“勾联法”——勾联对照法

比如鲁智深的外貌:

鲁智深第一次亮相,是在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通过史进的眼表现的:

“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和特点(水浒传最美的100处语言细节⑧)(2)

当时,史时坐在茶坊里,鲁达自外而进,暗处看亮处,所以先是衣着描写——时任提辖的鲁达,一身军旅装。

衣着上的描写,施耐庵存在着些微漏洞,比如第二句“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能不能看到脑后打扮,值得商榷。其实此时的史进,是以陌生人的“无意识打量”,首先映入眼帘的,也不该是描写如此具体的“芝麻罗万字顶头巾”和“太原府纽丝金环”。这不符合史进的英雄性格,他只在意别人干了什么,并不会太在意别人穿了什么。

且不去管他,何况,这只是个人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亮点在于最后两句“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

在相貌学中,“面圆耳大,鼻直口方,络腮胡须”,那就是东方好男儿的标配脸型!

初中孩子可能不知道这些,但是等读到第13回,青面兽杨志斗急先锋索超,他会再次勾联【杨志看那人时,身材七尺以上长短,面圆耳大,唇阔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威风凛凛,相貌堂堂。】结论是“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何况,鲁智深“身长八尺”,比索超还长一尺,更“凛凛”,更“堂堂”!

我们判断史进眼中的鲁智深评价,就是勾联对照“索超”的外貌描写,得出来的。

也就是说,在史进的眼里,鲁智深,就是美男子!是不是很颠覆我们的认知?

鲁达的外观,真这么美?

不能只听一家之言,要耳听八方!

第二个看鲁智深相貌的,是李忠,【李忠见鲁达凶猛,敢怒而不敢言,只得陪笑道:“好急性的人!”】“见鲁达凶猛”,只是凶猛,不是好看!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和特点(水浒传最美的100处语言细节⑧)(3)

其他人怎么看?第四回,鲁达到五台山逃难——要知道,此时的鲁达,已是走投无路的逃犯,上五台山之前还免不了千叮万嘱。凶气自然会收敛很多——众僧们评价却是首座、众僧禀长老说道:“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相貌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所以得出的结论是“不可剃度”。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和特点(水浒传最美的100处语言细节⑧)(4)

这些人和鲁达都有一定的关系,可能都不客观。我们在来看看施耐庵用“未指定人”的“旁观眼”看鲁智深,第四回“智深醉酒”选段。

头重脚轻,眼红面赤,前合后仰,东倒西歪。踉踉跄跄上山来,似当风之鹤;摇摇摆摆回寺去,如出水之蛇。指定天宫,叫骂天蓬元帅;踏开地府,要拿催命判官。裸形赤体醉魔君,放火杀人花和尚。】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和特点(水浒传最美的100处语言细节⑧)(5)

这是视线聚焦在“头重脚轻、眼红耳赤、前合后仰”的醉态,点睛之笔是“醉魔君,杀人放火”。

既然是“魔君”,有“杀人放火”之患,众僧早就评他“形容丑恶,貌相凶顽”,看他一百个不顺眼,鲁智深当然要走路!所以出现了第三次外貌描写,是“行路人”之眼,“路人甲”“路人乙”之眼,都不是涉事人之眼,当属比较客观的“第三方之眼”:

皂直裰背穿双袖,青圆绦斜绾双头。鞘内戒刀,藏春冰三尺;肩头禅杖,横铁蟒一条。鹭鸶腿紧系脚絣,蜘蛛肚牢拴衣钵。嘴缝边攒千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一带盖胆寒毛。生成食肉餐鱼脸,不是看经念佛人。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和特点(水浒传最美的100处语言细节⑧)(6)

注意,是“食肉餐鱼脸”,和“杀人放火脸”也差不多。

同样的人,不同的眼睛来看,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和特点(水浒传最美的100处语言细节⑧)(7)

正面评价:负面评价=1:4

是不是有点儿意思了?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问题是,史进的眼里,鲁智深怎么这样好看呢?

我想起我小时候。我门牙大,小伙伴们就嘲笑我长个免子牙。我就去问我妈,我妈对这个说法,相当吃惊,郑重地端详我好大一会儿,认真地说:“瞎比亚迪说,俺这个小闺女儿,这么个牙,多周正,越看越葱俊的!”

这个世界上,还有谁,能比我妈对我的真感情?

史进跟鲁智深,就是真感情!

史进何许人?为了义气,不惜一把火自烧大好庄园,从此亡命天涯,日后位列天罡,就是天生英雄。

鲁智深何许人?为了正气,不惜三拳头自毁大好前程,从此亡命天涯日后位列天罡,就是天生英雄。

所以,史进看鲁达,一眼投缘;鲁达遇史进,一见如故。

水浒传鲁智深人物形象和特点(水浒传最美的100处语言细节⑧)(8)

李忠,整天想的是“小人的衣饭,无计奈何”,所以缺少顶天立地的豪爽洒脱,空顶“打虎将”绰号。论武功,论境界,在108位好汉中,都属于比较“熊包”的一个,所以他看鲁达,只看见“凶猛”,因为内心胆怯。

他和鲁达,不可能产生精神上的“神会”,连徒弟身份的史进,对他也只是尊重,而不是尊敬——史进第三回落难时,投奔的人是王进,而不是李忠。

和史进一样喜欢鲁智深的,其实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林冲。他和鲁达,也是兄弟情深。

【众人看了,一齐喝采。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

鲁智深在菜园里为泼皮演浑铁禅杖时,林冲以“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姿态,第一时间成为鲁智深的兄弟。

他眼中的鲁智深,又有多么好看?

让人奇怪的是,施耐庵一个字也没有写林冲眼里的鲁智深!

我们必须思考,这是为什么!

你会说,鲁智深的外貌,已经里里外外写好几次了,已经实现“透过外貌写本质”的目标,不必再写。

恭喜你,答对了,只能加三分!

因为没有那么简单。

反正已经里里外外写了好几次了,也不差这一次呀。

那么,另外七分在哪里呢?

留个悬念,请大家自主思考。

思考的方法,还是细节勾联。比如勾联到林冲一千贯买刀的细节,探究林冲的性格特征。再从这个特征,判断为什么没有林冲对鲁智深的外貌观察。

一贯钱是多少?贯,就是贯穿,把一千个大钱,穿成一串,就是一贯。鲁迅的孔乙己,在咸㐔酒店排出九文大钱,就能喝点儿酒就着一盘茴香豆了,一贯等于1000大钱,一千贯等于多少,大家自己算,在计算中,体会林冲一千贯钱买刀的性格。

为了进一步认识“勾联阅读法”的妙处,请看下集:

《水浒传》最美的100处语言细节⑨:鲁智深的银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