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历代少林方丈武力排行(少林和嵩山)

导语:“少林”和“嵩山”,金庸笔下一正一邪两个门派,竟然有这样的渊源?

近日有网友整理出金庸武侠世界力主要门派的分布地图,小编不出所料的被划在嵩山派和少林派的范围内。下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进入嵩山派和少林派感受下武侠小说背景下嵩山和少林的魅力。

金庸笔下历代少林方丈武力排行(少林和嵩山)(1)

网友根据金庸小说描绘的天下帮派分布图

嵩山派出现在金庸的小说《笑傲江湖》中,是“五岳剑派”之一。虽然嵩山派在小说中位置相对尴尬,但现实中的嵩山却是相比之下比较超然的存在。

金庸笔下历代少林方丈武力排行(少林和嵩山)(2)

小说中嵩山派掌门

嵩山是五岳之中,北倚滔滔黄河,南邻颖水,东近省会郑州,西接古都洛阳。嵩山主体由太室山和少室山组成,而嵩山派的所在地“胜观峰”既不是嵩山的最高峰也不是嵩山的太室山或者少室山的主峰,也难怪嵩山派会式微,选址相当不突出。因为之后还会讲到少林寺,所以这里先介绍下嵩山派所在的太室山。

金庸笔下历代少林方丈武力排行(少林和嵩山)(3)

小说中嵩山派所在地——胜观峰

太室山位于登封县城东边,主峰也是嵩山的主峰叫峻极峰,相传大禹的第一任妻子涂山娇氏在此生产启,后人在山下建有启母庙,太室山的名字也来源于此(太古语意为大,室古语意为妻)。太室山和少室山都分三十六峰,三十六这个数字在古代有很多不同的含义,如生肖在战国前是分为三十六生肖,兵法奇策三十六计,古代行业称三十六行,北斗天将称三十六天罡(扯远露才)。

金庸笔下历代少林方丈武力排行(少林和嵩山)(4)

太室山主峰——峻极峰

太室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山下中岳庙里五岳图碑和宋朝铁人等古迹遍布,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内有几处唐碑和将军柏,喜欢摄影的朋友可以在里边找到不错的素材。

金庸笔下历代少林方丈武力排行(少林和嵩山)(5)

中岳庙

太室山景区就在嵩阳书院左侧,景区内怪石林立,不少巨石横亘登山道中央,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曾有诗赞曰:三十六峰如髻鬟,行人来往舒心颜。描述出了太室山的峰林峻美和游人的满足和宁静。行至半山,左侧崖壁直立,右侧深谷幽幽,石壁清泉流淌,途中还能经过不少道观,可以驻足歇脚或扣门拜谒。近至山顶,远看向阳处日暖生烟,而所处背阴处却凉爽依旧。等到下午临近日落时登上山顶远眺,西面的少室山浸染着落日的余晖,山体就像一尊大佛俯瞰着登封县城。

金庸笔下历代少林方丈武力排行(少林和嵩山)(6)

太室山怪石嶙峋

少室山位于登封县城西边,主峰连天峰,也是嵩山的最高峰。相传当年大禹妻子涂山娇氏的妹妹涂山姚氏感戴大禹为民治水,对他一片痴心便嫁给了他,涂山姚氏所住的山便得名少室山(少古语意为小)。少室山上最著名的景点便是少林寺,少林寺是中国的佛教圣地,也是佛教禅宗和中华武术的起源地,关于少林寺其实不消多说,特别是前几年释永信紧追潮流,又组织禅演又接受采访,虽然不少人质疑佛门清净之地,这样不好,但不得不说也是因为他,才让少林寺在新的时代环境下焕发出了新的色彩。

金庸笔下历代少林方丈武力排行(少林和嵩山)(7)

少林寺

少林寺相信大多数人都去过,大雄宝殿、藏经阁等即使没去过也会通过小说而耳熟能详。虽然金庸小说中描写的少林寺一直都淡然世外且神秘莫测,但小编一直觉得他所赋予少林寺的地位也比较尴尬,就相当于游戏中的副本,属于打怪升级加属性点的地方。

金庸笔下历代少林方丈武力排行(少林和嵩山)(8)

大雄宝殿

总体来说金庸小说里对少林寺的正面描写要比嵩山派多的多,很难相信仅仅一河之隔的两个门派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可能古代通讯、交通不发达,会日行千里的武学大拿也只是少数,因此少林寺的优良传统没有渲染到嵩山派,才造成一个一直是武林正能量,一个负面新闻缠身的情况。

金庸笔下历代少林方丈武力排行(少林和嵩山)(9)

嵩山派和少林派

另外根据网友整理的门派势力分布图看来,小说中说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也够扯的,跑那么远还得克服高原反应,看来仇不是一般的大。(话说能根据一部小说自己跟自己吵起来,小编我也挺佩服我自己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