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预检(走进标准TC168预缝机器人和智能生产管理系统)

“CISMA2019智慧缝制示范产品”评选活动中,西安标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标准)携旗下五款王牌产品参选,历时五个多月的评选后,这五款产品均斩获“CISMA2019智慧缝制示范产品”殊荣。为更加了解智慧缝制示范产品的详细特点,本刊专访了这五款产品中的TC168预缝机器人和智能生产管理系统。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外缝制设备》:TC168预缝机器人(以下简称:TC)和智云生产管理系统(以下简称:智云),请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基本信息。

TC:我的名字叫预缝机器人,身份证号码是TC168,2019年底我进入市场。我是采用机器人送料速度和缝纫机转速两个参数之间的相互匹配关系,从而适缝不同缝料,获得完美缝纫效果。我能够针对不同的缝料、不同的工艺进行花样缝制、厚料缝制、弧线多角缝制、夹料多层缝制,特别适用于夹料多层缝纫,获得针距相同的美观线迹。

智能预检(走进标准TC168预缝机器人和智能生产管理系统)(1)

智能预检(走进标准TC168预缝机器人和智能生产管理系统)(2)

智云:我的名字叫标准智云生产管理系统,身份证号是T-IMMS,我2018年6月就进入了市场。我的系统由感知层、网络层、业务能力层和应用层构成,通过智能交互网络将用户所有设备互联互通,每个工位上加装智能人机交互终端实时采集数据,通过云计算进行智能分析,实现工厂的设备管理、生产管理和智能决策。可以将我总结为三点:一是智能人机交互终端;二是将智能人机交互终端与缝纫机组合在一起(组网),与互联网(云)接通,实现数据的上传和下载;三是在标准智能生产管理系统软件内进行运行。

智能预检(走进标准TC168预缝机器人和智能生产管理系统)(3)

智能预检(走进标准TC168预缝机器人和智能生产管理系统)(4)

《中外缝制设备》:智慧缝制示范产品的评选,历时五个月,经过企业申报、初选、观众投票、专家现场评审等流程评选后,才能获得认可,你们认为是什么实力让你们能在如此严格的评选中突围?

TC:我有五大特点:一是自动识别、自动规划路径、自动缝纫、自动计件、面线断线检测;二是机器人拖动取料、缝制、放料,实现缝纫过程无人化;三是缝纫机缝制的速度与机器人送布速度的无缝对接;四是视觉技术的应用,给机器人装上了眼睛,让机器人的手、眼与大脑协调配合;五是支持物联网。除了这些特点,我还有创新点:一是为了实现智能缝制进行了缝纫机的二次技术开发和深度改造,从电控到硬件,与机器人无缝对接;二是机器人技术、六轴机器人的超柔顺性,在缝制过程中能发挥出淋漓尽致的效果,更换抓手、取料、合片、缝制、放料等;三是视觉技术,自主开发的AutoGen技术,目前走在机器人自动缝制领域的前列,灵活的软件架构,通过机器视觉技术,实现机器人自动规划轨迹,多样的外设接口,实现各种通信与信号对接。能够在几百款顶尖产品中评选上“CISMA2019智慧缝制示范产品”,除了我自身的特点和创新点以外,与市面上同类产品相比,我的硬核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自动化程度高,缝纫线迹美观统一,缝制效率高;二是适应性强,针对不同形状的布料,变换抓手或者根据需求更换不同的抓手,通过视觉技术,自动规划缝制的路径,即可批量生产;三是可快速复制,由于具有极强的自适应性,因此对工人的技能要求极低,换款即可投入生产;四是能够实现各种工艺,灵活性高,满足高端应用场景,例如:缝制过程中变针距,缝料尖角处半针处理等。

智云:我的主要特点:第一是生产流程智能化,对生产过程进行质量管控和追溯、数据采集和呈现、生产指导和流转、设备运行监控与预警、人员生产监控与预警;第二是生产统计智能化,将设备运行数据通过智能人机交互终端采集,通过生成算法模型自动计算出产量,生成生产报表,为效率分析、流水平衡等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实现当日不良品当日清;第三是生产管理智能化,通过对各生产单元实时统计,杜绝人为干预,保障劳动考核的公开、公正、公平;第四是设备互联智能化,加装的无线传输模块,使用统一的通讯协议通过定制网关将智能人机交互终端收集的设备数据发送至云端进行存储、清洗、分析和应用。管理者通过各类终端实时知晓订单进度、产线效率、制品质量信息;第五是自主研发的智能人机交互终端,通过自主研发的智能人机交互终端实现操作工获取当日工作内容、生产工艺指导视频播放、快速呼叫功能,呼叫小组长、呼叫维修工、数据对接及无线传输、指纹点名提醒和录入、工具状态实时监测与报警等功能。我的主要创新点:一是采用无线传输模式,单一的设备之间通过无线传输形式将数据上传到网关;二是实现了数据的自动采集;三是多功能的智能终端支持视频播放、无线传输、RFID刷卡、指纹打卡;四是软件实现了薪酬统计、自动计件、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工具管理、质量管理。与市面上同类产品相比我的优势有:一是数据采集方式不同,通过设备电控自动采集或加装传感器自动采集设备运行数据;二是产量计件方式不同,大数据算法学习示教后,自动计件;三是通讯网络的不同,自主研发无线传输模块、网关、低频独立协议。

《中外缝制设备》:从立项到上市,这期间的研发是一帆风顺的吗?

TC:研发从来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从研发到上市,我经历了多次调整、改造,可以总结为:一是机架由焊接件、型材、面板等组成,其结构简单稳定,为自动缝纫搭载了良好的基础平台;二是机器人作为缝制过程当中的执行者,是整个缝制单元中的核心部分之一,能够精准地控制缝纫机的转速,来保证缝制线迹的完美;三是视觉系统在缝制过程当中扮演着机器人的眼睛与大脑,不但给机器人提供布料信息而且规划机器人缝制路径,使得工作站更加柔顺;四是机器人抓手可以根据布料的不同形状在一定范围内变换,来适应不同形状的裁片,更加智能化;五是丰富的外部通讯接口,向下可以对接PLC,向上可以对接MES,方便不同工序的对接以及在工厂的部署,为实现智能生产、精益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智云:我非常认可TC的话,尽管我上市早,但是这期间我一直在被调整、优化、升级:一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建设智慧生产车间,对传统缝制模式进行改造,实现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二是针对现有缝制加工模式,通过建设制造执行管理系统MES、无线传输系统、智能产量统计系统、生产透明智慧系统以及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组成完整的智慧生产体系,实现生产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在此基础上,整个数字车间生产体系将会与ERP系统、智能生产设备进行数据对接,实现业务环节与生产加工环节的数据衔接与共享,达到加强及规范企业管理、减少工作失误、堵塞各种漏洞、提高工作效率、进行安全生产、提供决策参考、加强外界联系、拓宽市场的目的。

《中外缝制设备》:结合你们的自身特性,你们进入市场后,给客户都带来了哪些效益和好处?

TC:我是缝制效率高,缝纫质量稳定,大大降低了操作工人的工作强度,能有效地减少企业人工成本,真正地省时、省力、省心。

智云:我的T-IMMS软件系统的几大功能,既能大幅降低生产线管理人员数量又能提升生产效率,订单进度、生产过程实时可见,核算更加准确,后台数据能为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危险工具的管理能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我已在全国多地区实现产业化应用,我的智能交互网络实现设备互联互通,智能人机交互终端实时采集数据,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实现了工厂的设备、人员和生产的管理,并能提供一定的智能参考决策。

智能预检(走进标准TC168预缝机器人和智能生产管理系统)(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