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糯米学校开亲子活动(南通爷爷教育观)

4-5岁情感文明孕育周记41

第241周:小糯米与奶奶爷爷玩游戏时奶奶闪了腰

小糯米学校开亲子活动(南通爷爷教育观)(1)

家长对孩子也要情感文明

自然人是本我,社会人是自我,世界人是超我,理想人是完我。人与动物最大区别是人拥有智慧。智慧太抽象,思维运算能力就是智慧,创造力就是智慧。人有喜欢人文的,也有喜欢理化的,但都是人的思维发展。如语文注重人文性情感表达能力,而数学注重逻辑推理能力,是有所不同,但从思维的本质上看是一样的,九九归一,是对人脑的培育,人的发展是第一位的 。

人是群居动物,群居动物就有社会性。生活就是学习,就是社会性。人的社会性决定人是宇宙的精灵,以人为本教育是从人性发展出发的教育,帮助孩子自由、平等、博爱全人类,共享大自然,成长为一个有品质的理想人。现在需要是实现这个理念的操作模式。

——《协同教育的101个视角》p6

小风车发育很好,开始吃少些辅食。腰腹部很有劲,仰躺着就能坐起来。小腿也特别有劲,可以扶着站好一会。逗她会大声笑。尽量让她多睡,小风车妈妈居家办公,保姆茜妮姐姐配合带小风车很尽责,细心呵护。茜妮不仅照顾小风车和小糯米的生活,全家的三餐和家务也基本不需要爷爷奶奶帮忙,只是疫情不断,我们回国不了。

小糯米与茜妮姐姐很融洽,她们用英语交流。有时茜妮与小风车、小糯米三个人一起玩,三人都放声大笑,看得出玩得很开心。

小糯米的家庭教育以妈妈为主,小糯米想玩有个伴,看到茜妮姐姐在干活,就找爷爷奶奶了。孩子是用来享受的,孩子是上天赐予你的礼物。这就是天伦之乐吧。小糯米与爷爷奶奶玩老鹰抓小鸡,玩了几轮,轮到小糯米躲在奶奶身后,小糯米抓住奶奶向下蹲,奶奶倒退,小糯米顺势倒地,奶奶没有站稳,怕倒下压到小糯米,身子一扭倒地了,但腰闪了,几个星期还没有恢复。当时奶奶大喊不得了了,不能动了,小糯米吓坏了。奶奶躺在地上,居家工作的妈妈关心,电话的沟通,爷爷的守护,爸爸从公司赶回家,大家协力把奶奶搬到床上...,情感文明需要故事的,这个故事对小糯米是有印象深刻的。

小糯米的幼儿园教育,小糯米很喜欢老师,老师也喜欢小糯米。师幼关系体现情感文明,这是幼儿阶段最重要的素养课程。师生关系好,情感文明素养等得到发展,学习自然会好。

小糯米让爷爷陪她玩游戏,听得出,她常常模仿老师的口吻,要求爷爷坐在她指定的地方,要求爷爷做自己喜欢的游戏,常常来帮助或纠正爷爷,俨然是个强势的老师。祖孙关系,也体现情感文明素养的培育。爷爷也就顺着她,巩固她在幼儿园获得的情感文明的学习成果。

小糯米有妹妹了,姐妹关系从小培育,也是情感文明。小糯米放学一到家,第一个奔向妹妹。有时甚至会忘掉先洗手,换掉口罩。多次提醒后,小糯米回到家,会直接去洗手,换口罩,逗妹妹玩。有时一边看动画片,一边吃晚餐,一边用小脚摇东小风车的摇篮。很温馨的画面。

小糯米虽然小,但小脑袋开始复杂起来,可以观察到关于思维、情、感情、情感、情绪、情思、情意、情感文明的关系。

思维是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信息的输入-加工-输出-反馈-再输入,这是思维活动在时空维度上的一个微循环。

情,一个人获得信息的刺激引起需求满足与否的思维活动。

感情,一组或一类的情。

情感,感情的内在体验。

情绪,情感的外在表现。

情思,对情的思维活动作为信息再加工的过程。

情意,对情思的结果作为信息在加工的过程,形成意志。

情感文明,感情的内在体验不断趋于社会进步所需要的过程。

情操,情感文明在一个社会人身上的综合表现。

情商,对他人情操的认知与反应的社会认同程度。

小糯米有思维,有情,有感情,有情感,这些看不到,但小糯米有情绪表达,是能看到的。

小糯米有哭闹甚至坐地撒泼的情绪表达。比如早上去幼儿园急着上小车,小糯米要戴一个有小兔子的口罩而偏偏这牌子的口罩家里没有了,小糯米就闹起来了。其实这仅仅是个由头,实质是小糯米没有睡到自然醒,父母赶时间对小糯米的各种要求,使得小糯米如何处理父母的情与自己的生理快乐之情产生冲突,口罩就成为爆发的导火索。

无论是正向好情绪还是负向坏情绪,情绪爆发后情思、情意都弱化了。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压制也没有效果。解决问题只有外力引导强化情思与情意。妈妈告诉小糯米,爸爸已经在网上订购了,爸爸把手机截图给小糯米看,妈妈终于从自己的背包里找到带小糯米出去预备的口罩,有一只是小兔子品牌的。父母的情终于把小糯米的睡意之情全部赶走了。

小糯米的情商,在于她潜移默化地认知了身边人之间 的情操表现。小糯米周边的成人都是社会人,他们都有个人特定的情商,相互间的情操认同对小糯米的情商产生影响。

小糯米的情操还仅仅是个不稳定的雏形。

小糯米的情感文明,处于模仿为主阶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