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夜宿山寺李白(诗词鉴赏李白夜宿山寺)

唐诗夜宿山寺李白(诗词鉴赏李白夜宿山寺)(1)

图片

春去秋来,日升日落,时间像奔腾不息的河流,一刻不停地滚滚向前。在这波澜壮阔的激流中,总有那么一些浪花晶莹剔透,闪耀着时代进步的光辉。

大唐盛世,留给后人气势恢宏、富丽堂皇的深刻印象。“诗仙”李白,才华横溢、超凡脱俗,写了一首又一首引人赞叹、为人传诵的经典诗作。不管是身居庙堂,还是离朝远游,李白足迹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匠心之作,让当代人乃至后代人心醉神迷、推崇不已。哪怕是游玩途中夜宿山寺,李白也提笔创作,抒发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高高耸立的楼台快要直入云霄,手一伸出就能摘到星星。不敢大声说话只能小声交谈,是害怕惊动了生活在天上的仙人呢。就是这样一首五言绝句,用字简单语义简洁,却引发了人们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联想。

一伸手就能摘到星星,表明了山寺之楼的高大、雄伟、气派。夜宿楼中要低声言语,表明山中夜晚的寂静、辽远、空旷,同时也害怕惊动了在天上已经入睡的仙人。原本普普通通、稀松平常的一个夜晚,在李白夸张、联想、简洁、生动的笔触下,充满了无限趣味与人文关怀。原来才高八斗、口吐莲花的李白,也拥有如此可爱、调皮、细腻的一面。

夜居山中,是远离闹市、回归静谧的一种方式。万籁俱寂之时,仿佛万物都歇息了,只有还未就寝的李白,在高楼上对月抒怀、感慨古今。看着天空中闪亮的星星,李白思绪万千,同时也深感天地之博大、个体之渺小,人对于宇宙的敬畏、崇拜、仰望之情,就在这样一首饶有趣味的小诗中展现出来了。

人生于天地之间,最难能可贵的,就是去体验大千世界的广阔和奇特。每一次出门远行,所能看到的、听到的、玩到的,都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能够带给我们与此前完全不同的欢乐、疑惑、沮丧或宁静。让人期待的是,即使是出门散步,我们也在从这种一次性的、即时性的活动中发现着世界一隅的精彩。

笔者突然想起了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的论断: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是啊,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很快就度过一生了。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在自己所爱好的事物中,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肆意的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等到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事物感到厌倦,心情随着当前的境况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了。过去无比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慨,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尘土。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不令人悲痛呢?

是啊,在茫茫宇宙中,人类渺小的如同尘埃、好似微粒,不论欢喜还是忧伤,总要面对死亡。谁也不能走过和他人一模一样的道路,只能用自己的双脚站立在大地上,一步又一步向前走去,走过春夏秋冬、走过万水千山。而前人留下的诗词歌赋,总能触动我们内心十分柔软的地方,让我们知道原来曾经的圣贤先哲、文人墨客也和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这,或许就是诗歌超越时空、含蓄隽永的魅力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