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石课程(老祖宗地日石不落)

如今是一个崇尚科学的时代,对于老祖宗的留下东西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然古人十分讲究迷信,并将他们这种想法,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华文化流传至今,其中俗语就是典型的代表,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五行石课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五行石课程(老祖宗地日石不落)

五行石课程

如今是一个崇尚科学的时代,对于老祖宗的留下东西都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虽然古人十分讲究迷信,并将他们这种想法,形成一种独特的中华文化流传至今,其中俗语就是典型的代表。

俗语是流传于民间的、定型的通用语句,包括谚语、俚语和口头上常用的成语,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和愿望的总结。

它的特点是通俗简练,话语能反映出深刻的道理,内容设计的方面也很广,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

可以说,俗语在各个领域都能体现出它的特点,比如;“地日石不落,一年有吃穿”,那么“地日石”是啥?这句俗语有什么道理呢?

还有几天就是新年,在春节前后,有很多的节日需要人们遵守,比如:正月初九。这一天是俗称“天公生”,是传统农历节日之一。

所谓的“天公”指的就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诞辰,他也是主宰内外十方诸神以及人间万灵的最高神,代表至高无上的天。

这一天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寄托了我国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古人常说“天地君亲师,”对于天和地总是带有敬畏之心,而且天和地都凌驾于万物之上,所以给天公过完生日后,怎能忘了“大地”的生日。

所以正月初九是“天日”,紧挨着的正月初十则是“地日,”虽然人们将天和地都看得非常重要,但土地对人们非常重要。

在农耕时期,人们所需要导演一切都依赖于土地,比如:土地可以种粮食,放牧等等,因此人们将地称为“万物之母,”所以正月初十成为一个很重要的祭祀节日。

所以“地日”指的就是“石头日”,也就是为石头神生日,称“石磨日”、“十子日”、“石不动”等。

这一天农民不准搬动石头和碾、磨、石臼等石器,否则会伤了庄稼。这一天还忌开山打石和以石盖屋,并有向石头焚香祭拜、午间供奉烙饼的习俗。

俗语“地日石不落,一年有吃穿”也是预示年景的一种方法,农民在这一天来预一年的庄稼收成。

一些地区,在初九的晚上,人们会把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石头平面上,到初十早上的清晨,村里会选出十个年轻小伙子来抬起瓦罐,然后在村里游走。

按照老人的说法,只要瓦罐下面冻得结实,在石板上不会掉落,那么则预示今年是丰收年,庄稼的收成也会变好,如果石板落地,就预示着年景不好,另外正月初十亦称老鼠娶亲日,俗称十指。

其实这种原理很简单,如果这个时候结冰,说明天气寒冷,过了这段时间之后,天气就会转暖,并且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如果天气温和不结冰,就会出现“倒春寒”的现象,土壤的虫卵不仅没有冻死,栽种的庄稼刚发芽就会被冻死,影响一年的收成,所以这句俗语也是古人对天象的一种研究。

初十民谣: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