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花木兰实在吗(花木兰不是个例)

说到南北朝女子穿戎装,那就要数北朝民歌中的花木兰了。《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录有两首《木兰诗》,分别描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事迹,故事大同小异。花木兰既然从军,那么就要和男子一样穿戎装行军、作战。诗中说木兰秣马厉兵、制办从军用具,“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意思是说她卸去平时的铅粉女妆,脱掉女孩子穿的纨绮裙裳,换上戎装准备出发。

古代花木兰实在吗(花木兰不是个例)(1)

南北朝时期,男子戎装大体为袴褶制,一般为上褶下袴(即上衣下裤),而后外面套装甲胄以防身(图3-22)。花木兰的装束应该也是如此[插图],只有这样才能不被同行者所发觉。[插图]图3-22 南北朝时期的戎装,上穿窄袖褶、下穿缚袴,外披甲胄(《中国织绣服饰全集·历代服饰卷上》)袴褶制原本是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射之服,目的是为了行动方便、敏捷。而中原地区的上衣下裳之制,则不便于骑马射箭,所以在战国时期以前,中原地区的战争多为车战,而少骑射。

古代花木兰实在吗(花木兰不是个例)(2)

可以说,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将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射之服,首次正式引进中原战场,并逐渐改造为一种正规戎装。袴褶制,大约即从胡服骑射演化而来。晋宋以降,南北朝都保留并发展了此种服制,尤其在南朝,袴褶制作为戎装,上至天子,下至百官、兵士,都可以穿着。

古代花木兰实在吗(花木兰不是个例)(3)

车驾亲戎,是指天子乘车驾亲自参与军事活动,包括亲身临战、校阅部队、行围打猎等;中外戒严,是指因发生紧急状况而实行于朝廷内外的军事管制,同样属于军事行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天子可以着袴褶服,以示和将士们上下一心、同仇敌忾。至于官员,像太傅杨济、侍中王济这样的朝中元老、重臣,在陪晋武帝司马炎在北邙山下检阅军队并行猎时,也身着袴褶、骑马弯弓在御辇左右护驾,可见其为能文能武的将佐之才。至于一般随行官员,在皇帝出巡时,也要穿袴褶,目的是为了方便行事。作为普通士卒,征战之服自然也少不了袴褶,所以当南齐武帝萧赜看到北征的士卒大多衣衫褴褛之时,便送去三千套袴褶服,命镇北将军王奂分发给士兵。袴褶服虽为戎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南北朝官吏士庶乃至皇帝,也时常把它当作常服来使用。

南齐皇帝东昏侯行为乖张,平时即喜欢着戎装,骑马驰骋,寒暑不变。他拜爱姬潘氏为贵妃的时候,竟然让她乘坐卧舆前行,而自己则身穿袴褶,手持宝矟,骑着马跟在后面做随从。而宋后废帝刘昱也喜欢穿袴褶,不着南朝衣冠。像此种情况,袴褶服便不再是戎装,而近于常服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