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孩子的十个教育建议(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看到一位家长12年育儿经验的分享,让我颇感共鸣与深深地认同,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你对孩子的十个教育建议?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你对孩子的十个教育建议(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你对孩子的十个教育建议

看到一位家长12年育儿经验的分享,让我颇感共鸣与深深地认同。

孩子12年的学习之路,究竟是为了什么?难道就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吗?

我想,答案肯定不是如此。

那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尤为喜欢和赞同这位家长分享中说的那句“我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是的,孩子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是12年教育中最最重要的事儿。

孩子只有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才会活得有意义

近几年,“空心病”这个词很是流行,它意指那些没有欲望,精神空虚,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

认识一个妹妹家的孩子,初中毕业就没再读书了,每天除了玩游戏,他再没有别的爱好。

名义上说在外面打工,实际上每天待在网吧里没日没夜地玩游戏,饿了一包方便面解决,没钱了再问爸妈要。

后来爸妈知道了,将孩子喊了回来,问他想要做什么,有什么想法?孩子说不知道,也没有想法。

爸妈说那他们帮他安排,可孩子却怎么都不愿意。

显而易见,孩子是什么都不想干,也没有任何向上的欲望只想躺平,天天玩着游戏就行了。

当孩子是这样一种无欲无求的状态时,人生能有何意义呢?

也不只是这一个孩子,我见过太多的初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哪怕是到了毕业的关口,依然对自己今后学什么,做什么毫无想法。

真的,孩子知道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无比重要,事关一生。

规划与不规划的人生就是天与地的差别

《人生设计在童年》一书的作者高燕定,在孩子5岁时就开始着手规划孩子的人生道路。

他设想女儿可以进入哈佛大学读顶尖的法学院,未来从事律师的工作。

于是,围绕着这个设想,他暗下决心,并将想法告诉了女儿,5岁多的女儿欣然接受。

自此后,高燕定想方设法地将这个目标植入孩子的信念里,直到形成女儿牢固的志向。

高燕定给女儿安排了与律师相关的能力培养,英法西汉四门语言,商业与法律交叉的专业设计,经济课,阅读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等等。

最终,他女儿顺利地考入哈佛大学,选择了法学院,做了大律师。

回过头再看看周围的人群,还有自己,没有设想与规划的人生,大多都不出众。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明兰曾对二叔说,在孩子3岁就要想10岁的事,10岁就要想16岁的事。

提前思虑好孩子的事,这其实也是在规划人生了。

从古至今,为孩子设想和规划人生的父母一直都不缺。

那我们要如何才能规划好孩子的人生?

说回12年育儿经验的家长分享,从她对孩子小升初、初升高和考上大学后的反思中,我总结提炼出了三个主要点:

1.学会和应试教育相处

许多父母都很讨厌应试教育,觉得应试教育培养的都是小镇做题家和考试机器人,这位家长曾经也是这么想的。

可是,在他不停追寻对孩子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他发现,应试教育并非一无是处。

相反,它考验的是孩子的身体承受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等等。

最后,他说:

“在高考的指挥棒还在的情况下,素质教育的希望不应寄太大在学校上。创造美乐爱觉的家庭氛围就是素质教育,这点由家长就可以作到”。

真正的素质教育其实是家庭里温馨愉悦的氛围,是爱的能量。

2.培养孩子一技之长

这位家长在孩子的小学阶段,从来没有鸡孩子,兴趣爱好随孩子想学就学,不想学就不学。

小学六年,大部分时候家长都在带着孩子到处旅游,日本、美国、德国、法国、荷兰等十多个发达国家,看别人为什么发达;

也去到过贵州等落后地区和当地孩子手拉手,寻找如何才能让贫困孩子未来更美好的方法。更多的时候孩子都是在路上,还休过学。

六年里,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可在后来的反思中,家长却很后悔孩子的业余时间都去玩了,什么都学了,什么都没坚持。

就算不是为了应试,有一技之长,对孩子将来和社会接轨也好处多多。

3.家长陪伴孩子的同时,更需要学习

正如这位家长自己说的那样:

“陪伴青春期的轻松,也来自我一直在学习亲职教育,因为:养鱼要养水,养树要养根”。

陪伴孩子学习的12年,这位家长也一直都在学习。

他认为,陪伴孩子成长,家长要作好5个角色,即营养师、激励大师、定海神针、垃圾桶和辅导员。

学会和应试教育相处,为孩子择一技能培养,做不停学习的家长,这些规划孩子人生的方式,其实更是家长的自我更新。

写在最后:

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家长懂规划,会规划,孩子的人生定然精彩。

做父母实属不易,但正是因为这份不容易,才更值得去努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