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

在宋太祖赵匡胤的民间故事中,一定少不了一个重要的配角,郑恩。这个角色出现于元明时期,后来在关于赵匡胤的小说、评书话本、戏剧上频繁出现,在故事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按照民间故事的人设,郑恩是财神赵公明的黑虎转世,是赵匡胤的结拜兄弟,帮助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当上了北宋开国皇帝。可以说他是对赵匡胤最为忠心耿耿的人,也为北宋开国立下了赫赫功勋。然而在故事的结尾却并不友好,郑恩因为触怒赵匡胤而被杀,这样的结局让人感到唏嘘不已。因此很多观众和读者们感到疑惑,为什么作者会如此设计这个结局呢?

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1)

以郑恩在故事中的身份和地位,他应该是赵匡胤最为信任的心腹。从小说出场开始,他就坚定的站在了赵匡胤的阵营。虽然有着道士苗训和陈抟老祖忽悠的结果,但郑恩对赵匡胤的忠臣的毫无疑问的。即便他与赵匡胤、柴荣结成了兄弟,但他也是顾及赵匡胤的面子,看不起文弱的柴荣。所以在后来柴荣落难时,郑恩不但没有帮忙,反而把柴荣的钱挥霍一空,差点让柴荣病死在客栈中。后来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了柴家江山,郑恩也是第一个支持者。他丝毫没有想到柴荣才是结拜的大哥,心里只有赵匡胤这个二哥。

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2)

按照故事的设定,郑恩如此效忠赵匡胤是有深层次原因的。一方面他是天命所归,按照苗训和陈抟老祖的说法,郑恩作为黑虎转世就是为了帮赵匡胤当皇帝的。其中的隐藏线索又是因为赵匡胤把财神赵公明弄成了自家的始祖,放入宋朝的太庙中祭祀。作为赵公明最为信赖的手下,黑虎自然要帮赵家的子孙。另一方面,郑恩是古典小说中标准的浑人莽撞人设定。他继承了三国张飞、水浒李逵等一系列小说中经典莽汉的形象,成为也负责小说中类似的剧情。按照这样的设定,郑恩自然是主角阵营的第一配角身份。

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3)

在大多数古典小说中,这种角色都是与主角同呼吸共命运的,结局也需要配合主角的结局。而在赵匡胤的小说中,郑恩的结局却反其道而行之 ,也让很多人感到不解。尤其是郑恩之死看起来非常草率,并没有相对合乎逻辑的说法,实在是非常牵强。

郑恩是个莽汉设定,不太懂人情世故,所以为人处世常常得罪人。在故事的前半段,赵匡胤对这个三弟是非常包容的。郑恩得罪了人,赵匡胤都主动道歉,并拿出银子赔偿。然而在赵匡胤当了皇帝后,这个种情况就越来越少了,这是因为赵匡胤也开始摆皇帝的架子。

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4)

在故事的前半段赵匡胤走的是关羽的路子,就连形象都以关羽为模板。按照小说中描述,赵匡胤也是红脸,关刀,赤兔马,为人豪爽侠义,结交不少朋友。这个设定基本上符合历史上赵匡胤的风格。他在后周军中崛起,就是因为有很多结义兄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义社十兄弟。后来陈桥兵变的过程中,这些结义兄弟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帮助赵匡胤杀回东京汴梁城,兵不血刃的夺取了柴家江山。小说中的郑恩只是这些结义兄弟的一个缩影,也从侧面反应了赵匡胤仁义豪侠的作风。

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5)

而故事后半段赵匡胤的模板就换了,变成了刘邦或者朱元璋,成为猜忌功臣的典型。郑恩之死从表面上看是不尊朝廷法度,不把赵匡胤当皇帝,经常二哥二哥的乱叫,让赵匡胤下不来台。实际上却是暗中影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和"夺取柴家江山"的事情,而故事的基调也从"天命所归"变成了"狡兔死,走狗烹"。有了这种节奏上的明显变化,故事中人物事件的处理就与前半部分大不一样了。郑恩之死是这个基调变换的集中体现,也是剧情中赵匡胤从忠义侠客风,变成狡诈帝王风的转折点。

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6)

按照前半部的节奏,赵匡胤应该对郑恩的莽汉性格有足够的包容。毕竟两人是一起创业的,经过了不少出生入死的事情,所以算是相知互信。尽管很多时候郑恩说话做事比较直接,不太客气,让他很没面子。可这毕竟是白手起家的兄弟,又对宋朝鞠躬尽瘁,立下赫赫战功,宽容一点并没有问题。而且导致郑恩死亡的直接原因还是错在赵匡胤,他就更不应该赐死郑恩了。

按照小说的说法,赵匡胤当皇帝后沉迷于美色,天天泡在妓女出身的贵妃韩素梅宫中,导致政事迁延。别的大臣不敢过问,只有郑恩仗着结拜兄弟的身份闯入皇宫,搞得赵匡胤下很没有面子,于是被赐死。

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7)

从这个桥段来看,赵匡胤赐死郑恩是很没有道理的,是典型的昏君做派。与之对比的唐太宗李世民,他对魏征宽容,体现出伟大的人格魅力。魏征在李世民面前的地位,远远比不了郑恩对赵匡胤。而李世民也宽容对待魏征,赵匡胤却赐死郑恩,也从侧面说明了赵匡胤远不如李世民。在《飞龙全传》和赵匡胤系列故事成书的年代,唐宗宋祖是并称的关系。故事中打压主角赵匡胤,抬举唐太宗,显然不太符合一般操作的逻辑。从这些矛盾上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要么瞎写,要么就是饱含深意。

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8)

从小说、评书、戏剧剧本的文字功底来看,这些故事的文学性是高于同时代的大部分作品的。很多语言上的使用,非常接近名著的水平,远在《说岳全传》、《说唐全传》等商业类出版物之上。因此作者不可能瞎写这样的小说,而是有深意的故意为之。

结合赵匡胤的一生,以及郑恩这个角色在故事中的定位,我认为作者是借此讽刺和影射赵匡胤夺取柴家江山和"杯酒释兵权"的事情。郑恩的谐音是"朕恩",这代表着皇帝的恩赐。赵匡胤赐死郑恩是没有道理的,按照桥段"打黄袍"的说法,这是"有负朕恩"。"有负朕恩"这个谐音说明了,赵匡胤是负于皇帝的恩赐。

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9)

这个皇帝不是别人,正是后周世宗柴荣。小说中他是结拜三兄弟的大哥,而历史上是赵匡胤的伯乐,也是扶持赵匡胤崛起的重要人物。柴荣临终前,夺去了表妹夫张永德和表哥李重进的兵权,将后周军权赋予赵匡胤,这是莫大的信任。他相信赵匡胤能辅佐幼年的柴宗训当好皇帝,把国家都委托给了赵匡胤。可赵匡胤却有负柴荣所托,反而趁机夺取了柴家的皇位。这是赵匡胤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也是后世文人常常用来讽刺和咒骂赵宋皇室的语言。作者在小说中是以郑恩之死来影射赵匡胤兵变夺权的故事,这是一种文人的讽刺挖苦。

赵匡胤困南唐结果怎么样(戏言宋祖番外五)(10)

同样的道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被认为是赵匡胤的黑历史,他的这番操作违背了当初与兄弟们结义时的承诺。郑恩是结义兄弟的缩影,赵匡胤处死郑恩就是不念旧情,没有兄弟义气。虽然绝大多数文人对于宋朝以文御武表示支持,但也有不少文人持否定意见。一方面是因为缺少武人集团对宋朝军事和国防造成负面影响,为后来无法统一全国埋下隐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文人中无耻之辈太多,很多看似忠臣的都是自私自利之徒。这样的政治环境下,让很多清高自律的有风骨的文人不屑于同流合污,于是用这种方式进行批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