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的葡萄架(金瓶梅潘金莲醉闹葡萄架)

文丨花欲燃吖

金瓶梅中的葡萄架(金瓶梅潘金莲醉闹葡萄架)(1)

前不久有粉丝私信我,她说《金瓶梅》这本书既然这么深刻,被你们解读得这么传奇,那它为什么不能常规发行,就算是删减的也很难找到资源呢?会不会是为了博眼球而过度解读?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有两点我需要解释,首先,该书被列为明代“四大奇书”之首,所得成就远在所谓的四大名著之上。

它其中的部分人物和情节脱胎于《水浒传》,比如说开篇的潘金莲一家“奇妙”际遇,由此展开了一系列世情文化,再到李瓶儿曾经待过的梁中书府,都和《水浒传》有联动。

然后,《红楼梦》的故事则是在《金瓶梅》的基础上,对人性的正面进行了衍生和着墨,一个刻画了美,一个揭露了丑,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做《金瓶梅》解读时,时常提及到“红”和“水浒”。

金瓶梅中的葡萄架(金瓶梅潘金莲醉闹葡萄架)(2)

《金瓶梅》文学价值是不容置疑的。但同时也因其大胆而真实的文风,让许多人忽略了其文学价值。所谓双刃剑,成也是它败也是它,便只能删减留下精华部分。可即便是这样,仍然不能起到正面的宣扬和学习的作用,便只好一刀切了。

关于这一点刘心武老师的解释是:“出版物一旦出版就是要面对全社会,影响广泛又深远,不排除很多没有自制力和心性不够的人,生效仿之心。

实际上,那些非常规文字仅仅只占了八十多万字浩荡篇幅的百分之一。

鲁迅先生曾经在杂文集《而已集》中说过这样一段话:“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体,立刻想到......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如此跃进。”

我想看懂先生这句话,也就大抵了解到为什么即便删减版也无法发行的原因。

金瓶梅中的葡萄架(金瓶梅潘金莲醉闹葡萄架)(3)

比如我们今天聊的这个故事,也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潘金莲醉闹葡萄架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话说得知李瓶儿怀孕备受宠爱,小潘妒火中烧,又是吃冷饮又是坐冷板凳,阴阳怪气的讥讽李瓶儿,为此,西门庆很是不爽,便趁众人不在要惩治潘金莲。

他惩治的法子非常狠,几乎让潘金莲送了命,这绝不是夸张,金莲恍恍惚惚地被人抬进房中,思维混乱,近乎人事不省。

因为第二天她睡醒后,发现昨天脚上穿的红绣鞋少了一只,怎么也想不起来发生了什么,就大概理解为“断片”了。

秋菊道:“我昨日没见娘穿着鞋进来。”妇人道:“你看胡说!我没穿鞋进来,莫不我精着脚进来了?秋菊道:“娘你穿着鞋,怎的屋里没有?”妇人骂道:“贼奴才,还装憨儿!无过只在这屋里,你替我老实寻是的!”这秋菊三间屋里,床上床下,到处寻了一遍,那里讨那只鞋来?

妇人道:“端的我这屋里有鬼,摄了我这只鞋去了。连我脚上穿的鞋都不见了,要你这奴才在屋里做什么!”秋菊道:“倒只怕娘忘记落在花园里,没曾穿进来。”妇人道:“敢是?昏了,我鞋穿在脚上没穿在脚上,我不知道?”

叫春梅:“你跟着这奴才,往花园里寻去。寻出来便罢,若寻不出来,叫他院子里顶石头跪着。”这春梅真个押着他,花园到处并葡萄架跟前,寻了一遍儿。

金瓶梅中的葡萄架(金瓶梅潘金莲醉闹葡萄架)(4)

从潘金莲和秋菊的对话中可得知,她是真的昏了头,昨日竟是一只穿着鞋,一只光着脚回的屋内,真真是喝丢了一只鞋,试想一下当时的场面就觉得潘金莲是很狼狈的。

而喝丢的这只鞋好巧不巧地就促成了她和陈经济的关系,这二人在此之前仅是眉目传情阶段,在互相试探能否更进一步,而丢鞋事件看似是小事,恰好成全了后面的剧情连贯性。

兰陵笑笑生草蛇灰线地埋下了丢鞋这一伏笔,为得就是用铁棍这样的一个小人物将其他各色形象引出场,因为这场风波,大肆渲染了几回篇幅,秋菊挨打,来旺妻东窗事发,铁棍遭受无妄之灾,陈经济计得金莲,一件小事酿成大风波。

铁棍儿是个十一岁的男孩,在葡萄架附近游玩捡到了潘金莲的这只鞋子,他觉得好玩就跑去找陈经济换,陈经济问他哪来的,铁棍儿很单纯将那日亲眼瞧见金莲是如何丢鞋的过程,笑嘻嘻地当个八卦讲给了陈经济。

金瓶梅中的葡萄架(金瓶梅潘金莲醉闹葡萄架)(5)

一个小孩拿鞋没有用,就想和陈经济换个好玩的,听了铁棍讲述,陈经济立即将鞋收在袖口里,心里暗道:“我几次戏她,她口中应承,一到关键时刻就跑,如此契机,岂不正好逗她一逗。”

于是,这只绣花鞋就成了陈经济调戏潘金莲的引子,他笑嘻嘻问潘金莲是不是不见了什么东西,两个人打闹一番,他从潘金莲手中得到了一样定情信物,从此二人开始纠缠不清,而那个捡鞋的小铁棍原本是“恩人”,却遭到了“恩将仇报”。

潘金莲听到陈经济绘声绘色地讲述如何得到这只鞋子,金莲内心燃起了对小铁棍的恨意,为此特意到了西门庆跟前吹风,还说:“你不打与他两下,到明日惯了他。”西门庆听信一面之词,马上出手,将小铁棍儿“揪住顶角,拳打脚踢,杀猪也似的叫起来,方才住了手。这小猴子躺在地下,死了半日”,让潘金莲出了一口恶气。

金瓶梅中的葡萄架(金瓶梅潘金莲醉闹葡萄架)(6)

她为什么非要教训牵红线的铁棍呢?

1、这个问题就又回到到我刚才说的,大闹葡萄架事件对于潘金莲是十分不堪的一次回忆,这样的狼狈是她很少出现的,原本私密的事却被小铁棍撞见,他撞见不要紧还四处说,今天能和陈经济聊,明日就能告诉其他仆人。潘金莲本来就小心眼还疑神疑鬼,小铁棍挨打是必然。

2、在第二十四回,写潘金莲“见无人,走向敬济身上捏了一把,笑道:‘姐夫原来只穿恁单薄衣裳,不害冷么?’”二人正欲多说几句,不料那小铁棍儿也没个眼力见,此时窜将出来非要拉着陈经济放炮仗,打扰了好事,睚眦必报的小潘岂肯放过他。

金瓶梅中的葡萄架(金瓶梅潘金莲醉闹葡萄架)(7)

除此之外,潘金莲的鞋还埋下了另外两处伏笔:

1、在封建社会,女性出生后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三寸金莲,又称裹脚,这种风俗由母传女,女在传承下一代,整个过程十分残忍,尽管深受其害,可这项恶习还是延续到了20世纪初,才算真正的废除。

宋朝人以女子小脚为美,是对女人的一种压制手段,也是物化女性的一种方式,通过这种精神打压,很多女子一出生就被打下了深深地烙印,就是要有一双精致的小脚来取悦男人,来嫁得一个好人家。

潘金莲当时有一双十分精巧的脚,也是吸引西门庆为其“挨光”的理由,所以“鞋”在此处就发挥了无声胜有声的作用,作者绝口未提男女之情,却处处是线索,你看到这双鞋就能想到葡萄架,陈经济看到这双鞋就能想到潘金莲。

“鞋”代表了金莲的取乐对象,开始从西门大官人转移到了陈经济身上。

金瓶梅中的葡萄架(金瓶梅潘金莲醉闹葡萄架)(8)

2、秋菊在藏春邬里找到一双三寸金莲的红绣鞋,这个家里能有不大不小正好三寸的只有小潘,她便先入为主地认为是主子丢的那一只,就拿了过来。潘金莲一开始也不曾疑虑,直到陈经济这双鞋的到来,才暴露了那只鞋真正的主人——宋慧莲。

宋慧莲这个人物很久以前的几篇文章聊过,她的出现让小潘有了很强的危机感,如果说要精量细算,潘金莲的三寸还不算完美,而宋慧莲可是实打实的有一双小脚,她甚至可以将潘金莲的鞋套在自己的鞋上穿,可见其精巧。

因为这双鞋出自藏春邬,小潘一合计就是西门大官人干的好事,嫉妒心更盛,不仅对着西门庆冷嘲热讽,还愤怒地剪断了那只鞋,侧面表现了她的嫉妒之心,也埋下了宋慧莲的杀身之祸。

小潘是不能容许别人强过自己的风头,李瓶儿比她白,死了,宋慧莲比她脚小,死了......

——————

点开主页查看更多《金瓶梅》书评

《金瓶梅》西门庆葡萄架下施威,潘金莲险些丧命,此处皆是伏笔

《金瓶梅》:四次嫁人的李瓶儿,为何说西门庆是医她的药?

《金瓶梅》为何李瓶儿一死,西门庆就对奶娘下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