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

桂林的名声,即使没去过桂林的人,都会如雷贯耳,但郭沫若在一次游历中说了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这话让许多喜爱桂林山水、向往桂林山水的人瞬间尴尬无比。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

如果是一般人说这话,就当他是酒后胡言乱语罢了,但郭沫若是著名的文学家、著作家、诗人、同时又是大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等等,一生追随着革命事业和治学事业,游历了祖国大江南北,不但是学识渊博,也算是阅历深厚,以郭沫若的身份和资历,当然不会信口雌黄。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

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

郭沫若所到之处,喜欢题词写诗,在上个世纪60年代,郭沫若游览了广西的南宁、武鸣、柳州、桂林、阳朔、兴安等地风光,在同一时代(1962年),郭沫若到武夷山考察访问,被武夷山的壮美所倾倒,兴奋之余,当场就题下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5)

武夷山脉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6)

桂林山水

很多喜爱桂林山水的朋友听到这句话后,脸都急红了。要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千古名誉,早在南宋时,出现在诗人王正功《鹿鸣宴劝驾诗》的首句,而这首诗,就刻在桂林独秀峰山上。从此被后人常挂在嘴边,来夸赞桂林山水的秀美。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7)

歌剧电影《刘三姐》的上映,让更多的人通过银幕见识到了桂林山水的美丽和灵秀。曾几何时,世界各地的游客对桂林山水趋之若鹜。我们手里的那张20元人民币的背后,也正是取景于阳朔漓江边上的山峰。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8)

那为什么郭沫若偏偏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呢?

我们不妨先来评测一下桂林山水与武夷山各自的特点。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9)

一、地理位置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东经109°36′至111°29′、北纬24°15′至26°23′,平均海拔150米。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0)

武夷山位于福建北部的武夷山市,东经117°24′12″~118°02′50″;北纬27°32′36″~27°55′15″。平均海拔在1000米左右。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1)

从纬度上来看,彼此相不大,但海拔却极为悬殊,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海拔高达2158米。是桂林平均海拔的十几倍之多。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2)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3)

对比可见:桂林山水主要是指桂林地区的山形地貌,总面积大2.78万平方公里;而武夷山特指武夷山脉,总面积是999.75平方千米。从面积概念上来看,桂林山水的范围要比武夷山宽广好多。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4)

二、地形地貌各具特色

桂林——喀斯特地貌

桂林山水泛指在所辖范围内具有类似景观特点的风景,喀斯特地貌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喀斯特地貌主要特征体现在奇峰、溶洞、石钟乳、天坑等地理景象。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5)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6)

从外表上看,这里的山从平地拔起,虽然不是很高峻,但却是千姿百态;山里有很多溶洞溶洞因为钟乳石的存在,构成了一幅幅鬼斧神工的奇特景观;还有绕山流淌的漓河水,异常柔美,共同构成了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绝”。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7)

武夷山——丹霞地貌

武夷山则属于属典型的丹霞地貌,群山高高耸起,形成非常陡峭的崖坡,形成了奇峰险峻、幽谷险壑、碧水潺潺、古树参天的“奇、秀、美、古”景色特点;而且山体含有泛红的砂、砾岩层,所以看起来就像朱丹和红霞一样,被学者称为“丹霞地形”,名字和地形一样优美。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8)

对比可见,两者都以奇著称,但桂林山水的奇,在于山的象形、洞的百怪、水的清透;而武夷山的奇,在于山的高耸陡峭,险峻无常,还有那里的参天古树,红霞岩石。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19)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0)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1)

三、代表景观

漓江山水

桂林到处是风景,漓江山水又特别为大家所熟悉和称赞,“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其中,又是以桂林阳朔为精华。这里江水清澈见底,两岸青山秀美妩媚,又各自象形:有守候的望夫、赶考的书童、梳洗的玉女、前行的骆驼、跳跃的鲤鱼……景点千变万化,数不胜数。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2)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3)

尤为绝美的就是烟雨漓江。每当下小雨的时候,漓江及两岸就好像披上了一层薄纱,那些青山就恍如出浴的仙女,透露着一股超凡脱俗的神韵;又像是情窦初开的少女,随意扯了一朵云雾遮羞。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4)

漓江的江面也是烟雨朦胧、云雾升腾,这条晴天时的碧玉带,瞬间变成了蜿蜒无尽的云中游龙。 这时,如果再悠悠地从远处行来点一两只蓑衣渔翁撑蒿的渔船,那简直就是一幅世外桃源般的水墨大作了。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5)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6)

武夷山脉

武夷山的代表景点是天游峰,丹霞地貌特点在它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削崖耸起,壁立万仞,高耸群峰之上。每当有云海出现时,身处天游峰却恍入仙境,遨游天宫,看看四周,云海茫茫,群峰悬浮(想想电影《阿凡达》里边的景象),何似在人间!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7)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8)

天游峰还处处是名木古树,郁郁葱葱,中间突然飞扑出一道胡麻涧,奔泻而下直达峰底,溅起水珠犹如寒冬雪花,美不胜收。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29)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0)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1)

还有九曲溪,从主峰黄岗山西南麓流出,蜿蜒绵长,三弯九曲,每一曲都饱含景趣,每一湾都暗藏佳景,每一段都自成意境,浅的成滩,深的成潭。连徐霞客都不由得啧啧赞叹:“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2)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3)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4)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5)

对比可见,桂林山水用“小家碧玉”来形容他们是最合适不过了;而武夷山则需要用壮丽崎岖来形容,就像一个拔地而起的“旷世英雄”,一个柔,一个刚;一个奇巧,一个雄浑,各具特色。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6)

桂林山水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7)

武夷山

四、评测总结

1、成因不同:桂林与武夷山的山,都是山,但喀斯特地貌是由于地下水与地表水溶蚀了岩石,再经过沉淀、堆积而形成的奇景;而丹霞地貌则是由于陨石撞击、地壳运动而,使得那些原本沉睡地下的红层地貌逐渐破土而出,形成奇伟的山脉。成因大不相同。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8)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39)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0)

2、因为各自的地貌成因不同,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地貌特点,就好比它们都是人,但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都是人,但性别不同。性别不同,体貌特征不同,自然就不好做对标的比较了。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1)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2)

五、郭沫若题词原因解析

1、可能郭沫若先生仅仅是从山形上进行了对比,那么,经过评测,桂林的山,从体型、陡峭度、宏伟度等方面来讲,确实都不比武夷山。或者用郭沫若的话来说,当把两者并立在一起的时候,在高峻的武夷山脉面前,桂林的山,确实有点像“丘”了。所以,郭老说的也是实话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3)

桂林山水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4)

武夷山

2、但问题也来了,景物的美不美,是否仅仅从体型的高大威猛去评比呢?或者说,突出一个景点的“高大上”,是否需要把另外一个著名景点拉来做陪衬或踩到脚下呢?个人认为,郭沫若的题词确实忽略了个人的审美喜好,野百合也有春天呐,不能因为一己之见,而抹杀了他人的审美。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5)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6)

3、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观赏美景时候,谁又不是从主观的观感去感受、抒情和评论的?谁又能做到在做评论的时候,先去考古或写论文似的得出一个中肯的结论之后,才捋着因为专心致学而疯长的胡子慢悠悠地说:经吾二十五年之深入考证,此景确为天下第一奇观也!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7)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8)

4、也许,郭沫若先生当时游兴正浓,确实被眼前景象所征服,在一时冲动的情绪下,才说出了这样的评语。这就像李白当年那样,口无遮拦,夸张无限,从“白发三千丈”到“银河落九天”,用了不少夸张的手法,显然很个人化,没有他所处的那个情景,还一时理解不来。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49)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50)

最后,我们该怎么选择呢?

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但世界需要多样化的存在才更精彩,不然大家眼里看到的都是武夷山,其实也挺寂寞的。

郭沫若为什么葬在小山沟(桂林山水甲天下)(51)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版权方,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版权方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