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

文|筱羊

《人世间》原著中,周志刚1982年退休,1987年去世。

在他最后的五年时光里,周志刚一直和老伴住在光字片的老房子里。

长子周秉义没有自己的房子,还寄身在金月姬的高干楼里,何谈把父母接到身边承欢膝下。

长女周蓉因为瞒着父母和冯化成离了婚,又偷偷摸摸和蔡晓光领了证,周志刚知道后打了周秉义(只有他知道周蓉离婚的事),还要和周蓉断绝关系。

父女俩闹得这么僵,长达多半年都不来往,更别提周蓉把父母接到身边了。再说她刚刚评上副教授,学校虽然照顾她,也不过给了她一间单身宿舍,把父母接到身边并不具备条件。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1)

三个儿女中,只有秉昆通过个人的努力,在接近市中心的一条小街上买了一处苏联房——虽然看上去年头不短了,却还算周正。有小门斗,窗外还有小院子。

郑娟对新家爱惜到无微不至的程度,她这个周家的功臣非但没有居功自傲,还处处按好儿媳的标准要求自己。

她对秉昆说:“咱们住在天堂一般的家里,爸妈却住在光子片的破土屋里,我住得越来越不踏实了。”

秉昆早就想把父母接到自己的新房子里享享福,无奈父母说什么也不愿离开自己的“老窝”。

最后在郑娟和秉昆的央求下,周志刚才代表老伴来到了小儿子的新家“参观‘。

周志刚以专家的口吻对秉昆的新房进行了一番点评,然后语重心长地对小夫妻俩说:“你们以后一定要恩恩爱爱地过日子,要不对不住这么好的家。我年轻时做梦都想给老婆孩子这样的一个家,一辈子快过完了也没实现——你们真是赶上好时代了!”

那时,周志刚看小儿子秉昆的眼神从来没有过的慈祥。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2)

可突然有一天,街区房管所来人通知,这房子的原始房主从苏联回到本市了,要落叶归根,所以秉昆一家必须给人家腾出来。

俄式洋房成了一家人的“南柯一梦”,被迫搬到地下室的周秉昆,发誓要重新给妻儿买一处比这里还要好的房子。

在秉昆看来,“兑”房子的1600元钱,自己用了短短一年的时间就攒下了,以后何尝挣不下买房子的钱。

可事实上,随着周志刚的离世,好运也好似远离周秉昆。他在后来的日子里,终其一生都没有再买得起房,要不是秉义主持了光子片的拆迁,秉昆的新房梦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剧版《人世间》中,对于周秉昆再也买不起房的原因,没有过多的描写和解释,让观众不免产生疑惑。

其实在原著中,关于周秉昆的这一段经历是有着非常完整的时间链条的,他后来的买不起房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3)

从酱油厂的小工人到杂志社编辑部代主任

周秉昆作为光字片的留城子女,最初被分到了木材厂,他和工友涂志强都是一名出料工。

后来涂志强喝醉酒杀了人,被判死刑,惨烈的行刑场面,把一向胆小懦弱的秉昆吓昏过去。

秉昆误把肖国庆喊成“强哥”,这让国庆非常恼火,为此还和秉昆动起了手。

厂长以为秉昆对涂志强“念念不忘”,质问他是否对判处涂志强死刑有什么不满。

恼羞成怒的秉昆骂了厂长一顿,从木材厂辞职了。

秉昆找到蔡晓光,拜托他给自己找工作,蔡晓光把周秉昆调到了酱油厂,在出渣车间做了一名出渣工。

在这期间,周秉昆受水自流和骆士宾之托,开始给涂志强的未婚妻郑娟送钱,至此,两个人一生的不解之缘拉开序幕。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4)

1976年,周秉昆因为当时的政治原因被逮捕,郑娟在他离开的日子里,承担起了照顾植物人周母,以及年幼的周玥的重担。

那两年的含辛茹苦不难想象,然而郑娟无怨无悔,她简直是怀着一种感恩般的心理终日操劳,把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小寡妇的坚忍耐劳发挥到了极致。

等到秉昆回来那一天,他不再有任何顾虑,一把抱住郑娟,说道:“现在是我欠你的大恩大德,我一定要娶你!”

等待周秉昆的不仅有幸福的婚姻,还有调令。

宣传部的同事宣布:正式任命邵敬文为《大众说唱》主编,任命白孝川为副主编,二人属于正副处级干部;周秉昆正式调入《大众说唱》,任编辑部代理主任。

邵敬文和白孝川安慰秉昆,之所以宣布了一个“代”字,肯定是由于秉昆学历太低的缘故。

能转正已经让秉昆喜出望外了,从出苦力的出渣工,到编剧部的代主任,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一步登天,至于是代主任还是主任,根本不在秉昆的期望范围内。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5)

剧版《人世间》中,秉昆能从小工人转正到事业编,全仰仗于在特殊时期,他和邵敬文建立起的特殊友谊,他的转正邵敬文居功至为。

但在《人世间》原著中,邵敬文并没有那么大的能量,周秉昆的转正,是已经升任省委宣传部部长的马守常亲自批示的。

秉昆原以为自己能被借调,凭的是真本事,不承想自己竟是个走后门的,他一度雄起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顿时又下去了。

其实秉昆更不知道的是,嫂子郝冬梅无形中起的作用更大。马部长以为在郝冬梅父亲的问题上爱莫能助,为求得心理平衡才决定暗中帮助秉昆的。

当然,秉义和冬梅并没有为秉昆说过什么话,完全是老两口的自觉行为。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因此延申出来的错综复杂的利益交换、权衡,实在是太微妙也太敏感。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6)

一年挣够了买房的钱

周秉昆的”代“主任并没有当多久,很快上级领导就调来了当过领导大秘的韩文琪当社长。

这人对办杂志不仅外行还独断专行,他仗着后台硬,根本不把纯粹的业务干部邵敬文放在眼里。

韩文琪接连调来了好几个自己人,周秉昆三个被彻底架空了。

邵敬文要求调到文化馆当馆长了,周秉昆的师父白孝川知道一直这样下去,迟早会被踢出局。

他找到韩文琪,软硬兼施,给他和秉昆争取了一片”自留地“——他们俩人仍属于编辑部的人,每月由编辑部开工资,但成立的演出活动承办部,拥有自主权,只需每个月向社里交一笔创收费。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7)

挣钱的事谁会往后缩?白笑川一挥手,各路演绎豪杰跟着走,一场”走穴’下来,他们也就分个二三十元,最多五十元而已,但若来劲儿地走,积少成多,那笔钱就很客观了。

周秉昆也就是成立“演出活动承办部”的一年里,攒下了钱。不到一年,他居然攒下了一千多元钱,他又向白孝川借了二百元,以一千六百元的价格买下了那处俄式洋房。

秉昆买下房后,带着一家四口人看房子时,郑娟不相信地连着问了好几遍:“以后就归咱们住了?”

得到秉昆肯定地回答后,郑娟哭得稀里哗啦。

周楠则小声地对秉昆说:“爸,我爱你!”

秉昆很动情,他觉得自己如同提前实现了几个五年计划,自豪感油生。他以为未来的日子,就是和郑娟,还有两个儿子一起在洋房里幸福度过。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8)

秉昆不知道,等待他的是无尽的深渊。

先是房子被查封了,被要求无条件归还给原房主。

而那个与他签协议的人也从人间蒸发了——对方是白孝川朋友的朋友,既然是师父的关系,周秉昆想都没想就签了协议,不承想竟遭到了杀熟的一刀。

郑娟对秉昆毫无抱怨,还百般安慰,只说就当花钱买了教训。郑娟的善解人意反而让秉昆更加内疚,他决定去求助哥哥秉义。

自从哥哥成了省长女婿后,秉昆一直和哥哥保持着距离,他特意喝了一瓶啤酒给自己壮胆。

周秉昆一口气把自己家迫在眉睫的事从头至尾讲了一遍,听得秉义瞠目结舌。

秉义对秉昆说:“如今中央有政策,对从国外归来主张自己房产权的,各级政府要认人家那个帐,该腾退的必须腾退……”

周秉昆看着哥哥公事公办的样子,急赤白脸地打断他:“够了!那你的意思就是活该我倒霉呗!”

周秉义也生气了:“你冲我发什么火?你”兑“房子之前怎么不向我这个当哥哥的咨询,现在出了问题了才想到我这个哥,太晚了!我不好说你活该,但我要明明白白告诉你——你只能自认倒霉!”

周秉昆直愣愣看着周秉义,一边倒退一边说:“周秉义,就当我没有你这个哥!”

还是邵敬文让秉昆搬到了文化馆的地下室里,秉昆不由地想,关键时刻能挺身而出的才算是真正的朋友。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9)

父亲的死

搬到地下室后,秉昆一直没有去父母那里,他不愿见到哥哥周秉义。

静心想来,秉昆也知道哥哥不是不帮他,确实是帮不了。他生气的是哥哥非但没给他半句安慰,反而劈头盖脸训了他一通。

寻求帮助未果,内心极大的不满只需要极小的理由,也足以让人耿耿于怀——朋友间如此,兄弟间也如此。

1987年正月初三,老友们聚在了周秉昆家住的地下室,主人与客人开怀畅饮。

秉昆正在兴头上,周秉义大驾光临,对于秉昆搬到地下室,秉义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弟弟对他的抵触情绪,也让秉义有口难言。

秉义来找秉昆,是来提醒他,针对思想文化界和文艺界,又有运动,他让秉昆暂缓演出活动,省得撞到枪口上。

刚刚被骗了一千六百元钱的秉昆,正想利用过年,多组织几场“走穴”,赚些钱,弥补损失,听哥哥这么一说,气不打一处来,他冲着秉义嚷道:“我这个弟弟用不着你动不动就三娘教子耳提面命!你别总是瞧不起我,我起码是靠真本事吃饭的人!都是由于你这种闲人多了,才搞得今天运动明天运动的!谁都别想堵死我们的生存之道,不要掐住我们的脖子砸我们的饭碗!”

秉昆说得是半醉半醒的话,他这种人根本不该沾酒,即使两杯啤酒下肚,半小时就会丧失理智。

秉义就是再没脾气,这时也不禁火冒三丈,他扇了弟弟一个大嘴巴。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10)

扇完兄弟俩都怔住了。突然有人喊“爸,爷爷不好了!”

是楠楠的声音,等到兄弟二人赶到医院的时候,周志刚已经上了呼吸机。

医生告诉他们,老爷子不行了,估计也就两三个小时的活头了。

周志刚的耳朵还很管用,医生的话音刚落,他就自己除去了吸氧罩,坚持要回家。

等到秉义用平板车把周志刚拉回了光字片的老房子里,看着周志刚安安静静地睡着了。

他们都以为周志刚创造了奇迹。

秉义向秉昆道了歉,并强调了这次运动的凶猛和凛冽。

秉昆虽然不甚同意,却还是点点头说:“我知道了哥,我不会给你添麻烦的。”

没等弟兄俩完全和解,就听郑娟突然叫道:“哥,秉昆,爸的情况不太对……”

周志刚的脸看上去已经是僵的了。

秉义双膝跪地,泪如泉涌,后颈像被刀砍一样,垂下了头。秉昆反应了半天,才意识到老父亲已经离他们远去了。

埋葬完父亲,周秉昆又搬了一次家,他从地下室搬回了光字片,不能让老母亲独自生活,老太太也更愿意和郑娟生活在一起。

从那以后,郑娟和周母就没有再分开过,直到为她养老送终。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11)

“和顺楼”副经理

对于能创收,再买下洋房这样的愿望,周秉昆一直不肯死心,所以他等全家稳定下来后,瞒着哥哥又偷偷“走穴”去了。

结果,他们在南方一个小市被扣住了,收益也被没收了。

秉昆的节目并没有什么“污染”,更没有传播什么“阶级思想”,只是严重干扰当地演出市场,他们侵占了人家市场,人家要给他们一点眼色看看。

周秉义亲自出马,才把弟弟他们解救回来。路上,秉义一句批评的话都没说,秉昆却沮丧极了。

回来后,秉昆生平第一次在那么隆重的高规格的大会上做公开检讨,尽管代表演出队,还是感觉羞愧难当。

以后的三个月,秉昆成了不劳而食的无业者,哥哥姐姐给的钱由郑娟掂量着花,一家人又过起了精打细算的日子。

不久,周秉义弄出了大动静,他们工作组联合有关部门端掉了一个南方人在A市非法制售录音带,周秉义受到了表扬,也为秉昆出了一口恶气。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12)

韩社长要开饭店,而且是高级饭店,他要白孝川当经理,秉昆当副经理。

选了吉日,“和顺楼”开张了。

和顺楼的生意很不错,可谓出入无百姓,迎送皆贵宾。

在“和顺楼”里,秉昆渐渐变成了一个话语很少的观察者,倾听者。令人忧虑的现象多了,对现实失望、不满的牢骚听得多了,便有种不祥的感觉。

确切的说,打从父亲走后,秉昆活得越来越没有安全感了。工人下岗和物价上涨两件事让大家人心惶惶,也让他越来越精神紧张。

他说起来是大酒楼的副经理,可工资却仍然只有每月七十块钱,参照的还是老编辑们的平均工资。

这七十元钱,扣除每月的水电费、两个儿子的学费以及买粮买菜的钱,所剩无几。

从本质上说,秉昆比德宝、国庆和赶超三人更善良,也更富有正义感,却不如他们三个坚韧。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没有他那样的哥哥和姐姐,也没有他那样一直享受着工人阶级的光荣感的父亲。

他们在精神上毫无依靠,自己怎样他们的人生便会怎样。他在精神上却曾经是个襁褓儿,先是以父亲为精神支柱,后是以哥哥姐姐为精神支柱。

如今,父亲不在了,哥哥姐姐除了在他经济拮据时能给点儿帮助,其实对他的人生帮不上什么太大的忙了。

对接下来面对的生活的不确定性,秉昆是恐惧的,也是逃避的。

周秉昆为什么搬回老房子(人世间一年就买下俄式洋房的周秉昆)(13)

写在最后

秉昆就是在这样的彷徨中,听到了骆士宾要夺子的信息。

对于这个尘封的往事,周秉昆是极力压抑着的,他甚至曾经一度忘记了楠楠不是自己亲生子这个事实。

所以当他被水自流告知,骆士宾为了夺回楠楠会不惜一切,甚至会连着郑娟一起带走。

听到这些话,秉昆的大脑已经不会转弯了,他不能失去郑娟,他和郑娟犹如连体人一样,谁离开谁都不能独活。

此时的秉昆,已经没有了仰仗的父亲,哥哥姐姐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他唯一可以依赖的只有郑娟,如果失去她,他会疯狂的。

所以当他被骆士宾挑衅后,便暴力相向了。

最终,骆士宾咎由自取,失去了生命,周秉昆也为此付出十二年的牢狱之灾。

1988年入狱,出狱时已经是2001年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曾经可以用一年攒下钱买房子的时代,再也不存在了。

不过好在好人有好报,秉昆和郑娟的晚年还是很幸福的,他们徜徉在新区的柏油马路上,秉昆不由得将郑娟的手攥紧,仿佛这样他俩就永远不会分开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