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货之光和国产烂品(忽悠国人割韭菜)

一直以高端豪奢床垫品牌自居的慕思最近遇到了件麻烦事。

10月29日,证监会发布“慕思股份申请上市的反馈意见”,其中第26问赫然提到慕思曾与“洋老头”Timothy James Kingman签订了《协议书》,约定Timothy James Kingman授权慕思使用带有其肖像的照片及其底片。

但“洋老头”的背景慕思却并未在相关报告中提及,因此证监会忍不住发出了惊天一问:“广告中的那个洋老头究竟是谁?”

国货之光和国产烂品(忽悠国人割韭菜)(1)

证监会的询问,将慕思床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些媒体出于职业敏感,暗中探索慕思广告背后的疑云,结果竟然发现这家号称拥有“欧洲高贵血统”的床垫品牌,其实一直在用“洋老头”忽悠国人,割同胞的韭菜。

01“洋老头”的来历

多年以前,慕思曾在官网高调表示,广告中的白胡子“洋老头”是来自法国的睡眠专家,暗示慕思天生便带着来自欧洲的不凡血统。

不仅如此,慕思品牌还多次在广告中强调“法国皇家设计师”、“创始于1868年”等等概念,甚至公然宣称其官方英文名De Rucci,就是来自创立慕思的法国设计师De Rucci ,让万千消费者一度以为慕思就是土生土长的法国品牌。

然而,以“欧洲血统,床品高奢”自居的同时,慕思对于自身的品牌由来、广告中“洋老头”与设计风格的关系等一直语焉不详。

种种反常之举,引得一些媒体记者前去暗中查访,誓要找寻慕思广告里“不能说的秘密”到底真相如何。

国货之光和国产烂品(忽悠国人割韭菜)(2)

记者们很快联系到一位自称是慕思前员工的爆料人。据他介绍,慕思品牌虽然披着洋外衣,却是2004年诞生于广东东莞的本土企业,与法国没有任何关系。

而广告里的“洋老头”,也并非“睡眠专家”,而是慕思花了一万元随便找的深圳某大学的外教。

一石激起千层浪,慕思公司闻讯后,急忙出面辟谣。直指爆料者所说的全是恶意诬陷,自家从未想过冒充假洋品牌。

话虽如此,可经此一事后,慕思的广告宣传便低调了许多。曾经无处不在的“法国设计师”概念突然没有踪影。若非这次证监会公开慕思,只怕大家早已忘了慕思的“黑历史”。

02假洋品牌众生相

说来慕思想方设法给自身品牌注入外国元素,目的无非是想收国人的智商税。

公开数据显示,慕思的研发费只占售价的2%,可它的综合利润却将喜临门、梦百合和顾家家居等各大友商远远甩在身后,俨然便是最会赚钱的床垫品牌。

不过,疯狂打广告假冒洋品牌是要付出代价的。

据证监会在反馈意见披露,慕思公司在报告期内(2018-2020年),销售费用金额分别为9.796亿元、12.095亿元,11.052亿元,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约8%-14%左右。

这其中,仅在2020年,慕思广告费就高达3.96亿元,占其销售费用的36%。

国货之光和国产烂品(忽悠国人割韭菜)(3)

如此高昂的成本,直接导致慕思床垫在2020年的平均成本达到了855元,今年上半年更是上升至916.19元。

幸好慕思擅于营销,成功以突破万元的床垫售价,覆盖了高昂的成本与广告费,这才没有造成经营危机。

其实,像慕思这样借助“洋品牌”走上成功之路的企业还有很多。

比如家居行业中,就有达芬奇家居、马可波罗瓷砖、诺贝尔瓷砖、蒙娜丽莎瓷砖等等“假洋品牌”。

而服装行业里,也有卡尔丹顿这样跑去国外注册个商标,然后在国内生产经营加工,等到销售时却打着“进口商品”的幌子,肆意割同胞的韭菜。

令人愤怒的是,当卡尔丹顿的骗局被揭穿后,该公司的负责人还公然宣称:“这不是消费者被愚弄,而是公司为迎合消费者想买进口商品的需求。”

国货之光和国产烂品(忽悠国人割韭菜)(4)

卡尔丹顿负责人的说辞,揭露了消费者购物时的某种奇怪心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片面地认为“远来的和尚会念经”,进口舶来品就是优质产品的代名词,这让许多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时,总是倾向于购买看起来像外国货的东西。

如此一来,中国的企业为了盈利,纷纷绞尽脑汁给自己的品牌取“洋名”,以便让售卖的商品听起来更“洋气”,从而带动销量增加利润。

偏偏“假洋品牌”的概念还很难界定。按照相关规定,只要企业提出的商标注册申请符合商标法的有关规定,就应予以注册,至于注册的商标是否含有“洋味”,商家完全可以自主决定。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本土品牌与洋品牌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假冒洋品牌不再是一本万利的事,甚至就连真正的洋品牌也辉煌不再,在竞争中输给本土品牌。

国货之光和国产烂品(忽悠国人割韭菜)(5)

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公认为高档西服代表的“皮尔卡丹”,如今只能偏居商场一角,又或是在电商平台上与本土服饰展开激烈的价格战。

若非死忠粉,谁还记得“皮尔卡丹”曾是人们眼中的“阿玛尼”,是每个男人都想拥有的终极战袍。

无独有偶,洋品牌麦当劳同样经历了这个从辉煌归于沉寂的过程。要知道麦当劳刚刚进入中国时,无数少男少女们的愿望就是能在麦当劳举行婚礼,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婚礼,妥妥是豪华与隆重的代名词。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的人们虽然还是在麦当劳消费,也依旧会选择“皮尔卡丹”的西装,但吃完喝完买了衣服后,大家心里恐怕再也不会产生“高档消费”的感觉,也绝不会认为光顾了这些“洋品牌”,便可以“高人一等”了。

国货之光和国产烂品(忽悠国人割韭菜)(6)

这一切变化的背后,是日益强大的祖国,带动了民族品牌的飞速发展。

今时今日,本土品牌完全没有必要冒充洋品牌,企业家们不妨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国品牌”,让我们本土的品牌能够冲出亚洲,冲向世界,成为外国人眼中人人欣羡的“洋品牌”。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且无法核实版权归属,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作者:梨院月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