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殉国时间(张自忠殉国妻子言)

“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中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殉国后,周恩来亲笔撰文,如此称赞、缅怀张自忠

在重庆北碚区的梅花山麓,永眠着一对恩爱有加的夫妻。丈夫叫张自忠,妻子李敏慧。一位是抗日名将,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一位是“身不得男儿烈,心却比男儿烈”,在丈夫牺牲后直言自己“不难过”,却在将家中大小事务交代清楚后,以绝食7日的方式追溯丈夫的忠魂而去。

爱情是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难题,归于平淡不过是想寻得一心人,过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生活。或许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无法理解,得爱一个人到怎样的程度,才会以“殉情”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李慧敏的身上,不仅看到了他对丈夫的爱,还有她身上的“家国”二字的分量。

张自忠殉国时间(张自忠殉国妻子言)(1)

张自忠,字荩忱,父亲张树桂官至五品,他便自幼不愁吃穿,也得以入私塾学文化。可奈何造化弄人,父亲于1905年他14岁时,因病卒于任上,张家便家道中落了。

16岁那年,在母亲的操持下娶年长他一岁的李敏慧为妻。虽彼时的少男少女都还不懂情爱到底为何物,两人间却生出了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里,令人羡慕不已的爱情。

李敏慧虽然是临清县咨议局议员李化南之女,却并未读过什么书,更别说接触其他的先进思想。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位普通妇人却将家中操持得很好。婚后的张自忠先是走在求学的路上,后又投身了革命,故而总是繁忙。李敏慧则独自担起了操持家务,和照顾3个孩子的重任,且将孩子照顾得很好,女儿张廉云还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的高材生。

其实自张自忠于1911年冬,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后,李敏慧便完全不知丈夫每日在忙些什么。虽然心中多有好奇,但她从未没有过多追问过,因为她身上有着过去传统女性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嫁夫随夫。

然而纸终究没能包住火,张自忠因在学校接触到了“三民主义”后开始向往革命,并以同年底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正式投身民主革命运动的事情,还是被李敏慧知晓了。

这让她内心很是介意。只是她介意的不是丈夫的选择,而是介意丈夫成了军人后,要上阵杀敌过刀枪无眼的日子。所以,每每听闻哪里有战火响起,李敏慧就没法安心入睡,直到收到张自忠的家书,她才能暂时放下心。

可终究上天没有给予这对有情人,多一分眷顾,他们夫妻一场,最终连“再见”都没有机会说。

张自忠殉国时间(张自忠殉国妻子言)(2)

张自忠、李敏慧

张自忠虽出生于官宦家庭,他身上却从不见傲慢娇纵的影子。投笔从戎,在冯玉祥的西北军中,从小小的排长做起,严厉治军、带兵有方,以优异的军事能力和足够的人格魅力,官职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早在其于学兵营当营长时,他就被称呼为“张扒皮”。不过这非贬义,既不是说他这人难缠,也不是说他是一介粗暴蛮横的武夫。

1923年秋,冯玉祥率军驻扎北京南苑,张自忠任学兵营营长。北京的冬季来得早,冷的早,雪也下的早,每逢在冷风中大练兵,官兵们无一不抱怨,渐渐对训练也开始应付了事。为此,张自忠很苦恼,也曾多次和官兵们沟通过,但效果仅能维持短暂时间,没多久畏难之意就又诞生了。

有一天,南苑的雪下得很大,偌大的练兵场上,充斥着无尽的颓意。张自忠便想着以身作则,发话让所有人脱下棉衣跟着他一起跑步热身。本身天气就够冷了,还让脱棉衣?毫无疑问,所有官兵们无一人有所动作。

张自忠没有强调第二遍,说完话就开始松开棉衣上的腰带,面不改色地脱下了棉衣后,就开始在雪地里跑起来。看得全营官兵一愣一愣的,除了深感意外,内心更多的是震撼。毕竟这样敢于以身作则的将领,不仅在西北军中少见,在整个国民党军队里也是难得一见。

随后,所有官兵都解开了腰带,脱下了棉衣,井然有序地跟在张自忠身边跑起步来。至此,这“张扒皮”称号不胫而走。加上后来军阀混战期间,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张自忠领兵有功,一夜之间从徐源泉部下夺回许昌市五里店,便谁人都知这西北军中有个“张扒皮”叫张自忠。他不仅受人尊敬,还会带兵、会打仗。

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突然放弃中立,选择拥护蒋介石,随即挥师入关。华北岌岌可危,最终被张学良的东北军占领。冯玉祥大败后,张自忠率残部退至山西。因在战争中勇猛果断、指挥若定,尽显大将之才,故1931年1月西北军残部被收编于东北边防军第三军时,张自忠被任命为三十八师师长。同年6月,南京镇政府进行军改,第三军改番号为第二十九军。

张自忠殉国时间(张自忠殉国妻子言)(3)

三个月后,侵华战争在黑色土地上拉开序幕,抗日战争一触即发。1933年1月,日军将爪牙伸向山海关,二十九军紧急进驻喜峰口,张自忠临危受命任前线总指挥,迎来了首次和日军的交锋。3月4日,承德沦陷,张自忠与冯治安率部于遵化和日军交战七日。由于日军装备精良,29军伤亡不小,但全军誓死不退。

张自忠不愿坐以待毙,挑选了一批优秀士兵组成大刀队,对敌军展开夜袭。夜袭危险重重,但在张自忠的动员下,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不下2000人报名。第一次夜袭,率先由赵登禹率500官兵发起进攻,打得日军猝不及防,一夜之间损失500余兵力,29军夜袭首战告捷。

日军不肯服输,翌日天一亮就开始猛攻。如此循环,日军仍无法取得胜利,只得转而向罗文峪方面发起进攻。敌动我动,张自忠立即与冯治安调兵赶往罗文峪口御敌,最终打得日军仓皇而逃。

喜峰口高捷,喜讯不胫而走,很大程度鼓舞了更多中华儿女抗日决心。这也是抗日战争前期,中国军队鲜有的一次胜利。只是奈何此时的蒋介石仍将军事部署重心放在“剿共”“围剿红军”上,导致长城防线兵力薄弱,让日军从冷口攻进了长城以内,并随即占领迁安。

至此,29军陷入腹背受敌、孤立无援之境。3月的坚守,最终因蒋介石不适宜的政策付之一炬,29军只得放弃喜峰口、罗文峪,向西南方向撤退。没了兵力坚守,国民政府也被吓破了胆,连忙向日军发出“协商停战”信号,以签订《塘沽协定》结束谈判。中国近代史再添一纸屈辱记载。

张自忠殉国时间(张自忠殉国妻子言)(4)

民国政府代表与日军签订屈辱协定:《塘沽协定》

1937年2月,为了民族存亡,国共开始谈义和,但直到七七事变后,才算基本实现。然而蒋军抗日态度仍见消极,1938年张自忠所在部驻防洋坪时,便是因其抗战不积极,损失惨重,多名优秀将领为国牺牲。

1940年,张自忠已经是第33集团军总司令,驻防襄樊一带,33集团军成了第五战区的主心骨。同年5月,日军向第五战区发起猛攻,史记“枣宜会战”。

此行日军准备充足,兵力30万,还有100余辆坦克、70多架飞机打配合。目的就是为了一次控制长江一带的交通,切断与重庆的运输线。所以,此战胜败于整个抗日战争走向至关重要。

张自忠抗日心切,亲笔书各部、各将领鼓舞士气,稳定军心。7日,张自忠率部东渡襄河,北进阻截日军去路,一路上去日军交火不断。11日,部队冒雨追逃敌,在梅家高庙打了一场伏击战,一举灭敌1400余人,重创日军,使全军士气大涨。

15日,张自忠率部1500余人行至南瓜店以北路上时,陷入近6000日军包围圈中。部队全然不占优势,张自忠只得边打边退,于16日拂晓退至南瓜店十里长山。

有着制空权的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一个昼夜接连发动了9次大冲锋。枪炮齐鸣、大地震颤,张自忠所在部队伤亡急剧上升。战况紧急,他更是自晨至午不曾有片刻休息,一直在疾呼督战,左臂中弹仍然不退后方。

张自忠殉国时间(张自忠殉国妻子言)(5)

御敌至下午2时,1500余官兵仅剩数百人,张自忠不顾自身安危将自己的卫队派去前线。随后,他提笔写下近百字战报,交由副官马孝堂,说:

“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

事已至此,受不住仅仅是时间问题,部下含泪请求张自忠转移全部遭拒,还说:“今日是我报国时矣!”

4时,前方防线被攻破,日军冲进指挥部,将军为国牺牲了!

在日军二战相关资料中,有着对张自忠牺牲前最后的描述:指挥部中有个大个子军官,倒下后从血泊中站起来,身负重创仍然目光如剑,看得日军第四分队的一等兵藤冈元浑身发麻,惊愕愣在原地。

随后另一名日军朝他头部开枪,枪声震得藤冈元清醒过来,随即端起刺刀猛然向前,刺进他的身体,他这才彻底倒下,没能再站起来!

奉命驰援的三八军终究还是来晚了一步,张自忠战死沙场噩耗传开,举国悲痛,蒋介石还责令第五战区,不惜一切代价抢回其遗体。

黄维纲领命,当天夜里率领敢死队渡河,两昼夜激战后,终夺回将军遗体。值得一提的是,张自忠也是日军所钦佩的好对手。张自忠牺牲后,日军命人找来上好棺木盛殓,树木牌,并全军脱帽敬礼。敢死队带张自忠忠骨返回时,日军空军特意停止飞机轰炸,免伤到其遗体。

三天后,将军灵柩被护送至重庆,沿路数万群众挥泪祭奠。将军遗体抵达宜昌,停于东山寺时,10万民众自发前来送殡,日军飞机也曾盘旋于灵柩上空,但始终一弹未投。送殡民众见日军飞机来,也无一人躲避、逃散。

张自忠殉国时间(张自忠殉国妻子言)(6)

数万人同悲,只为送将军最后一程!

彼时,通讯本就受限,再加上全国各地战火不断,信件晚到甚至是不到很常见。一直守于家中的李敏慧收到丈夫为国捐躯消息时,已然是两个月后。

听闻噩耗,张家上上下下全部悲痛至极,反倒是李敏慧显得过于淡定了些,只是沉痛地说道:

“张自忠为国家战死疆场,我不难过。我虽然是一个妇女,也应当有份。”

初听不知话中含义,只以为丈夫为大义而死,她为之自豪,后来才知彼时她就已经想好了随夫而去。

不久后,李敏慧将家中大小事务交代给了小叔子张自明,然后将自己关在屋内,不进一粒米、一滴水,7日之后离开了人世,时年50岁。

7日之后,李敏慧的遗体被送至梅花山麓与张自忠“团聚”合葬。

张自忠殉国时间(张自忠殉国妻子言)(7)

“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纵然我们难以理解将军夫人殉夫之举,但始终都该铭记历史,记住我们脚下的土地曾经遭遇过怎样的腥风血雨!

而在这片承载了五千多年文明的广袤土地上,不仅有过无数像张自忠这样浴血抗战的英雄,也有过像李敏慧这样,不懂大道理的弱女子,却只因懂自己的丈夫,以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家国”最深沉的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