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人认罪(3.所有人都有罪)

佛教教义讲究因果报应,这里的报应既有正面的福报,也有负面的恶报事实上,佛教更注重的是如何化解恶报,而恶报正是因为恶业所引起的这一观念在市井文化层面流传非常广泛,明清小说里无一不是借着因果报应哲学而劝人向善西游记里当然也不例外,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罪人认罪?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罪人认罪(3.所有人都有罪)

罪人认罪

佛教教义讲究因果报应,这里的报应既有正面的福报,也有负面的恶报。事实上,佛教更注重的是如何化解恶报,而恶报正是因为恶业所引起的。这一观念在市井文化层面流传非常广泛,明清小说里无一不是借着因果报应哲学而劝人向善。西游记里当然也不例外。

正如前文所述,取经的起因和背景就是因为罪业堵塞了轮回。

一开初,太宗受到龙王鬼魂的惊吓后,寝食难安就一命呜呼,到了地府由崔判官接待,然后又与十殿阎君畅谈,屁事没有,一场虚惊!送回去还阳!

这事情本来就了了,太宗皇帝为了表示感谢,说回去后要送给阎王们一些瓜果。阎王倒是没客气,说最好是南瓜。

不过,出了森罗殿,崔判官带领唐王先到了阴风恻恻的阴山,阴山背后就是十八层地狱,里面都是生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犯下罪业的人,在此受尽刑罚。这可把唐王吓得不轻。

然后又过了奈何桥,到了枉死城。只听哄哄人嚷,分明说“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太宗听叫,心惊胆战。这里的冤魂都是缺胳膊少腿的,这些鬼魂看见李世民就要找他索命,慌得唐太宗又要拉崔判官的袖子。这回崔判官开始要钱了:

“陛下,那些人都是那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众王子、众头目的鬼魂;尽是枉死的冤业,无收无管,不得超生,又无钱钞盘缠,都是孤寒饿鬼。陛下得些钱钞与他,我才救得哩。”

这些人跟李世民有关系吗?“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是隋唐演义里的各路反王,比如瓦岗寨之类的,跟李渊的义军是同盟军,多少还是有点关系。于是太宗皇帝答应回去就打钱。

最后,崔判带领太宗到了六道轮回的旋转门: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

崔判送他进了贵道门。临行前,告诉他要超度这些鬼魂:

“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报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

这就有了第三个条件:水陆法会。就是要用佛法超度。

这让我们想到了地藏菩萨,这位掌管地府的菩萨,曾发誓: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现在看来难度很大,怎么办,赶紧用大乘佛教感化、超度、释厄啊!

唐太宗这次地狱一日游最大的感概就是地狱恶业极多,这种恶业会影响到阳世的太平,这成了取经的最大理由。

前文曾提到唐僧师徒四人一马均有罪,都是戴罪立功。而且,书中也暗示了,唐太宗李世民本人也有罪,否则那些鬼魂为啥拉着他的袖子不放。这也是他爽快地答应地府提出的条件的原因。

这又是一个基督教义:每个人都有原罪。需要赎罪。

不过,西游记里的释厄算不得赎罪,其实带有勾兑性质。你看,崔判拿出生死簿,一看唐太宗的阳寿是到贞观一十三年,他大笔一挥,就改成了三十三年。而且这事情前面已经发生过,美猴王也勾过生死簿。这事情也没人过问。

这可是司法机关,似乎有点儿戏了。生死之事,其实都是掌权者和领导们说了算。既然如此,为啥不把那些枉死鬼都放了,这样地狱也稍微清净一些呢。

奥妙也在于此,有的要走程序,有的可以通融。关键是罪柄要拿捏,至于是惩罚还是利用那就看情况了。

唐太宗游地府的核心主题是:神佛们拿捏了这位皇帝的罪柄,要他弘扬佛法。于是他乖乖答应了,这才有了取经测故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