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师文与赋(读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祭师文与赋?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祭师文与赋(读论语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祭师文与赋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论语·八佾第三》

①如是我闻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这是《金刚经》开篇的一段话,大概意思是说:我听到佛的境界是这样的。那一段时间佛在舍卫国,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还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跟随。

“如是我闻”四个字精妙绝伦。毫不客气地讲,读懂了这四个字,就读懂了《金刚经》,读懂了大乘佛法。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与天眼不?”“如是。”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

可以说,“如是”就是佛境界,就是如来。

②祭如在

“祭如在”就相当于《金刚经》的“如是我闻”。

什么是“我闻”?答曰“如是”;

什么是“祭”?答曰“如在”。

如果夫子做《祭经》的话,第一句最好就是“祭如在”。

什么是“如在”?简单来说,就是“如朕亲临”的意思。

秦始皇之前,“朕”是泛称,表“我”;自秦始皇起,“朕”才专用作皇帝的自称,不让别人使用。

比如,屈原《离骚》开篇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朕”是“我的”意思。

“祭如在”简单说就是,祭祀祖先的时候,好像我去到祖先的面前。

③祭神如神在

前面说“祭”是“如在”,“祭神”当然就是“如神在”。

正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祭神”便是召告天下“如神在”,让天下人相信,神庇佑我等,风调雨顺,现世安稳,可使岁月静好。

④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神的时候,如果只是表演给别人看,缺少了诚敬的心态,人在心不在。就是说祭神的时候,不是“祭如在”,我祭我的,神在神的地方,两不相干。夫子就说:

“吾不与祭,如不祭。”

“我都不想参加,不愿意配合他表演。如果祭神没有诚敬的心态,其实是在欺瞒天下,把祭神当做手段罢了。”

就好像如今我们参加升国旗,行注目礼的时候,如果只是表演给别人看,而没有诚敬的心态,对国家没有热爱,又何必到达现场去参加升国旗仪式?

“吾不与祭,如不祭”是说,有些祭祀我不想去参加,因为不是“祭如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