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生谈作文(我写高考作文强不可怕)

强不可怕,可怕的是“恃强”;弱不可悲,可悲的是弱而颓废,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高考语文考生谈作文?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考语文考生谈作文(我写高考作文强不可怕)

高考语文考生谈作文

强不可怕,可怕的是“恃强”;弱不可悲,可悲的是弱而颓废。

《史记》中提到“力能扛鼎”的“强者”,有三个人:秦武王、西楚霸王项羽和淮南王刘长。

力能扛鼎,一声怒喝,气壮山河。这三人不可谓不勇武,却都死在了“恃强”之上。秦武王与人比试力气,撸起袖子举鼎,不慎手滑,被青铜鼎砸烂腿骨,哀嚎数日之后死去;项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然而有勇无谋、刚愎自用,最终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自刎乌江,徒唤“虞姬虞姬奈若何”;最滑稽的是刘长,固然孔武有力,实在头脑简单,在宽厚兄长汉文帝的骄纵之下,仅凭70辆兵车就想造反,最终自杀身亡。

这些“强者”,为什么败得这么惨?根子在“恃强”。

强是好事。谁不想让自己强大?坏的是“恃”,是因为强而目空一切。一叶障目之后,强者反倒成了井底之蛙。

强者未必是智者,智者往往是强者。智者之所以“智”,因为他知道,强和弱会转化:强会变成弱,弱会变成强。

楚汉相争之时,韩信、张良、陈平都曾在项羽阵营谋事,却不约而同地抛弃项羽,投奔刘邦。原因何在?因为他们看懂了强弱的转化。

项羽的强,强在表面、强在武力;刘邦的弱,同样弱在表面、弱在武力。与此同时,项羽有一种潜在的弱,刘邦有一种潜在的强;这两种力量一旦迸发,将会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就是人心和谋略。项羽的残暴、武断,不仅失了人心,也让谋士们寒心;刘邦相对宽厚,能听进不同意见,人心逐渐成了他最大的资本,谋略逐渐成了他进攻的利器。

一开始,刘邦确实很弱,被项羽“分配”到了偏远的巴蜀、汉中。不少将领思家心切,背叛刘邦,开始逃亡。弱不可怕,颓废才可怕。刘邦虽然觉得窝囊,但没有颓废。在萧何力主之下,他封坛拜将,拜韩信为大将军,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杀回关中,最终击溃项羽,夺得天下。

只有变化才是永恒不变的。强和弱,永远处于运动、变化之中。领悟“变”的真谛,遵循“变”的原理,加以不懈努力,才会“由弱变强”,乃至“强者恒强”。

孔夫子可以提三尺剑走天下,项羽亦能吟“力拔山兮气盖世”,没有人天生孔武有力,没有人天生出口成章。唯一的问题在于,你要像孔夫子那样,知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明了“变化永恒”的哲理;而不能“沽名学霸王”,被韩信大军杀得仅剩几十名士兵,依然沉浸在“我项羽经历大小七十余战,从无败绩,是老天爷要灭我”的执迷不悟之中。

有错的不是强,有功的不是弱,强弱转化的本质,是找到“弱变强”的机会,发现“强变弱”的漏洞。这需要眼光,需要机会,更需要坚忍的等待。

壹点号高了高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