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想和一个人共度余生的时候(生命摆渡者的告白)

“患者,女,80岁,膀胱癌转肺癌……”李凤琴叹了口气,又是一名癌症患者,这是她接手的第9710份病例。

作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宁养院的负责人,10年间,李凤琴见过太多的生与死,绝望与希望交替间,感受到更多的是人情冷暖。“在晚期癌症患者的生命中,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安,疏导他们的心理,达到逝者无憾、生者无愧。”李凤琴感叹,患癌不是人生终点,要让患者以后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活出尊严与质量。多年来,宁养院的7名工作人员身体力行,践行着这份信念,做生命的“守望者”和“摆渡人”,让每一位患者都能获得更多的关爱与珍惜。

当你想和一个人共度余生的时候(生命摆渡者的告白)(1)

生命的弥留之际,让他们走得更从容

“孩子,只要你还记得爸爸,爸爸其实没有离去,只是用另一种方式陪伴你……”一位患癌男子到了弥留之际对5岁的女儿说。其实小女孩还不清楚死亡是什么,只是知道她要没有爸爸了,她双手握住爸爸的手一直在哭泣。宁养院的护士在旁边轻声安抚安抚着小女孩,她渐渐平静,男子才放心地离开了……

“去和妈妈说说话吧,感恩她这一生的陪伴与付出,给妈妈整理好衣服……”李凤琴说,这是一位爱干净的阿姨,发现时癌症已经扩散,于是选择了保守治疗,但死亡还是来临了,“我得知这位患者平时很爱干净,就让她的子女们帮母亲保持身体干净,维护她最后的尊严。”

李凤琴讲述,有些病人离去后,家属仍沉浸在悲痛之中,宁养院也会关注家属的情况。“患者离去后,家属到宁养院退药时,我们会评估他们的精神状态,适当介入。”每天见多了生与死,我们的心态早已平和,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

李凤琴介绍,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宁养院成立于2001年9月20日,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合作成立,是黑龙江省唯一一家上门免费为癌症晚期、疼痛、贫困病人提供镇痛治疗、心理疏导、护理指导、灵性照顾、哀伤辅导的爱心慈善医疗机构,目前主要为哈市及居住在哈市的患者提供服务。

当你想和一个人共度余生的时候(生命摆渡者的告白)(2)

“3280天的守护,感恩你们做我的坚强后盾”

在李凤琴的记忆中,第一次见到张晓丽(化名)是2012年一个下雪的午后。张晓丽有着明显比同龄人衰老的面庞。“我知道得了癌症的患者心情会不好,但是见到她我还是很震惊,她衣衫褴褛,表情痛苦,脸上写着绝望……”提起那时的张晓丽,李凤琴依然满脸同情。交谈中,宁养院的工作人员逐渐了解了张晓丽的经历,她患上鼻咽癌后,丈夫便没了踪影,只留下她和一个还在上学的儿子,没有收入来源又得了重病,张晓丽觉得人生没有了希望,但是看着可爱的儿子,她只能擦干眼泪继续生活。

来到宁养院,提交了宁养服务申请书,通过了审查,张晓丽成为宁养院的一员。“2012年至今,3280天的守护,谢谢你们做我坚强的后盾……”这些年,除常规的开药镇痛治疗、上门护理指导外,大家对张晓丽的生活也很关心,看到她的衣服破旧,护士们常把没穿几次的衣服送给她。送食物、送衣服……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张晓丽逐渐乐观起来,时常化上妆来宁养院看望大家。

“原则上,我们要求每14天覆盖一遍患者的门诊服务、电话追访,但大部分患者我们都有微信,一些重症、困难患者基本上有事随时联系。”李凤琴说,她和张晓丽每过两三天就要通过微信聊上几句,诸如最近遇到什么有意思的事,身体有了什么变化,大家又给张晓丽送去了什么东西……2021年新年,张晓丽的朋友圈这样写道:“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送来的皮肤药,是新年的第一份礼物,给多少钱都不换的珍贵礼物!”

当你想和一个人共度余生的时候(生命摆渡者的告白)(3)

“10年没出门,原来外边的阳光这么暖”

“与传统的临床护理不同,我们主要为居家贫困晚期癌症患者免费提供镇痛治疗和舒适护理,帮助他们减轻痛苦,使癌症患者在人生最后阶段能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安慰和鼓励。”李凤琴介绍,“很多人认为宁养院只是为癌症晚期病人提供临终关怀,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在过去的20年里,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宁养院共为9000多名癌症患者提供了服务,有的患者接受服务后,病情得到了控制,心态也发生了改变……

60岁的李强(化名)十多年前被查出肺癌,2009年病情突然严重,肺癌骨转移,他的身体日渐虚弱,疼痛随之加剧,下肢无法活动。病痛的折磨、沉重的心理负担几乎压垮了他。2019年,李强开始接受宁养服务。当李凤琴和义工们来到李强6楼的家中时,发现由于得病后心情郁郁寡欢,家里的空气中都弥漫着沉重的味道。

听说李强10年间没下过楼,在场的人都吃了一惊。“怎么不下楼运动运动?”“不去了,外边和屋里没啥区别。”听到李强消极的回应,李凤琴提议让义工带李强去外边“散散心”。当义工将李强背到楼下,阳光照到他的脸上,眯着眼睛望着天空说“10年了,原来外边的阳光这么暖”。后来,在宁养院工作人员的多次疏导中,李强的心态变得乐观了,租了一处一楼的房子,这样可以方便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出门。时至今日,李强的病情稳定。他说,是宁养院的工作人员教会了他用乐观战胜病魔。

当你想和一个人共度余生的时候(生命摆渡者的告白)(4)

当你想和一个人共度余生的时候(生命摆渡者的告白)(5)

守护患者最后尊严,做生命的“摆渡人”

见过了太多的生与死,55岁的李凤琴坦言,在这里工作会有很复杂的心情,但是也让她更加珍惜生命、珍爱家人。2011年她转到宁养院工作,也曾有过担忧,从不了解到珍惜。她说:“有的人得病后就会一蹶不振,真正打败他们的有时候并不是病情,而是消极的心态。” 与其他宁养院不同的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宁养院医生和护士的个人手机都是24小时开通,以保证患者有问题随时得到回应。在李凤琴看来,这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对患者一种情绪意义上的尊重。回望过去的20年,宁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让家属和患者互相感恩、感谢,甚至完美告别。很多患者对这种温暖的服务很感激。

李凤琴说:“在晚期癌症患者生命的尽头,减轻患者的疼痛和对死亡的不安,让其安详、宁静、有尊严地离开,达到逝者无憾、生者无愧,这就是我们的职责,做生命的‘摆渡人’。”

龙头新闻·生活报 记者 王秋实 周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