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冰开在心畔的迎春花(写在春天的思念)

杨云冰开在心畔的迎春花(写在春天的思念)(1)

突然翻看两年前的今天我写的一篇关于思念母亲的文章,我流泪了。人死不能复生,阴阳两隔,唯有思念和回忆不变。

一生一世,不管经历多少苦乐悲欢,经历多少磨难,都不会忘记母亲的陪伴与哺育,都不会忘记母亲的教导与疼爱,更不会忘记母亲的音容与笑貌。

杨云冰开在心畔的迎春花(写在春天的思念)(2)

母亲是最平凡的人,她是农村最普通的妇女,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一双勤劳的手。她劳苦的一生,默默无闻的为家为子女付出,没有怨言。

记忆最深刻的是母亲的那双瘦弱的手,粗糙又布满了老茧。每到夏收、秋收季节,母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母亲皮肤被风吹日晒变得黝黑。

母亲对我的爱,不是轰轰烈烈,只是尽她所能。我有了孩子,母亲又把母爱传递给了女儿,儿子。

母亲识字不多,她却用简单的言传身教告诉我什么是智慧与善良,什么是吃苦耐劳,什么是孝顺。至简至纯至真,至善至美至诚。

母亲出殡那天,我跪在母亲灵柩前哭了许久许久:生死两隔的痛是再也见不到。再喊一声“娘”,无人应答,再去拉母亲的手,一场空空。一个人最无情的伤就是离开了这个世界,让活着的人不管爱与恨,都再也见不到。对母亲说话,成了自言自语,对母亲的想念,成了泪滴,对母亲养育的回报,成了不能实现的空许。

杨云冰开在心畔的迎春花(写在春天的思念)(3)

今年,是母亲离开的第三个年头,三年里,我笑着笑着就哭了,我说着说着就泪流满面了。三年里,在奔跑中,我突然停下了,三年里,我独自走在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里,一坐就是一下午,一睡就是一整天……春天的树,一夜绿了,春天的花,一夜开了,我却感受不到春天的气息,记忆永远停滞在了母亲健在时的每个春季……

春天里,百花开,母亲走在田野里,漫山遍野春花在,妈妈已经离人间……

那一年,母亲查出了癌患,我站在省人民医院的院子里给姐姐和妹妹打电话,我在电话里嚎啕大哭,任眼泪流淌……

三年前,母亲进入重症监护室,我蹲在母亲床前,她伸出插满输液管的手,用力拉住我,用微弱的声音千叮咛万嘱咐,我知道这是母亲最后的嘱咐了,她平静的看着我,她内心有无限的牵挂与放不下……

我向医院要了救护车,母亲安详地躺在救护车里,我陪母亲走在回老家的路上……到家了,我和姐姐妹妹一起把母亲抱在老屋的床上,姐和妹端来了热水,给母亲擦拭脸庞,洗手洗脚,这是最后一次母亲洗手洗脚了,母亲生病期间,每一次为母亲洗脚,她都目不转睛地凝望着我,每一次背母亲、抱母亲,母亲的手都紧紧抓住我的手,就像小时候母亲抓住我的手一样。陪护在母亲床前,深夜里她总是忍着巨痛怕把我惊醒,黑夜里她看到儿子睡的很香,她的心才安。住院期间,每一次进核磁室,我都陪在母亲身边,母子俩的手紧紧拉在一起,那是母子间无穷的力量……

我给母亲换上了她生前为自己准备的衣服,一件、两件……我从姐姐手里接过梳子,给母亲梳头,一梳、一梳,又一梳……母亲满头的白发,根根发丝,每一根都凝聚着对儿女们的所有的牵挂与思念……

杨云冰开在心畔的迎春花(写在春天的思念)(4)

乡村的凌晨,夜晚是如此安静,我和姐姐、妹妹守在母亲面前,她睡的如此香甜,那些儿时与母亲在一起的快乐时光一幕一幕出现在眼前——

春天里,百花香,我和母亲把手牵,妈妈带我去赶集,兜里只有一块钱,也给儿子买颗糖……

春天里,百花香,我和妹在乡野玩,听见母亲一声唤,一路奔跑笑的欢,油菜花里躲一躲,闻到身边麦苗香,母亲一声叫吃饭,哥妹全围灶台边……

天亮了,亲友们陆续到来与母亲道别,母亲安祥地睡着,任亲友们千呼万唤……

春天里,百花香,母亲睡的特别香,漫山遍野春花在,母亲已经离人间……

三年过去了,父母离去,古人尚且丁忧,辞职回乡,蓄发留须,坟头住守三年,我远不如古人。庄子鼓盆而歌,我依然做不到。

母亲一生养育恩,一世血肉情,儿女们终末回报。世人都为儿女好,哪位儿女回报了,在生总说日子长,逝去又说日子少,娘念儿来路样长,儿念娘来扁担长。

我半生劳苦,少年求学,青年教书,中年养家,却未尽报母恩。一生遗憾,两眼泪千行,来世报母恩,仍作母亲的儿郎!

春天里,百花香,我和母亲把手牵,漫山遍野春花在,母亲永远在人间。因为有您的牵挂,因为有您的期待,因为有您的祝愿,因为爱着您的爱,因为苦过您的苦,因为牵过您的手,余生我一定好好走!为了母亲的期待,为了母亲的祝愿,向着母亲指向的方向,重整行装再出发!

母亲在时,我活得自由自在,任性,潇洒,无牵无挂,因为有母亲在,母亲是我心底里坚强的靠山!母亲永远的离开了我,自己就像是大树没有了根基;天空没有了太阳;我就像七星河里的浮萍,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随意漂流……

母亲去世后我常常流泪:母亲在世该有多好……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对母亲,我心里有太多的遗憾!唯把对母亲所有的遗憾化作一个愿望:来世还能做母子!

杨云冰开在心畔的迎春花(写在春天的思念)(5)

杨云冰,陕西扶风人,生于1968年6月,陕西教育学院政教系毕业,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88年陕西省武功师范学校毕业后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午井初中、新店初中任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学,2000年在城关镇政府先后担任党政秘书、党政办公室主任、计生服务站站长、计生办主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所长、扶风县住房和建设管理局市政工程建设管理站副站长,现任扶风县农业农村局农经站站长。先后被扶风县委县政府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人民满意公仆”。中国散文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家协会会员、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会员、扶风县社科联理事、扶风县慈孝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扶风县作家协会秘书长。出版有散文集《站在秋天的阡陌上》,两百余篇散文、诗歌作品在省内外文学报刊发表。他说:寂寞的灵魂需要一个真实而静谧的影子,若无真情抒写,熟若搁笔养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