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古诗词(红色诗词鉴赏寄语蜀中父老)

寄语蜀中父老

作者:朱德

伫马太行侧,

十月雪飞白。

战士仍衣单,

夜夜杀倭贼。

作者简介

广西的古诗词(红色诗词鉴赏寄语蜀中父老)(1)

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他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1927年参加领导南昌起义。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创作背景

朱德这首诗作于1939年冬天,地点在太行山八路军总部。其时抗日战争历经两年有余,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也是最为困难的年代。此诗题为《寄语蜀中父老》,其实所寄语的对象不仅只是“蜀中父老”,而是当时为着抗战胜利而不懈奋斗的所有同胞。

广西的古诗词(红色诗词鉴赏寄语蜀中父老)(2)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赴山西前线作战,建立了以太行山为核心的晋察冀、晋西北、晋东南抗日根据地。蒋介石政府却违背改编时的承诺,不给八路军补充军事物资,造成了八路军在武器、被服等方面的困难境地,也即诗中所描述的战士们在“十月飞雪”之际“仍衣单”的场景。事实尽管如此,但八路军战士不畏艰难,英勇抗战,取得了不朽的战绩。朱德借助此诗,主要歌赞的是八路军战士在艰苦卓绝的岁月中坚持抗战的英勇壮举。

《寄语蜀中父老》的首句“伫马太行侧”说出了诗人所处的地点,即太行山。“伫马”一词表达出了磅礴的气势与空间感,描述的是诗人骑着战马亲临前线,于马背上指挥抗战的日常生活,同时也暗含着一种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接下来的写作中,诗人用“十月雪飞白”一句交代了该诗写作的时间,不仅与首句的空间形成诗学意义上的交错,而且其中所描写的“飞扬的白雪”,正与第三句中战士们的“单衣”之间正形成强烈对照,更加再现出了抗战环境的困苦。环境虽然如此艰苦,但八路军战士们仍“夜夜杀倭贼”,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谱写出一曲曲赞歌,由此凸显出他们不怕艰难、英勇作战的爱国精神与民族精神。正是因为战士们的奋勇杀敌,因为战士们不分日夜的艰苦战斗,才取得了抗战的胜利,才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从艺术层面上说,《寄语蜀中父老》虽为短诗,但其所蕴含的力量十分强大。新诗史上也出现过优秀的短诗,比如戴望舒的《萧红墓畔口占》只有短短四句,但其中所诠释的怀念友人之感,及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批评家臧棣因此写有《一首伟大的诗可以有多短》一文,称其为“伟大的诗”。与之相比,朱德的《寄语蜀中父老》采用了旧体诗的形式,在表达方式上更为集中与凝练。“伫马”“飞雪”“单衣”等意象朴实明快,不乏古典意蕴之美,在创造出壮美意境的同时,也内在地表明了诗人对于抗战事业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尤其当我们联想到诗作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时,便不能不为诗人所歌颂的八路军战士们的英雄事迹所感动,进而产生了更加崇敬的思想情感。当年此诗传颂全军,鼓舞了拼搏的战士们,激起了抗战的强大力量。由此观之,《寄语蜀中父老》是一首歌赞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伟大的诗。


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张凯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