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最著名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莫扎特经常被称作为“神童”,虽然只活了35年,但他对西方音乐的影响十分深远。

莫扎特的一生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莫扎特最著名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1)

一、第一时期(1756—1771)

莫扎特1756年出生在奥地利的萨尔兹堡,从小就受到他音乐家爸爸的严格教导。莫扎特从能听懂话开始,他爸就给他疯狂灌输音乐知识,教他弹琴作曲。6岁的莫扎特已经可以跟着爸爸和姐姐一起到各国宫廷演出了,一点不给同龄的小孩留活路。此后的十年期间,莫扎特到维也纳、巴黎、伦敦、罗马等欧洲重要的城市和宫廷演出,在积累了音乐演奏和创作经验的同时,也大大的开阔了眼界。

莫扎特从5岁开始作曲,这一时期创作了弥撒、赞美诗等宗教作品;歌剧、独唱曲等声乐作品;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嬉游曲、舞曲、重奏等器乐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有学者认为,莫扎特在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基本是在他爸的辅导和修改下完成的,而且这一时期的绝大多数作品都体现了他爸的创作痕迹,而莫扎特自己的创作是什么样,可能只有他爸知道。这个学者还说,在这一时期有8首作品是可以看出莫扎特的独立音乐风格的,具体哪8首他也没说,让人有点憋气。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莫扎特在音乐上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音乐风格与他后来的作品相比,还不是特别成熟。莫扎特作为一个“神童”,音乐天赋肯定是有的,但在这个“神童”的身上,更能感受到的是他爸的教育与培养。没有他爸,莫扎特应该也很难成为“莫扎特”。

在莫扎特这一时期期的创作中,还要数歌剧、交响乐、钢琴协奏曲最突出。

歌剧

莫扎特:歌剧Apollo et Hyacinthus,1767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semplice,1769

莫扎特:歌剧Bastien und Bastienne,1768(莫扎特第一部德语歌剧)

莫扎特:歌剧Mitridate, re di Ponto,1770

莫扎特:歌剧Ascanio in Alba,1771

交响乐

莫扎特:K.16,第1交响曲,1764—1765

莫扎特:K.19,第4交响曲,1765

莫扎特:K.84,第11交响曲,1770

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K.107,第1—3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最著名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2)

二、第二时期(1772—1781)

莫扎特在这一时期主要在萨尔兹堡专心创作,同时在萨尔兹堡的教堂当管风琴师。能在一个教堂或者宫廷工作,在当时来讲是很有牌面的一件事,就好比现在的公务员,收入稳定,还不累。但“神童”莫扎特偏偏是不能成为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他在工作的期间,经常和“主教领导”吵架,弄得领导经常给他“穿小鞋”,越是这么整莫扎特,莫扎特就越气,到最后实在气不过,莫扎特就辞职了。在辞职前,他爸劝他好久,但最后还是没劝住。莫扎特辞职后,想要做一个“自由”的作曲家。他可能是受到了当时启蒙思想的影响,相信人的价值不是由出身决定的,而是由才能和道德决定的。于是,“辞了职的公务员”莫扎特基于对自己才能的判断,决定要到音乐之都维也纳去打拼,当一个“维漂”。

这一时期的莫扎特的创作,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相比于之前都有很大提高。由于他的教堂的工作关系,莫扎特在这一时期创作了比较多的宗教作品。同时,在管弦乐器协奏曲、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体裁上,也有很多突破。

歌剧

莫扎特:歌剧Il sogno di Scipione,1772

莫扎特:歌剧Lucio Silla,1772

莫扎特:歌剧La finta giardiniera,1775

莫扎特:歌剧Il re pastore ,1775

莫扎特:歌剧Thamos, König in Ägypten,1773

交响乐

莫扎特:K.124,《第15交响曲》,1772

莫扎特:K.130,《第18交响曲》,1772

莫扎特:K.134,《第21交响曲》,1772

莫扎特:K.199,《第27交响曲》,1773

莫扎特:K.201,《第31交响曲》,1778

莫扎特:K.338,《第34交响曲》,1780

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K.175,《第5钢琴协奏曲》,1773;K.238,第6钢琴协奏曲,1776;K.246,第8钢琴协奏曲,1776

莫扎特:K.271,《第9钢琴协奏曲》,1777

莫扎特:K.365,《第10钢琴协奏曲》,1780

弦乐四重奏

莫扎特:K.136,1772;K.137,1772;K.138,1772

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K.284,1775

莫扎特:K.309,1777

莫扎特:K.310,1778

教堂奏鸣曲

莫扎特:《CHURCH SONATAS》专辑

莫扎特最著名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3)

三、第三时期(1781—1791)

莫扎特人生的最后10年是他在音乐创作上最辉煌的时期,同时也是他人生中最穷的时期。1781年,刚来到维也纳的莫扎特感受到了经济的压力,体会到了当一个“自由”的作曲家并不容易。1782年,莫扎特结婚了,这让他本来不富裕的生活“雪上加霜”。

莫扎特的妻子康斯坦泽·韦伯会唱歌,是写《魔弹射手》、《奥伯龙》那个韦伯的远房三表姐。莫扎特其实开始喜欢的是康斯坦泽的亲二姐阿罗伊齐亚·韦伯,开始为了追人家,又帮着写作品,又给介绍工作,但无奈阿罗伊齐亚只把莫扎特当备胎,且莫扎特他爸不喜欢这个阿罗伊齐亚,所以这事也就吹了。而这个康斯坦泽·韦伯对莫扎特开始是暗恋,后来她爸爸去世后,家里变得十分穷苦,加上她妈经常管她,康斯坦泽·韦伯就想通过和莫扎特在一起过上“人上人上人”的生活。于是,她就和莫扎特好了,并且偷偷结了婚。但让康斯坦泽·韦伯没想到的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结婚后的康斯坦泽·韦伯发现,莫扎特似乎也是没啥钱,好像还是得过穷日子。好在,康斯坦泽·韦伯对莫扎特是有感情的,愿意陪着他一起打拼,两个人就这样开始了新的生活。

莫扎特在婚姻的滋润下,创作出了非常多优秀的作品。莫扎特为了赚钱,每天要教学、演出、出版作品、创作,这一时期不少优秀的作品都是为了赚钱而完成的,频繁的创作,让莫扎特作品的艺术水准越来越高。莫扎特在维也纳期间,结实了海顿,他与海顿的交流让他在创作上有了新的启发,他还特意为海顿写了几部作品来表达他的情感。海顿也非常地道,经常和别人说,莫扎特的歌剧天下第一,我不如他。两个人就这样,保持了相当温馨的情谊。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去世了。莫扎特短暂的一生,彰显了一个“神童”的音乐才能,为世界留下了伟大的音乐遗产。

与“音乐遗产”一起被留下的,还有他欠的债。(狗头)莫扎特拼尽全力工作,到头也没能过上富裕的生活,还欠了不少钱。好在,他的妻子是一个聪明人,通过运营“莫扎特”这个“IP”,把钱都还上了。并且还找了一个“新老伴”,过上了不错的生活。

莫扎特在人生的最后10年,完成了他人生中最伟大的一批作品,并且总结了不同艺术体裁的创作经验,比如:歌剧是莫扎特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体裁,在莫扎特歌剧中,十分强调“诗词要服从于歌唱”,他十分注重角色性格的刻画与情感的表述,音乐在歌剧中占有支配地位等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女人心》、《魔笛》等;莫扎特在协奏曲的创作中,不断完善了协奏曲的古典范式,他在原来协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首先,他确立了在第一乐章“双呈示部”的音乐结构;其次,他在再现部的结尾加入了“华彩乐段”(cadenza),为演奏者提供了炫技的空间;另外,他还设计了协奏曲三个乐章“快—慢—快”的速度布局,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钢琴协奏K.449、K.450、K.482、K.488、K.503等。莫扎特的交响曲也十分出色,特别是K.543、K.550、K.551,甚至能和海顿的12首《“伦敦”交响曲》相媲美;莫扎特的《安魂弥撒》是他人生中最后一部作品,为莫扎特的音乐人生画上了一个圆圆的句号。

歌剧

莫扎特:歌剧 Idomeneo, re di Creta,1781

莫扎特:歌剧Die Entführung aus dem Serail(《后宫诱逃》),1782

莫扎特:歌剧L’oca del CairoLo 和sposo deluso(年代不明)

莫扎特:歌剧Der Schauspieldirektor,1786

莫扎特:歌剧 Le nozze di Figaro(《费加罗的婚礼》),1786

莫扎特:歌剧Il dissoluto punito, ossia Il Don Giovanni(《唐·乔万尼》),1787

莫扎特:歌剧Così fan tutte, ossia La scuola degli amanti(《女人心》),1790

莫扎特:歌剧Die Zauberflöte(《魔笛》),1791

莫扎特:歌剧La clemenza di Tito(《狄多的仁慈》),1791

交响乐

莫扎特:K.385,《第35交响曲》,1782

莫扎特:K.504,《第38交响曲》,1786

扎特:K.543,《第39交响曲》,1788

莫扎特:K.550,《第40交响曲》,1788

莫扎特:K.551,《第41“朱比特”交响曲》,1788

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K.449,《第14钢琴协奏曲》,1784;K.450,《第15钢琴协奏曲》,1784;K.451,《第16钢琴协奏曲》,1784;

莫扎特:K.453,《第17钢琴协奏曲》,1784

莫扎特:K.482,《第22钢琴协奏曲》,1785

莫扎特:K.488,《第23钢琴协奏曲》,1786

莫扎特:K.503,《第25钢琴协奏曲》,1786

(两部小调钢琴协奏曲)

莫扎特:K.466,《第20钢琴协奏曲》,1785

莫扎特:K.491,《第24钢琴协奏曲》,1786

弦乐四重奏

莫扎特:K.387,1782;K.421,1783;K.458,1784;K.428,1783;K.464,1785;K.465,1785;K.499,1786;K.575,1789;K.589,1790;K.590,1790

钢琴奏鸣曲

莫扎特:K.331,1781—1783

莫扎特:K.332,1781—1783

莫扎特:K.553,1788

莫扎特:K.545,1788

莫扎特:K.570,1789

莫扎特:K.576,1789

弥撒

莫扎特:K.427,1782

莫扎特K.626(《安魂弥撒》),1791

莫扎特最著名的音乐(古典主义时期音乐)(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