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开发区数字化转型的领头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吴江开发区数字化转型的领头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1)

鸟瞰吴江开发区 范俊彦 摄

日前,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峻凌电子新型电子器件项目开工奠基,群光电能电子专用设备项目竣工投产,两大项目为吴江开发区信息技术产业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持续动力,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吴江开发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积极成效。

吴江区委常委、吴江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牟表示,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支撑高质量发展、提高经济竞争实力的重要途径,我国“十四五”规划对此作出了明确部署。吴江开发区将立足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加快产业链更新再造和价值链升级,不断提升制造业发展层次和水平。

群光电子与展达厂区外景 范俊彦摄

以创新推动制造业高端化

电子信息是吴江开发区的“起家”产业。1994年为苏州明基电脑有限公司配套的科德、信捷等14家台资IT产业元器件企业组团落户吴江开发区。随后,亚旭、群光、台达、中华映管等台湾龙头型企业纷纷落户,计算机及外设、网络通讯、光电子、微电子等IT产业链日趋完善。2002年,开发区获得“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称号,电子信息逐步成长为吴江的千亿级支柱产业。

博众精工企业与厂区外景全景 范俊彦摄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吴江开发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用创新推动传统优势电子信息产业迭代升级。峻凌电子为全球领先的液晶体显示屏表面黏着技术生产企业——台湾表面黏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设立,此次开工的新项目建成后将引进全球第一条全自动生产线,主要生产新型电子材料,该材料将引领未来5到10年新型电子显示材料市场,并且在液晶显示面板和薄膜式液晶显示面板及终端应用等面板类主营业务上有重大的技术突破。而群光电能则由台湾上市公司群光集团投资设立,群光电能主要从事节能电源管理系统集成的研发和生产,拥有全球领先的产品技术和先进的生产设备。

为引导和推动电子信息企业转型升级,吴江开发区制定出台经济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定期上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督促企业淘汰和改进落后设备。目前,以台资企业为主力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加速转型。而转型主要围绕着主攻高附加值产品、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提高智能制造水平等开展。

新华日报4月21日第8版

创新大大提升了企业的产品档次和竞争力。高创电子在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进程的同时,新设投资50亿元的智慧系统创新中心,作为其生产性服务业的五大平台之一,龙头效应更加凸现。

同时,随着华冠通讯、意阀阀门、英格索兰、科特彼勒、美达王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相继落户,装备制造作为另一个支柱产业,为吴江开发区制造业转型提供了新的支撑,工程机械、数控机床、汽车零部件等机械类产品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迈为科技办公大楼外景 范俊彦摄

目前,吴江开发区正加快实施高企跨越计划。围绕主导新兴产业,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以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制造、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为基础,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对重点行业企业重点服务,三年内计划高企入库培育企业超450家,到2023年,力争有效高新技术企业数达到500家。助推重点科技创新型企业加速成长为“瞪羚”、“独角兽”企业。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力推进企业研发机构能级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5%以上。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技术团队 赵亚玲摄

以数字化助力制造业智能化

数字经济既是经济转型增长的新变量,也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蓝海。为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吴江开发区充分发挥智能工业的先发优势,加快工业经济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以“产业数字化”提升“存量”,以“数字产业化”做优“增量”,催生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

加快“产业数字化”步伐,吴江开发区加快推进动能转换,重点打造智能装备产业园,设立5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推动“机器换人”。去年,仅智能工业技改一项就投入了近40亿元,一批制造行业领军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成长加速。

博众精工从一家小微企业逐渐成长为全国自动化行业领军企业,不仅自身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还依托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方面积累的竞争优势,向更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和核心装备技术,产品和服务已涵盖消费电子、汽车、新能源等业务领域。2020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0%以上。

亨通集团 赵亚玲摄

以电子设备制造为主的中达电子(江苏)有限公司,加速向节能、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导厂商转型,智能制造产线可根据客户需求,实现少量多样、混线生产,单线生产138种产品,产能提升70%、直接人力人均产值提升3-5倍,同一产能的生产面积减少35%,充分体现出绿色制造与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发力新基建,用“数字产业化”的“增量”提升整个制造业的能级。依托中车(吴江)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西浦(吴江)创新生态港等“智能制造服务商”和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江苏分院等外部“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吴江开发区充分发挥“华为产业使能平台”作用,大力支持工业“企业核心业务系统”、“重点设备上云上平台”,在数字经济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亨通集团车间 赵亚玲摄

亨通集团通过收购华为海洋,成为中国首家民企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国际海洋通信服务商。目前正在投建的一条长一万多公里、横跨亚非欧的国际海洋通信线路,从海洋通信产品、到技术集成与工程总包、再到通信网络运营,全部是亨通团队和自有技术实现,填补了中国民企投资并运营全球海洋光纤网络的空白。同时在芯片领域实现研发重大突破,全球首发400G硅光芯片及模块,研制成功国内首台基于硅光技术的3.2T光电协同封装样机,25G光电芯片成功流片填补国内空白。

按照规划,吴江开发区将安排不少于1亿元财政资金,帮助企业在“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越走越快、越走越远。2021年,在一体化示范区率先实现350家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全覆盖,2022年、2023年每年完成200个以上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项目。争取到2023年,建成省星级上云企业150家以上。届时开发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率超16%。

吴江明志科技智能生产车间里,机器人在操作铸造件。吴彬 摄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制造业绿色化

2019年11月,吴江全域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作为区域发展的主战场,吴江开发区在探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中,充分利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优势,集成落实上海、浙江自由贸易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开放型经济体制综合试点的优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发展转型,努力将生态“含绿量”转化为发展“含金量”。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吴江开发区聚焦“绿色生产”,以建设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区为契机,以产业结构调整从根本上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积极实施“2 4”产业计划,提升发展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个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和高端民生消费品四个新兴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在迭代中成长为千亿级产业,占比从2010年占比90%降至53%左右,智能装备产业加速迈入500亿能级行列。

中达电子 徐志强 摄

不断推进绿色集约发展,强力实施“三治”“退二优二”“退二进三”等举措,以亩均效益倒逼机制和市场化手段退出机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同时,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南苏州“智造谷”,引进标志性、引领性新兴战略性企业,构建地区绿色节约环保生态产业结构。

吴江开发区运河风景带两岸绿意盎然。宋峤 摄

聚焦“绿色生活”,发挥大运河风光带、同里古镇、吴江现代农业产业园、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同里湖和九里湖等旅游资源,持续推进五大功能载体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加快产城融合步伐。与上海、浙江在旅游发展、文化互促中进行深入对接和有效融合。以构建全域旅游格局为目标,一体化推进休闲观光、文化体验、科普教育、康体健身等功能,积极发展特色民宿、智慧景区、创意稻田画(菜田画)观景区等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推动生态资源产业化。以云梨路总部经济带为载体,营造更好的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环境,目前已有部分总部项目落户。陈若峰 薛维付 庾 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