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的关系也是需要维护的(正视母女关系问题)

“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这是我们从小唱到大的歌谣。

然而长大以后,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一个复杂的世界。

在现实世界并不都是母慈子孝的幸福美满,还有爱恨交织的复杂纠葛,甚至血亲相残的人生悲剧。

这些年,发生在母女间的弑杀案,一次次震碎我们的三观:

闹市街头,37岁女儿盛怒之下,撞死亲生母亲。

在家中,亲生母亲举起莱刀砍向熟睡中的女儿。

都说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

都说女儿是天上人间精灵,是妈妈的宝贝,是妈妈最贴心温暖小棉袄,带给母亲最欣慰可心的笑。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母女关系变得剑拔弩张,致使女儿变得如此凶残,撞死亲生母亲?母亲如此狠心,向女儿举起屠刀?

到底出现了什么问题,造成亲情冲突,血脉厮杀?

我们秉持怎样的认知,才能化解亲情冲突,避免极端惨案和精神内耗?

母女的关系也是需要维护的(正视母女关系问题)(1)

带着这些疑问,我翻开了于玲娜老师最新推出的新书——《挣脱母爱的束缚:母女关系中的伤痛与疗愈》。读完此书后,我对母女关系有了新的认知:母爱是高尚的,无私的,但同时,母爱也是羁绊,也是束缚。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不健康的母女关系就是母爱的束缚,我们才会想办法去挣脱,去疗愈,去成长。

《挣脱母爱的束缚》是。书中剖析了15种不健康母女关系的根源、表现和影响,并结合自身多年咨询经历和母女日常生活案例,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消化母女关系问题,实现自我疗愈和成长。

01不健康的母女关系就是母爱的束缚

如果你问一个心理咨询师:女性的精神痛苦和原生家庭中的母女关系有关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相信大部分母亲是爱孩子的。但大部分的母女关系却很紧张,甚至有时还会互相仇恨和伤害。

母女的关系也是需要维护的(正视母女关系问题)(2)

电影《春潮》就有这么一段戏。母亲病倒了,女儿却说了这样一段话:“当你安静了,世界也就安静了…你总是说我会遭报应,哪有妈妈这样对自己女儿说的,你期待我会遭到什么样的报应?贫穷、孤独、孤儿寡母还是疾病缠身?差不多都实现了,还有什么?都说出来吧……”?

本该是世上最亲的两个人,却变成了世上彼此最恨的两个人。她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通过电影中零散的情节,我们大致了解到郭母由于对郭父的仇恨不满,而将倾诉欲与宣泄欲都发泄到女儿身上。

面对母亲的语言攻讦,看似失语的女儿背地里也悄悄进行着她的反击。

母亲眼中,父亲是变态,是导致一切悲惨的原动力;女儿心中,父亲却是一个带给自己快乐的人。

母亲的唠叨、宣泄才是导致母女关系紧张的原因。这种不健康的母女关系对母女二人造成巨大伤害,甚至影响三代人。

不健康的母女关系有很多种,《挣脱母爱的束缚》一书中列出了9种常见类型和6家庭结构影响下的不健康母女关系。通过阅读此书,你将会明白母爱的束缚来自哪里。每一个受困于母女关系的女儿,都有一个内心同样伤痕累累的母亲,这样的困苦一直在代际传递。

02母职的缺失是不健康母女关系的根源

《挣脱母爱的束缚》书中列举了15种不健康母女关系,分别是:

“看不见”女儿的母亲和“空心化”的女儿

实用主义母亲和学霸女儿

集虑、控制型的母亲和备感束缚的女儿

内疚感控制型的母半和为母亲而活的女儿

对自己人生失望的母亲和“女承母志”的女儿

自恋的母亲和自卑的女儿

坐在女儿位置上的母亲和没有童年的女儿

不适当地认同和共生关系造成母女关系孤岛

嫌弃女儿的母亲和憎恨母亲的女儿

姐妹式母女关系——亲密与排斥的组合

白雪公主和嫉妒的母亲

“爸爸是坏人”——联手抗“敌”的母女

“爸爸去哪儿了”——相依为命的母女

女承母业——大家庭中的母亲与长女

重男轻女的母亲和“扶弟魔”女儿

细细品味这些不健康的母女关系,我们发现问题多数出在母亲身人,因为母亲的角色特殊,才会影响巨大。

一位母亲,不论她个人有多么特别,如果她不是我们的母亲,并不会对我们产生多大影响。她能够影响我们,正因为她做坐在了“我的母亲”的位置上,在我们的成长中承担了“母亲”的重要职能。

目前,在我国养育孩子的工作主要还是落在母亲身上,母亲扮演了很多种角色:生命之源、养育者、依恋对象、保护人、第一响应者、情绪调节器、镜子、啦啦队长、导师和大本营等。

但母亲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把所有角色都扮演好。当有些角色没有做好,或者疏忽,就会影响母女关系,甚至对家庭与个人带来深远影响。

母女的关系也是需要维护的(正视母女关系问题)(3)

电视剧《小欢喜》中,母亲宋倩对女儿英子过分的爱和期待造成母女关系紧张,女儿抑郁,差一点自杀。母亲在离婚后将生活重心都放到了女儿的身上,她希望女儿能够考上清华北大,获得一个她认为的好的人生。她希望女儿优秀卓越,证明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创造者。她希望女儿成功,来为自己失败的婚姻雪耻。

03认清自己,从“我”出发,走出不健康的母女关系

如果问什么时候女儿才会理解自己母亲,我想是当她成为了一个母亲时。

在那些深夜一个人喂奶的日子里;在那些丈夫已经不再是情人,而变成了孩子爹,和她争吵冷战的日子里;在那些为事业和家庭做两难权衡,愧疚地看着孩子熟睡的脸的夜里。她都在心里,一点一点,想念着,思考着,琢磨着自己的妈妈。也慢慢理解了,释怀了,懂得了,甚至成为了自己的妈妈。母亲对你的那些期待,那些热诚与冷漠,那些说出口的和没有说出口的话,你都一下子,就明白了。”

以后再面对母女冲突时,就要学会正视和接纳。

正视母女之关的问题,才能让我们放下心理包袱,解放情感,更好、更安全地上路,开启更美好、更稳健的人生历程。

接纳彼此的情绪,才能让母女打开一个“内在空间”,在这个“内在空间”里,任何情绪都是被允许的,可以自由地体验、观察和反思。这正是心灵成长的基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