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学喵喵喵(我们一起学猫叫)

育儿如戏,全靠演戏和演技

游戏力,会玩的父母大智慧

01

亲爱的你,还记得孩子在襁褓中,对你满含爱意的你凝视吗?

那清澈明亮的眼神让你心生感动!

亲爱的你,还记得孩子蹒跚学步时,摇晃着扑向你怀抱的情境吗?

那全然信任的拥抱让你心生暖意!

亲爱的你,还记得在床头,你给她讲故事的温馨时光吗?

那曼妙时光让你无比怀念!

亲爱的你,你还记得与孩子手牵手,哼着小曲,一起散步走过的河边小路吗?

那幸福的身影,跳动地小曲儿,让你心生宽慰!

跟我一起学喵喵喵(我们一起学猫叫)(1)

身为父母,一想到这些温暖的场景和时刻,心,就会被幸福满满的灌满,即使再苦再累,都会觉得值得。但是,似乎幸福总是那么短暂,有一天,你发现,你的孩子变了:

还是小婴儿的他就各种哭闹,任凭你怎么哄都没法让他安静;

稍微大一点,就开始发脾气、耍性子、大哭大闹、

大声尖叫,一次又一次扔东西,乐此不疲完全不顾周围人存在;

再大一点,去幼儿园又开始分离焦虑、黏人、哭泣、咬人、坐不住;

上了小学又开始作业崩溃、同学打架、沉迷游戏;

中学又开始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一整天闷闷不乐,不与人交流沟通;

……

跟我一起学喵喵喵(我们一起学猫叫)(2)

在面对这些让人崩溃场景时,有时候我们很难招架住,所有的爱早已经到了九霄云外,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惩罚和说教,然并没什么用,反而变本加厉!

我们更恼怒,孩子更痛苦!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把钥匙,让我们去打开无理取闹这扇门,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

有,那就是游戏!

劳伦斯.科恩博士在他的书《游戏力》中提到:

游戏,是孩子的第一语言。

它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孩子常见的行为问题,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和孩子沟通的桥梁!如果我们想告诉孩子什么,最好的方式是“玩给他看”而不是“说给他听”。在玩中学知识,在玩中懂道理,在玩中建自信!

跟我一起学喵喵喵(我们一起学猫叫)(3)

他多年的研究发现,父母完全可以在孩子的生活中发挥强大且正面的影响力,而开启这种能量源泉的钥匙,就是掌握一项重要的技能——游戏力

02

“如果游戏力成为你的育儿指南,那么你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说:‘我有一个天堂般的童年’

!”在这里,我给宝爸宝妈们介绍书中经典的几个游戏:

镜子游戏

这个游戏适合很小的婴儿。小宝宝先咯咯地笑,父母继而模仿他的笑声,也咯咯地笑,孩子会报以会心的笑。游戏再高级一点,就是孩子咯咯笑,父母跟着咯咯笑,孩子再咯咯笑,最后大家一起会心的笑。

用笑声,抓住彼此的心,用笑声,加深彼此的联结。

跟我一起学喵喵喵(我们一起学猫叫)(4)

蒙猫猫游戏

对于婴儿来说,对典型的游戏就是“蒙猫猫”。“现在你还能看到我——现在你不能看到我啦——现在我回来啦”这是经典的依恋与分离游戏。在家我会玩“蒙猫猫”,游戏,将被子蒙自爱脸上,让曦宝来找我,我蒙10秒钟又拿开,她看到我出来啦,哈哈大笑。有的时候我要出门去上班,小曦宝就会哭闹,怎么拥抱安慰总是想粘着我,于是我会给她玩升级游戏—躲猫猫,我会藏在门后,玩着玩着她很快就放松下来,不会再哭闹了,也可以适应我有不见然后又出现的节奏,做个拥抱,然后就去上班。

在这个游戏之中,有联结和断裂、有存在和缺失,于是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又进一步。

一戳就倒游戏

试着让孩子用手指戳你一下,然后你夸张地被戳倒在地。

这是提升孩子自信的速效药。

跟我一起学喵喵喵(我们一起学猫叫)(5)

睡觉游戏

妈妈和宝宝轻轻地将所有毛绒动物都放到床上睡觉。妈妈可以借着毛绒玩具说话的机会,把一些想对女儿说又不好直接说出口的话说出来:我们今天过得不愉快,希望你有个好梦。孩子会说:今天你很顽皮,你得到床下面去睡。她的母亲会接过话说:哦,我觉得他已经知道错了,他可以和其他动物一起睡,你觉得可以吗?

在那些母女俩相互抱怨和烦扰的日子里,这个活动显得格外甜蜜,它舒缓了彼此的一些紧张关系,帮助我们修修补自己珍视的关系。

身体对抗游戏

孩子的任务是突破大人的“防御”到达沙发那边。试着让孩子从身边越过,这样他既可以跟父母有身体接触,也能用上他身体的力量,而不是偷偷摸摸的溜过去。对抗时,父母可以增加力量,加大难度,使他必须用上更大的力气才能越过去。

让孩子运用自己的力气,建立他对身体力量的自信,同时也在不断的鼓励他。

跟我一起学喵喵喵(我们一起学猫叫)(6)

“充电”游戏

把每个孩子轮流抱在膝头,告诉他们妈妈要用“爱”给他们充电,然后从他们的脚趾亲到头顶。

这个方法特别适应于二胎家庭。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让每个孩子感觉到妈妈对他特别的的爱,化解两个孩子之间的矛盾。

爱的纸条游戏

如果孩子躲在房间内,或者不愿与成人沟通,这个游戏可以缓解。不论孩子认识不认识字,塞进纸条的同时,要装成纸条的声音即刻表达纸条上的内容。这个游戏,包含了深层的情感沟通内容。很适合青春期的孩子。

跟我一起学喵喵喵(我们一起学猫叫)(7)

“臭狗蛋”游戏

“臭狗蛋”游戏,就是孩子在向别的孩子作为“迫害对象”时,你主动当他们的“垃圾桶”,提出类似“臭狗蛋”、“大胡子小矮人”之类的名字,然后和孩子说:千万这样叫我。而孩子势必会这样叫你,然后你就表现出夸张的语气或者追逐孩子。

这个游戏不仅利用了逆反心理,并让孩子体会到了两周“力量”的存在:一是话语权的力量,二是闯禁区的力量,从而帮助孩子走出力量争斗的不快,享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力,被很多人誉为亲子沟通的“翻译机”。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在表达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的方式有时候无理取闹,我们需要通过孩子表面的行为,去探寻行为背后的需要,将我们的关怀、赞赏、期待、鼓励和界限等,翻译成孩子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语言。

而游戏,就是这样一个翻译机!

跟我一起学喵喵喵(我们一起学猫叫)(8)

03

有了这样一个翻译机,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加入孩子的世界。

与孩子相处时,带上你所有的智慧和法宝,然后坐在地板上,与孩子一起玩耍,放下你所有的顾虑和焦虑,全身心的陪伴孩子。

我知道,这也许对于我们父母来说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生活中的压力、责任已经很难发现生活的乐趣,我们早已经失去了游戏的能力。

跟我一起学喵喵喵(我们一起学猫叫)(9)

但是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需要真正的去投入到与孩子的游戏之中,在游戏中,重返我们的童年,重新温故那些温暖美好的时光,在陪伴孩子的游戏中,将爱给孩子灌满,让你们之间的联结更深厚!

育儿如戏,全靠演戏和演技,游戏力,会玩的父母大智慧!

好吧,亲爱的爸爸妈妈们,下班回家,尽情地和孩子一起玩耍吧

让我们一起蒙猫猫,一起学猫叫,一起喵喵喵喵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